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2項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必須合法有效。表現在: (1)規章制度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2)規章制度必須通過民主程序制定,并且已經向勞動者公示。 只有符合這兩個條件,用人單位才可依據規章制度解除勞動合同。 但對何謂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以及如何判斷用人單位依據規章制度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是否合法,法律卻沒有作出明確界定,這就要考慮根據綜合因素來判斷了。 勞動部《關于<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25條規定,嚴重違法勞動紀律的行為,可根據國務院于1982年頒布的《企業勞動者獎懲條例》等有關法規認定。根據《企業勞動者獎懲條例》,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制定的其他規章制度的情形主要包括:(1)違反勞動紀律,影響生產和工作秩序;(2)嚴重違反操作規程,損壞設備、工具;(3)浪費原材料、能源,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4)工作態度不好,服務態度很差,經常與顧客吵架,損害消費者利益;(5)不服從正常的工作調動;(6)盜竊、賭博、損公肥私、打架斗毆以及犯有其他嚴重錯誤等。 結合上述,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法律法規所規定的限度和本單位的客觀情況在規章制度中予以明確,并需要做到公平合理。 案例分析: 李某為某公司員工,某日接到公司通知,稱因其在上班時間打瞌睡,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被解雇。李某辯稱,公司每天加班時間過長,自己休息時間不夠,打瞌睡在所難免。況且偶爾一次打瞌睡也不能算嚴重違紀吧?但公司仍將其辭退。李某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仲裁委員會認為公司規章制度規定了上班打瞌睡為嚴重違紀行為,公司辭退李某不違反法律規定,因此駁回李某的請求。 勞動仲裁委員會的仲裁正確嗎?李某該怎么做?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在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時,用人單位可以依法單方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本案中,李某打瞌睡是確定的事實,公司規章制度也有相應的處理條款。但李某上班打瞌睡的行為是否屬于“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呢?根據日常經驗,偶爾上班打瞌睡充其量也只能是一般的違紀,本案中,公司將一次上班打瞌睡行為定性為“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對勞動者來說過于苛刻。 因此,勞動仲裁委員會的仲裁是有問題的。李某對于勞動仲裁委員會的仲裁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要求法院判令公司給予其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金。 溫馨提示: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嚴重違反”的標準,并遵循規章制度制定、修改的民主程序,且向勞動者公示。如果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本身不合法,或制定、修改程序不合法,或未向勞動者公示,卻以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而解除勞動合同得,屬違法解除,勞動者可以要求繼續履行或者支付2倍經濟補償金的經濟賠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