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詞和語法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兩條腿。只有擁有了發育健全的兩條腿,才有可能行走甚至奔跑。如果沒有足夠的詞匯和語法基礎,文章的句子讀不懂,聽力不理解,寫作寫不出,學習英語無從談起。而詞匯量的積累,是讓每個學生和家長都頭疼不已的首要問題。
維尼英文精讀會推出三篇文章來系統介紹提升詞匯的三種方法,深入分析如何有效積累詞匯,扎實增加詞匯量。這三個方法分別對應:
1.長期積累方法—閱讀和寫作;
2.中期提升方法—專項詞匯練習冊;
3.短期應試突破—背單詞技巧。
這三種方法各有其優劣,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將三者結合使用才會真正的使詞匯使用量有質和量的同步提升。
詞匯的記憶是在和遺忘作斗爭。遺忘是一件正常的事,包括最聰明的人在內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會發生遺忘。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在剛剛記憶完新內容的時候發生得最快。根據下面這張圖上曲線所示,對于一個智力正常的個體,在背誦記憶結束后的一個小時里,剛剛背誦的內容就會有一半內容被遺忘。
降低遺忘率的關鍵詞: 重復。 “重復”這個記憶的核心方法在我將提到的三個方法中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記憶,而是多方位多手段的重復,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來重復刺激大腦,最終使得詞匯根深蒂固的植入記憶。
本篇文章我們先說長期的詞匯積累方法,閱讀。
閱讀帶來的詞匯提升有間接的,也有直接的。閱讀創造的直接詞匯積累很容易理解,那么我先說說間接的詞匯影響:
閱讀幫助我們形成英語思維,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讓語言回歸于實際生活應用。這種思維方式下的詞匯記憶過程,是最本能的條件反射性記憶,也是本文開頭提到的另外兩種記憶方式---做練習 機械背詞匯---所不能替代的。
我們可以想象自己小時候學中文的情景,會發現我們是循序漸進,而非大量記住漢字,是先通過課文的仔細研讀,初步認識了生字,然后再用造句,詞匯題,閱讀題,問答題,和作文形式完成語文水平的鞏固加強。如果割裂了閱讀而去單純的進行詞匯訓練,詞匯量會在短期有提高,但是由于缺少閱讀帶來的英語思維運用,這些詞匯在腦海中停留時間很難超過半年。
閱讀雖然創造了英語思維大環境幫助記憶單詞,但是如果只是泛泛的通讀一遍,恐怕詞匯量的提升依然有限,而且時間花了,從詞匯量角度講,不是最有效率的。為何會這樣?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關鍵詞“重復”。
泛讀對常用的基礎單詞是一個很好的鞏固,但4000 以上的詞匯,出現頻率開始降低,到8000 以上更為低頻的詞匯,這時候如果僅僅是泛讀,通過上下文猜出含義習得的生詞,如果文中缺少重復,那么這個生詞被深刻記憶的可能性就很低了。除非是泛讀材料的核心詞匯,反復提及能讓人記憶深刻;或者及時閱讀下一篇含有這些生詞的文章,才能再次喚醒腦海中似曾相識的感覺。
那么如何才能及時“重復”遇到閱讀中的生詞呢?答案絕不是單純的多讀幾遍。因為很多同學不能接受這種單調的方法。我下面介紹的依靠閱讀“重復”詞匯記憶方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重復記憶之路:
1. 在閱讀前先快速瀏覽一遍,找出生詞,建立詞匯表大致預習:
建立詞匯表不是想象的那么難,這里面有幾個竅門:1.分章節建立詞匯表,同時也按章節閱讀; 2. 不要一個詞一個詞的查:快速瀏覽時(不需要閱讀,只是掃一眼文本找出生詞),遇到生詞便下劃線做個標記,標完所有生詞后,在電腦上打開翻譯軟件,或者在線翻譯工具,把本章節遇到的生詞全部一次輸入,之后最好選擇英英翻譯,這樣給出單詞的英文解釋,我們再根據英文解釋自己注釋中文(這樣會多一次英文思維下的記憶過程)。比如下圖是我在《夏洛特的網》精讀課中,給同學們制作的課前預習詞匯表(部分節選)。
我對學習這門精讀課的同學提出要求,如果詞匯基礎不強,必須先預習這個詞匯表(大致記憶理解,不要求熟記),然后再開始閱讀。否則一大段文本中出現5個以上的影響理解上下文的生詞,會造成負面的閱讀體驗,從而打擊閱讀興趣。
通過預習詞匯表,同學們對這些生詞有了一個雖然模糊但卻大致正確的理解后,此時開展閱讀,在文中再次遇到這些詞匯時,會有一種'哦!這個詞剛看過,我記得'的成就感和“他鄉遇故知”般的親切---- 既重復了詞匯記憶,又使得閱讀體驗產生正反饋,從而有了繼續讀下去的動力。
對于低年級學生,可以由家長協助來完成詞匯表工作。不僅把詞匯先查列出來,最好還可以給孩子講解后再開始每天的親子閱讀。
列詞匯表和講解的時候不一定要把所有生詞都完成,可以優先選取重要的動詞,形容詞和影響上下文理解難以猜出的名詞來解釋。因為很多名詞比較容易通過上下文來猜出含義,而動詞和形容詞、副詞不僅猜測難度大,還往往會體現作者情緒、思想和文章態度,事關文章的大方向,所以更為重要一些。講解詞匯時,不妨參考我在課程中的講解方法,配合圖片,創造情景和例句來讓孩子充分理解詞匯:
2 .閱讀過程中對生詞多留意,觀察用法:
在讀書過程中遇到預習過感覺似曾相識的單詞,不妨慢下速度,把這個句子多讀兩遍,看看預習時的理解是否完全契合這個詞匯此時在上下文中的含義,是否是預習時理解含義的延伸或者不同詞性的運用。此時稍微駐足留意一分鐘,會大大延長這個詞匯在大腦中的記憶有效期。
3.課后對應詞匯練習:
有了建立詞匯表的初始記憶和閱讀中重復的二次記憶,再配合上配套的課后生詞練習,那么用閱讀來增加詞匯量的過程便完美了。很多經典兒童文學作品都會有相應的閱讀理解練習冊,家長可以購買作為閱讀補充練習材料。或者家長可以自己出題,比如寫出詞匯含義,列出同義詞,反義詞,或者造句。
可以參考下面的《夏洛特的網》課后詞匯練習形式,紅色部分是我給出的答案。學習《夏洛特的網》精讀課的同學,在每節課后都有相應的詞匯作業 需要完成,我也會提供詳細答案和詞匯講解音頻資料。
詞匯的記憶沒有捷徑可走,但我們可以少走彎路,采取適當的閱讀練習方式來高效率提升詞匯量。總結說來就是:
1.讀前建立詞匯表;
2.讀書過程中對生詞多看兩眼,留意用法;
3.讀后用生詞做練習。練習方式不必拘泥形式,除了我上文提到的方法,也可以是模仿作者文中這個詞匯的使用來造句。但是一定要“寫出來”,僅僅腦海中構思一番是不夠的。
這個方法尤其適合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用詞往往會比非小說讀物更豐富。中短篇幅的兒童文學作品是提高詞匯水平的最佳讀物,而閱讀大部頭的譬如《哈利波特》,用此方法會比較難以堅持下來,所以選擇合適篇幅的小說也是堅持詞匯練習的一個關鍵因素。
接下來的兩篇文章中,我會給大家介紹合適的詞匯專項練習冊學習方法以及 應試型背單詞的技巧。可以這樣說,用閱讀來增加詞匯是“道”,也就是基礎;而用專項練習和背單詞來增加詞匯就是“術”,也就是技巧類。詞匯的根本提升離不開閱讀這條根本之道,但是另外兩種方法之“術”可以讓我們 在中短期記憶時效內詞匯有一個飛躍。
請大家關注維尼英文精讀,及時接受我們的更新文章。
文中提到的精讀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試聽。
課程鏈接在此:http://weike.fm/K1sl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