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醫改步入深水期,新一輪醫改方案將“建立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列為“八大支柱”之一,而且是惟一的技術支撐?!拔┮弧倍挚芍^意味深遠。我國信息化建設以“高效統一、系統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為最終目標,國家、地區都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然而在信息化建設三十年中,我國各地區醫院信息化水平發展不均,程度不統一,中國數字醫療網結合現階段發展現狀,匯總全國400余家醫院信息化投入金額,發布《2015-2016年度全國醫院信息化投入情況概要》。
(中國數字醫療網作為中國首家專注于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和移動醫療的專業網絡平臺,專注行業、深挖行業為醫療行業提供最新趨勢和動態消息,為醫療行業管理者、醫療行業CIO、醫療行業網絡運維人員等提供豐富的知識與資訊,為讀者提供一個互動交流和各種市場活動的廣闊在線空間。)
一、樣本調查統計說明:
本報告覆蓋全國400余家醫院,涉及華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⑷A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西南(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西北(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六大區域,其中包含了北京、上海、重慶三大直轄市、十二個地市級城市。
其中,調查樣本中三級醫院占65%,二級醫院占29%,基層醫院機構占6%。
二、各區域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上投入情況:
1、華北地區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上投入情況
華北地區以北京為例,擁有供醫療信息化發展肥沃的土壤。出現了北大人民醫院、301醫院、阜外醫院等先進信息化建設標桿醫院。北大人民醫院還獲得了HIMSS7級的評價。
在信息化投入上,北京平均投入在500萬-2000萬區間,具有較高的投入產出比。
2、東北地區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上投入情況
據數據顯示,東北地區醫院信息化投入平均在100萬-300萬之間,在全國六大區域投入排名倒數第一。
3、華東地區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上投入情況
從數據得出,華東區域在醫院信息化投入較高,2000萬以上的投入占據12%。這其中包括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溫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溫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山東省立醫院等信息化發展較快的醫院。
4、西南地區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上投入情況
西南地區總體平均投入在400萬-500萬之間,而重慶市作為較為發展快速的城市,信息化水平較高,投入較大,投入量平均在500萬-1000萬。
5、中南地區(深圳市)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上投入情況
中南地區以深圳市為例,平均投入比例主要分布在400萬-500萬之間,而深圳市醫療信息化建設起步早,投入大,但是還沒有形成“大氣候”。未來將逐漸提升投入產出比,加強區域信息化建設。
6、西北地區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上投入情況
從數據可見,西北區域醫院信息化投入最高在1000萬左右,較全國水平相比,位居全國中間水平。雖然西北地區地廣人稀,但是在醫療信息化和遠程醫療方面投入較大。
據數據統計,我國醫院信息化投入水平排名為:華東地區>華北地區>西北地區>西南地區>中南地區>東北地區。
三、醫院信息化前沿案例分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管理、業務需發揮領頭作用(華東地區案例分享)
不論是院內的科研與管理,還是上報統計都對醫療數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受限于管理缺失、業務匹配度低、規范度低等外部影響,導致信息化系統中醫療數據采集難、數據質量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黃虹對問題產生的根源做出了總結:首先是管理角度,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有些部門管理松散,缺少信息化意識,導致沒有數據可采。其次由于上下級部門間溝通不足,導致上報數據與醫院業務不能完全匹配。可見,如果管理、業務不能走在技術的前面,信息系統就無法發揮技術應有的作用。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具備工匠精神氣質的移動醫療(華北地區案例分享)
作為一家現代國際知名的綜合性三甲醫院,北大人民醫院除了擁有臨床的優勢學科之外,還有一項備受同行認可的特色就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經過將近20多年的建設歷史了,北大人民醫院現在在做一些移動醫療先進技術的探索和嘗試。高級工程師劉麗紅認為,移動醫療或者“互聯網+”在醫療領域的定位一定是以醫療作為主題,是“醫療+互聯網”的概念,并且一定是把醫療健康數據貫穿整個疾病治療的始終,形成立體化醫療服務體系,讓移動醫療成為診療全流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甘肅省人民醫院:創新型應用——醫院績效管理新模式(西北地區案例分享)
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醫院管理轉型,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管理創新提供支撐,信息技術也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甘肅省人民醫院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開發和應用醫院信息系統,經過近二十余年的發展,努力建設以患者為中心面向醫療業務的一體化信息系統。 根據“自上而下整體設計、安全第一穩定優先、長遠規劃分布實施、統籌兼顧持續發展”的指導原則,逐步完成了以EMR為中心,包含HIMS、CIS、 HRP、DSS和區域醫療衛生信息系統的5大模塊涵括了60多個子系統,形成規模龐大、功能完備、運行穩定的醫院信息系統。甘肅省人民醫院醫院探索性地建立了醫院績效管理新模式,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平臺,有效解決了管理效率問題。利用數據庫作為技術支持,采集、存儲大量的考核信息,如收入、支出、工作量、經濟效益、醫療質量等。通過提取醫生站、護士站、醫技系統、庫房等系統產生的數據,分析醫院、科室、乃至醫生個人的患者費用構成,手術占比、平均住院天數、危重患者占比、藥占比,實現了數據提示、數據引導、數據規范、數據制約、數據分型、數據激勵和數據評價。
·西南醫院:數據到信息再到知識的多種有益嘗試(西南地區案例分享)
在大數據時代個人健康革命的背景下,數據對于患者、研究人員的價值越來越高,而使用數據的人也需要為數據的價值買單,這就產生了相應的數據經濟,以此為出發點,西南醫院信息中心的汪鵬認為,好的大數據產品應該是工具化、產品化、與日常工作平臺緊密嵌入,并且具有實時性、快速運算、快速展現的特點?;谝陨嫌^點,西南醫院依托現有的海量醫療數據,開展了以大數據分析為核心的有益嘗試:臨床數據中心、病癥數據建設;輔助管理決策;合理用藥的監測管理,多品種處方監控;結構化電子病歷與智能化檢索系統;生物樣本庫信息系統建設;CDSS研究;醫學超算平臺利用等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與中科院合作開發的“大數據量化風險基礎上的診療決策支持系統”,融合了國內外醫學資源,通過計算機把知識隨時展現給醫生,輔助醫生學習、更新臨床的診療醫學指南。
·深圳市兒童醫院:基于醫院信息化系統的一站式遠程會診醫療平臺的構建(中南地區案例分享)
對于醫院來說,遠程會診可以促進優質資源的充分利用、學術交流便利、促進學科發展和技術鉆研、實現醫療信息的共享。對于患者來說,可以及時得到寶貴診治,省時省錢省力,同時得到超值服務。深圳市兒童醫院基于全景醫療系統拓展遠程會診的平臺,徐衛軍介紹:全景醫療系統通過提取、整合患者在醫院各子系統中的醫療信息,實現了信息資源的應用提升。第一階段(2014年)實現了科內教學查房信息化;第二階段(2015年)實現了科間通;第三階段(2016年)擬通過internet,開展遠程會診,實現醫療業務的橫向和縱向。全景醫療的特點是即時同屏、同步顯示, 交互操作,系統的醫生端可以看到病人的所有病史資料,以及輔助檢查等等數據。患者端可以把病人的報告、檢查推送給病人。專家們甚至可以通過手機,在安全的網絡機制下,實時獲取患者信息,參與診療過程。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精細化管理、數據化建設(東北地區案例分享)
精細化管理是醫院科學管理、現代化管理比較高的層次。作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醫院之一,盛在精細化管理、數據化建設方面達到了怎樣的效果?盛信息中心主任全宇表示:信息化給醫院帶來了門診實時監控、效率分析、患者分析、醫療收入分析、診療行為分析、常用指標分析等一系列有價值的有效歷史數據。精細化管理基本的特征是重細節,重過程,重基礎,重落實,重具體,重質量,重效果。對于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來說,數據挖掘提供了有效歷史數據的積累,體現了數據的整合和融合,更是醫院管理手段和能力的體現。信息化體現在患者隱私保護、數據傳輸安全以及自身系統和網絡安全等幾個方面。鑒于此,盛通過盛京OA、無紙化之手術全程閉環管理、無紙化之用血全程閉環管理、自動化核對等一系列實踐不斷提高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信息化建設。
敬請期待:《2015-2016華東地區醫院移動醫療投入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