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行業受影響的這大半年
這半年多以來,餐飲業、酒旅業、房地產業、影視業、交通業等行業的企業特別艱難,為了保存實力活下去,它們在不斷縮減開支,優化業務,等待新一輪復蘇的機會。
由此一來,這些企業中許多部門的存在必要性,就成了考驗企業的大問題。一些企業默默地把不能直接創效的部門整個裁撤,讓自己回到更加輕盈的狀態中。
只有減負才能活下去,隨著企業裁員信息的下達,員工開始面臨冰火兩重天的處境。能被留下的自然欣喜萬分,不小心被裁的只好另謀高就,誰讓公司也很艱難呢。
這當中,35歲以上的職場人變得更加危險。一面是居高不下的薪酬期待值,一面是35歲門檻的限制。許多高不成低不就的中年職場人,一旦離開公司,再要找到合適的工作,也許就要3-5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用山雨欲來風滿樓來形容也不為過,企業稍有小小的變動,就足以讓他們心驚膽戰好久。
02觀望還是離職?未來在哪里?
你會發現,在我們的同事或朋友當中,35歲以上職場人的危機感尤為明顯。許多人總是會看到“裁員、降薪、裸辭”這幾個詞,因為你越害怕什么,越在意什么,它就越容易出現在你的面前。
一個32歲的同事對我說:“雖然我沒有被裁,但是內心也是無比地焦慮。對現有的工作不太滿意,工作內容和薪酬待遇都不是我想要的。本想過完年就辭職重新找過工作,可現在根本就不敢隨意挪動,也許新的工作還不如這份好。我討厭這種委曲求全的感覺。”
還有一位朋友說:“我做了11年設計,現在老板讓我要突破職業瓶頸,轉做銷售。這個時候好像不做銷售就活不下去似的,我沒有直接答應,說要再考慮考慮。老板居然回我說如果不做銷售,公司可能也養不起我了。”說完他苦笑好久。
被裁的人很痛苦,被逼向裁員邊緣的人也很痛苦。
別以為這些問題只會出現在中基層崗位,中高層崗位也是一樣。尤其是那些企業一手培養出來的,已經在企業待了十幾年的老員工。
上有老下有小,手頭還有房貸、車貸、育兒貸,作為家庭和企業頂梁柱的他們,一旦公司出現問題,發不出工資,他們很可能連3個月都撐不住。
我的一位廣告業的前同事,在公司欠薪13個月以后,終于忍不住辭職了。離開副總經理的位置之后,就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崗位,要么企業嫌他太貴,要么就是他嫌企業太小,沒有前途。
硬扛了2個月,最終還是折價一半工資,進入一家銷售型公司,從銷售經理做起。
不管留下的還是離開的人,都要經歷一場洗禮,在矛盾中完成自我的救贖。
03中年職場人,你盡力了嗎?
我的一位前老板對員工這么說過:“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盡力了嗎?”
為什么有的行業有的公司在這波影響下反而變得越來越好?每個階段都有唱衰的人,也有唱好的人。你會發現,你是如何看待問題,問題就會如何對待你。
重新做銷售的副總經理在2個月之內搞定了一個大客戶,業績抽成直接超過原來半年的工資總和。這個客戶是他原來的競爭對手,第一次登門拜訪時,他就被晾在一旁3個多小時。
無論對方的言語有多么難聽,合作要求有多么刁鉆,他都沒有放棄爭取合作的機會。他放下自己的面子,最終拿下這來之不易的大單。合約簽訂的那天,競爭對手對他說了一句:“你讓我刮目相看”。
那位11年的設計師最終沒有選擇兼職做銷售,而是選擇了跳槽。新的公司在離他家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市郊,工資也沒有原來的高,卻是他喜歡的設計崗位。
上個月他拜業界一位非常出名的設計大師做老師,準備提升自己的專業。現在只要一有機會,他都會跟老師去寫生,或者參加設計圈的交流溝通。
他說:“只有在專業領域做到足夠厲害的時候,才不會被別人小瞧。你越值錢,才越有資本對別人說不。”
04從焦慮到泰然處之,中年職場人需要克服這3個障礙
造成35+職場危機的因素有很多,本質上離不開這幾個原因:
1、個人成長滯后,核心競爭力衰減
從20幾歲到30歲,大多數職場人的職場狀態處于上升趨勢。到了30歲以后,有些人開始產生思維定勢,漸漸走入職場舒適區,成長速度也放緩下來,他們不太愿意挑戰新的改變,更愿意直接使用原來的經驗。
當后浪迎頭趕上,性價比和專業力都反超30多歲的中年職場人之后,中年職場人的危機正開始。
2、缺乏經濟后盾,造成進退兩難
30多歲的職場人雖然賺得多,可花銷也大,所以他們對于工資收入的期待值特別高。再加上成家立業后,肩上的擔子加重,想要讓這笨重的輪船掉頭,談何容易。
存款不足的中年職場人辭職也不是,跳槽也不敢,把自己陷入到進退兩難的境地。
3、中年心態崩塌,選擇逃避問題
與20幾歲不同的是,30多歲職場人在挫折面前往往輸不起。放不下面子和身段,接受不了落差太大的改變,越糾結越迷茫,最終干脆選擇逃避。
既然這是個繞不過的坎,何不乘風破浪去迎接它?其實網絡上很多文章都寫過要如何應對中年危機,方法有許多,就不再例舉。
我認為在不缺經驗、不缺閱歷、不缺方法技巧的35+職場人身上,最難改變的還是思維模式。如果想要徹底地擺脫中年職場危機,這3個思維障礙必須要跨過。
1、接納的思維:你必須去面對這個年齡該面對的問題,當你積極面對、積極擁抱這樣的變化時,才能夠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2、改變的思維: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一個努力拼搏又好學向上的人。原有的路不好走,走不通,那就換一條路走,沒必要一路走到黑是吧?想要改變,什么時間都不晚。
3、深耕的思維:只有在某個領域做到極致,你才會是這個領域的行家。東打一槍,西放一炮,做什么事都不持續可不行。35+,要知道選擇和深耕,成為行業有影響力的人,才能走得更遠。
別氣餒,35+以后的每一步,都可能是創造奇跡的第一步!一起加油吧。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并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