來源:醫(yī)考之聲 公眾號 作者:醫(yī)考君
我們都知道,痔分3型
內痔、外痔、混合痔
可能有些老鐵傻傻分不清楚?
no problem
醫(yī)考君簡單粗暴給你講個通透
我們在講直腸癌的時候,說到
齒狀線是一條南北分界線
他的上方是直腸,下方是肛管
看圖
齒狀線的上方是自主神經支配
沒有感覺,所以不會痛啊
齒狀線下方分布的是體神經
感覺敏感,可以有痛啊
這個知識點,跟痔密切相關
老鐵要記住!
那么
痔到底是個什么鬼?
痔,其實就是一團曲張的靜脈
我們來看圖
大家看上圖左邊的兩個綠色圈圈
是兩個靜脈叢,分別是
直腸上靜脈叢和直腸下靜脈叢
分別位于齒狀線的上方和下方
這兩個靜脈叢一旦曲張
就成了“痔”
上方的叫內痔,下方的叫外痔
內痔和外痔連起來叫混合痔
上面這個綠色的圈圈
就是傳說中的肛墊
里面有直腸上靜脈叢和結締組織等
因其中有大量的靜脈,這個地方很軟
就像一團水晶泥,輔助封閉肛門的
否則拉稀的時候,會漏屎粑粑
如果肛墊里面的靜脈發(fā)生曲張
或者肛墊掉下來了(肛墊移位)
就形成了“內痔”
內痔
內痔病因:
直腸上靜脈叢曲張或肛墊下移
內痔好發(fā)于:
截石位的3、7、11點的位置
(不管三七二十一,但要管三七十一)
看圖
那么
得了內痔會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內痔典型表現:
無痛性便血+痔脫出(可有)
(題眼:無痛性便后滴血)
因為內痔位于齒狀線以上
齒狀線以上的直腸粘膜
沒有痛覺神經分布
所以一般無痛
曲張的靜脈,就像一團血管球
大便通過的時候,將其刮破了
這不,就出血了
表現為大便表面帶血+便后出血
內痔如果大了以后
在大便的推動下,就可以脫出來
這時候在肛門外,就可以看到痔塊
看圖
我們來根據痔塊脫出情況
簡單記憶
內痔的分度
I 度:
無痔脫出
II 度:
便時脫出,便后自行還納
III 度:
不能自行還納
IV度:
不能還納還納后又脫出
記憶:無字不出
好啦,內痔講完了,下面講
外痔
我們首先來看一張圖
看圖
我們看上圖中的綠圈
他里面的靜脈是直腸下靜脈叢
這里靜脈曲張,甚至血栓形成
那就成了外痔
因為他在齒狀線以下嘛
這里分布的是感覺神經
所以,得了外痔患者有明顯感覺
肛周不適和瘙癢感
如果里面靜脈叢發(fā)生了血栓
或者肛管皮下有血腫
把痔撐得比較大的時候
這時候肛管皮膚受壓產生明顯疼痛
這種外痔叫做“血栓性外痔”
看圖
(有血栓,血流受阻呈暗紅色)
總結:
外痔臨床表現:
一般是肛周不適和瘙癢感
出現血栓性外痔,就會疼痛
也可以有痔脫出
(考題中出現疼痛,選外痔)
還有痔,叫做
混合痔
(內痔臨表+外痔臨表)
這個好理解吧
內、外痔的表現同時存在
我們知道,內痔長在齒狀線以上
但是,內痔發(fā)展到III度和IV度時
往往就通過靜脈叢吻合支與外痔相連了
這樣內痔外痔,就連接起來了
形成混合痔
大家注意
內痔和外痔只有連到一起了
才算混合痔啊
沒有連起來就不算
只能算同時有內痔和外痔
隨著病情發(fā)展
痔塊逐漸增大可以脫出肛門外
就像一朵盛開的梅花
我們叫他“環(huán)狀痔”
看圖
如果脫出來的痔塊被肛門卡住了
回不去了,這就叫做“嵌頓痔”
痔,怎么診斷呢?
首選檢查:肛門視診
外面的痔可以看清啊
但是,內痔在里面,怎么啊?
我們有一個神器叫做“肛窺”
洋氣一點的學名叫“肛門鏡”
婦產科也有類似的神器……
(太污,不解釋!)
涂點潤滑油,插入、打開肛門
里面風景一覽無余
看圖
用直腸指檢的方法可以嗎?
不行,因為痔是團血管球
軟綿綿的,當然摸不清楚啊
但是,還是要做
因為,直腸指檢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比如直腸癌、直腸息肉等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
痔咋治?
治療原則:
無癥狀,不治療
有癥狀,緩解癥狀
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非手術治療效果不好,選手術
一般療法:
坐浴、熱敷、外用藥等
非手術療法:
硬化劑注射、膠圈套扎
手術:
痔切除術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除術(PPH)
血栓外痔剝離術
注意:
嵌頓痔和血栓性外痔的早期,
也采用一般療法,如果癥狀緩解則無需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