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石家莊新聞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的嚴重慢性并發癥,是長期高血糖導致下肢及足部神經異常和外周血管閉塞引起的一種病變。早期可見患肢發涼、怕冷、麻木、疼痛,后期則出現肢體潰爛、壞死直至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殘及死亡的首要原因。
據統計,糖尿病患者足部病變的發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0~40倍,截肢患者中,除因創傷以外,糖尿病患者約占一半,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得了糖尿病足我們應該怎么辦?
河北以嶺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主任高懷林介紹說:一旦糖尿病足的診斷成立,就必須立即予以處理,以免病情擴大發展,引起殘疾甚至死亡。
治療措施包括:
1.首先應嚴格控制血糖,同時用改善循環,擴血管藥物,增加血流量,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高凝狀態,預防血栓形成。
2.應用中醫中藥,如清利濕熱、活血通絡及溫陽健脾、斂瘡生肌等法,發生足壞疽者,可足部換藥及用某些現代外科敷料處理。
3.遇下肢血管狹窄明顯者可考慮血管介入療法或血管搭橋術以改善循環。如果下肢壞疽嚴重,保守治療無效則應行截肢術。
發現糖尿病足后應及時就診,根據病情選擇不同治療方案。通絡特色治療可避免糖尿病足截肢。治療方法如下:
中藥通絡治療:因糖尿病足大多為下肢中小血管廣泛堵塞,屬于中醫絡病范疇,故中醫以通絡治療為主,尤其是一些蟲類通絡藥物的應用,可辨證運用通絡藥物內服、外洗,或直接選用中成藥通心絡膠囊、桂龍通絡膠囊等;另外,對于糖尿病足合并神經病變出現頑固的麻木癥狀者,可用一些特殊通絡藥物先煎8小時治療,對治療麻木效果尤為顯著。
股動脈藥物注射:即從大腿根部直接將藥物注射到堵塞的動脈血管內。糖尿病足其血管堵塞非常廣泛,大、中、小血管均可累及。血管搭橋、介入手術等療效欠佳。靜脈輸液因患者下肢血管堵塞很少有藥物能達到足部,這時行股動脈注射,可直接將藥物注射到堵塞的血管部位,大大提高病變局部藥物濃度,加速改善下肢局部缺血,促進傷口愈合,降低截肢率。
中醫穴位注射止痛:糖尿病足患者有時疼痛難忍,徹夜難眠,因用杜冷丁、嗎啡等止痛藥有成癮性,可結合中醫穴位注射止痛,既可以止痛,又沒有成癮性。
中藥局部換藥:對有足部潰瘍或壞死的,可據傷口具體情況外用一些祛腐、生肌的中藥膏劑或散劑等,促進傷口愈合。
總之,一旦發現有糖尿病足的跡象,一定要及早到醫院診療,以免延誤病情,避免截肢之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