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界定及理論依據
課題界定:
·課堂提問是教師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并且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教育教學效果。也可以是學生之間互相提問,在合作當中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每一位教師應該好好設計和把握。
·初中物理課堂重要的是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教師不斷地提出(或讓學生不斷地發現)問題,讓學生隨時準備答題不失為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好方法。
·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是要避免問題平淡,集體問答等效果很差的無效提問,盡量做到能把學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維引入最佳狀態的有效提問,研究提問的問題、提問的時機、提問的難度、提問的方式等的適當性,及學生答錯或回答離題太遠如何往回引導等等。
理論依據:
·多元智能理論。每一位學生都具有多項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強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發展的潛力,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發展的空間。所提問題難度只要相對巧妙,使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桃”,注意引導,給學生提供平臺和機會,相信他們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
·主體教育理論。把學生當成教育教學的主體,在課堂提問過程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要求。
·賞識教育理論。
賞識教育在陶行知“愛滿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上,建構出自身的體系,是充滿了人文思想的現代教育理念,而源遠流長的中華古代賢哲思想中處處閃爍著賞識教育的光輝。在課堂提問中盡可能多地采取表揚、贊美、寬容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潛能、審視自己學習的過程、修正自我的學習方式,形成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學習內部動力機制,使學生成為學習上的成功者。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背景:
初中各科教師都一直在探索新課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學,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涉及到教學設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計、教學方法等等。要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有學生的有效參與,這是體現學生主體性的一項重要的表現,也是教學是否有效落實的基本環節。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存在有這么幾個困惑,部分班級上課氣氛活躍,學生參與積極,但是學生成績并不理想;有些班級上課氣氛沉悶,考試成績還可以;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幾乎能積極回答老師的每一個問題,而有些學生從來沒有主動回答教師的任何一個提問……班級的上課氣氛、學生的參與情況,固然與班級氛圍、學生的個性有關,但是能不能使學生參與課堂、并且是有效地參與課堂,關鍵還在于教師提問的效度,教師的提問必須是能啟發學生思維的提問,必須是有效的提問。
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得提問,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筆者覺得,要提高提問的效度,必須要從有效提問的特點入手進行突破。
現狀評述:現實中,多數教師難以做到提問的有效性,存在為問而問,提問頻繁而隨意,滿堂問答,集體問答,問題平淡無奇等等情況。而且,即使提問,也多是老師向學生提問,很少有學生提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比培養學生的解答問題能力要重要得多。作為教師,除了要明桷提問的作用、原則等理論問題外,還要十分注意提問的方法和提問技巧。培養學生質疑精神,讓學生心中常懷疑問,才能使學生不斷地去思考、研究、對比、探索,從而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和思維上的成長。現在的物理課堂教學中,大家都特別提倡師生互動,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物理課堂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中不斷地體會和領悟其中的物理思想方法,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這當中,老師不可能替代學生去接受物理知識,而只能起到一個主要引導者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實施這種引導呢?我覺得精心設計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起重要作用的問題,一步步進行正確引導化難為易。這是實施有效引導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提出一個好的問題是提高提問有效性的關鍵。在教學中,提問的目的已經不局限于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或是作為完成教學任務的過渡,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過問題,把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調整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進行更深刻的數學理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應直接指向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達到實施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
課題研究的內容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初中學生物理課堂提問狀況的調查。利用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調查覺得物理課應有什么樣的問題及如何提問,為分析問題形成原因及采用適當提問方式奠定基礎。
初中學生物理課堂疑問形成原因調查與分析。從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的角度分析初中學生物理課疑問形成的原因,同時也要 從教師教學方面尋找原因,并進行認真分析采用相關的合適的提問方法及形式。
制定初中學生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方法、方式并付諸實踐。
引導初中學生學好物理的提問個案研究。
課題研究的條件及預期成果
1、通過理論學習和總結反思,尋求符合本課題研究的相關理論支撐。
2、改變教師偏重于知識傳授、技能訓練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師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努力實踐“以學定教,以教促學”的基本理念,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3、改變學生偏重于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發展,促進“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的形成。
4、如何提高十里望中學的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即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創造性地使用人教版教材,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模式,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和諧健康發展。構建富有特色的十里望中學物理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和操作策略。
特點與創新之處
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它可用于整個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新課的導入、新知識的講授、課堂練習、分析歸納等活動中都可用到提問。
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評價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好方法。提問是激發學生進行思考、獨立探究、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提問是教師輸送信息,獲得信息反饋的主要途徑。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答問時反饋出來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協調教學活動,或及時改變教學內容,或及時調整教學進度,或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
提出一個好的問題是提高提問有效性的關鍵。多進行這樣的研究,能加強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