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聊起來,像噴火、野馬這樣的飛機,一篇文章或幾篇文章都聊不完,用魯迅的話來說,“大抵”能聊上好幾本書,Bf109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少在產量上就比兩者加起來還多。最讓墨林感嘆的是這架飛機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就登場了,然后又從二戰開始一直和盟軍硬剛到小胡子自盡,并且主要機體結構還沒怎么改。美軍的P從38打到了40又打到47最后打到51,回頭一看德軍還是109;噴火倒是也噴到了最后,但卻沒噴到西班牙去。
所以今天干脆少聊點,先把這架飛機各種改型“大致”交待一下。德軍飛機的改型也是在機型后面標字母,像Bf109A、Bf109B等等,但每個改型里還有小改型,一般用橫杠+數字來區分,像Bf109G-6,等等。很多軍迷網友能通過飛機涂裝來區分具體型號,這個本事墨林真是佩服,但說實話,有些改型在墨林的鈦合金肉眼里其實長得都一樣。所以后面的圖片,標注的型號也都是原來的圖注,但墨林并不敢保證全都準確無誤,大家將就看看,權當參考,當然大部分應該是準的……
BF-109,這架是E型
帶字母V的是原型機,德語Versuch的首字母,看上去應該讀成“我殺雞”(跑偏了)。Bf109原型機的序號一直排到了V55,每架原型機都有一個數字,也就說是一共發展了55架原型機。正常情況除了純試驗性的以外,每個正式投產的型號都有一架以上的原型機,像A系列的原型機是V-4,D系列是V10和V13兩架原型機發展來的,V-14和V-15兩架發展成為E-1型,V16和V17則發展成為E-3型,等等。所以每架原型機都有不同之處,然后里面很多原型機是從已經投產的里面拿回來改的。
V-3原型機,換裝Jumo210A發動機,散熱器進氣口改成矩形
V-5原型機,后來發展成為Bf109B型
V-20,Bf109E-2的原型機
V-24,F-2的原型機之一
這四個型號是屬于早期生產型,產量都不大,試驗性質很強。最多的D型也只有600多架,B型只有300多架,A型和C型更是只有幾十架。A型裝Jumo210B發動機,使用兩葉定距槳,最初只有發動機整流罩內的兩挺7.92毫米MG17機槍,但后來受英國戰斗機的啟發,加裝了一門通過螺旋槳軸的20毫米航炮,雖然沒有成功,但德國人后來不斷改進,終于成為Bf109E型之后的共同特征。
Bf109A型,這架因油料耗盡被共和軍俘虜,后來移交給蘇聯
B型配裝的是Jumo210D發動機,部分采用了變距槳,同時還試驗過在機翼上加裝機槍,但顯示機翼強度不足。C型裝的是Jumo210G發動機,加強了機翼,多安裝了2挺機槍。D型的武器配備和C型相同,但發動機換回了Jumo210D,在二戰開戰前是德軍的主力戰斗機。
原圖注是B型,但從機身編號看可能也是A型
B型的機頭,安裝的2葉定距螺旋槳
這架迫降的C型安裝的是2葉變距槳
D型也用于出口,瑞士采購的一批D型還和德軍交過手
E型是首個大規模批量生產的型號,總產量3477架,配備1050馬力的DB601發動機,換裝3葉變距螺旋槳,相比之前的Jumo210系列,發動機功率增加了一半,散熱器、機翼等都進行了大量改進,1939年初開始交付。E的改型很多,前后約有20種左右,產量比較多的是E-1、E-3和E-7。E-1中的一部分加裝了轟炸瞄準裝置,可以攜帶一枚250公斤或四枚50公斤炸彈,是一種戰斗轟炸機;E-3的兩門機翼機槍換成了20毫米口徑的MGFF航炮;E-7可以攜帶一個300升副油箱,航程增加到1325公里。早期的E-7配備了DB601A發動機,后期配備了功率稍大的DB601N發動機,這種有一個單獨的型號E-7/N,類似的還有E-4/N。
E-1型
E-3型,這架留到了戰后
機身下裝炸彈的方式,這架是E-5型
正在進行維護的E-7,發動機艙肉眼可見的簡潔
F型的研發開始于1939年,1940年2月在兩架Bf109E-1上安裝了DB601E,成為V21和V22原型機,翼展減少了61厘米,后來在V23、V24上又加裝了橢圓形翼尖,機頭側面增加了“肘”形增壓器進氣口,成為最終的生產型。但F-2之前裝機的仍然是DB601N發動機,DB601E則一直到F-3型才正式裝機,同步更改的還有螺旋槳,由于發動機更省油且螺旋槳效率更高,F型的內油航程比E型增加了一倍,達到1325公里。
F-0預生產型,翼尖是橢圓形
F-1型,機頭左側增壓器進氣口進一步擴大
北非戰場上的F-2型
F-4型,左側排氣口增加了一個護罩,將廢氣與增壓器進氣口隔離開
F型總產量3449架,比E型略少,但在這里面,F-2和F-4分別生產了1300余架和1800余架,占去了絕大多數,F-3只生產了15架、F-5只有1架。各子改型基本武器相同,區別只在螺旋槳中間的航炮,個別版本安裝了15毫米口徑的MG151。從F-4型開始,翼下可加掛兩個安裝了20毫米MG151/20航炮的吊艙,在后來的G型上也得到了應用。
翼下掛載的可拆卸保形航炮吊艙,這架是G型
G型總產量一直沒個準,但超過26000架是沒問題的,并且“很可能”超過27000架,其中G-6大概有12000架,此外G-14也生產了大約6800架,G-10也有2600架,1000架以上的還有G-2和G-4,G-8也有900架。
G-1型,采用了增壓座艙
G型的機身結構與F型基本相同,個別位置進行了加強或增加裝甲防護,從G-2型開始換裝DB605發動機。G-5之后發動機罩內的7.92毫米MG17機槍替換為13毫米MG131機槍,為此發動機罩后部有兩個凸起,同時使用了更大的主起落架輪胎,由此機翼上也鼓了個小包。G-6和G-14中的一些子型號安裝了30毫米口徑的中心航炮,但大部分還是20毫米。
這架G-2型被蘇聯俘虜了
G-4的R3型遠程偵察機,機翼下兩個副油箱,中間還掛了一枚炸彈
G-6型,這個角度看發動機罩上的鼓包出奇的大
這么看就顯得小多了
G-8是在G-6基礎上改裝的偵察機
G-10型采用了隔框更少的新式座艙蓋,除了最前面的風擋以外,整個座艙蓋就只有上面和兩側三塊玻璃,整體向右開啟,因此飛行員視野更好,這也是G-10之后的一個明顯特征。另外G-10雖然也是裝的13毫米口徑機槍,但通過修改發動機罩的輪廓,那個鼓包又看起來反倒沒那么明顯。
美國空軍博物館里保存的G-10型
K型是Bf109系列中最后一個大量生產的型號,但總產量只有1700余架,其中主要是K-4型,其余都只有廖廖幾架。在K型的研制中,德國航空部要求把之前各型Bf109的部件進行統一,使各型號之間的設備可以進行互換,而不是每個型號都要一套不同的設備,這種想法實際上就是現代要求的“標準化”。K型計劃安裝DB605D發動機,由于這臺發動機延遲交付,K型的生產直到1944年8月才開始。但K型在外觀上與之前的型號只有細微的差別,主要是一些外表的艙口蓋位置有所變化,另外在左翼前緣下方新增了一根無線電天線。
K-4型
K-4左翼下的天線,這個天線在一些G-10上也有
K-4的武器主要是一門30毫米MK108中心航炮,就是穿過發動機軸的那一門,備彈65發;機頭上方有兩門13毫米MG131,還可以附加20毫米口徑的MG151/20吊艙,或2個300升副油箱,以及最大500公斤炸彈,后期的還能在翼下掛21厘米巨型火箭彈,但掛多了武器會影響飛機的機動性,所以很多飛行員并不太喜歡K-4型。
T型發展時間其實挺早,是作為航母艦載機研制的,增加了尾鉤、加寬了翼展,縮短了起降距離。但德國只發展了一艘航母,斷斷續續一直到最后也沒有弄完,T型也跟著倒楣,一開始計劃生產70架,結果只生產了7架后航母取消,剩下的就成了普通陸基戰斗機;等1942年航母再次被提上日程時,這批飛機性能又不夠用,最后只好轉到訓練單位。T型的武器包括發動機上方的兩門7.92毫米MG17和兩側機翼內的2門20毫米MGFF/M航炮。
T型圖片不多,能明顯看到尾鉤的更少
H型是以F型和G型為基礎發展的高空戰斗機,翼展有所增加,在10100米高度的最高速度達到750公里/小時。但翼展增加以后時不時出現顫振,因此只制造了少量Bf109H-1后就停止了發展。
原圖注是H型,也不知道對不對
和He111Z一樣,Bf109Z也是拼夕夕夕夕贊助的——兩架拼一架。把兩個Bf109F機身通過一個中央翼和一個平尾連接在一起,有點類似P-82“雙野馬”,但與“雙野馬”的兩個機身里各坐一個飛行員不同,Bf109Z只有左側機身里有一個飛行員,右側的機身里是不坐人的,駕駛艙換成了整流罩。本來計劃發展加上種改型,包括配備五門30毫米航炮的截擊機、配備兩門MK108航炮和1噸炸彈的戰斗轟炸機等,但最后只制造了一架Bf109Z,并且從來沒有飛行過,1943年被盟軍炸毀在機庫里。
Bf109Z的CG圖
Bf109本來還有安裝噴氣式發動機的計劃,型號名稱都想好了,叫Bf109TL,準備萬一Me262沒弄成,就把Bf109TL頂上去,不過后來Me262挺順利,所以TL沒有完成研制。
型號交待得差不多了,其實也只是交待了個大概。因為德軍的戰線比較長,各種作戰環境和任務太多,為了適應這些,Bf109也在不斷改改改,因此幾乎每個版本都還有更細的小改型,還有些改動在后期型號上發現很好,也應用到前期已經生產出來的飛機上,也給個小型號。比如光一個G-6下面就基本戰斗型、G-6/R2偵察型、G-6/R3遠程偵察型、G-6trop熱帶型、G-6/AS高空型,等等,實在也沒法一一羅列。
Bf109值得一說的還有瘋狂的戰果,著名超級王牌哈特曼的352個空戰戰果全部是用的Bf109G型,德軍超過105位Bf109飛行員、每人取得了100架以上的戰果,其中有 13位超過200架。下期墨林來詳細聊聊Bf109的戰史,但大家可能要耐心點多等兩天……
碼字不易,覺得不錯就點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