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子12克,旱蓮草1.5克,生地黃15克,白酒500毫升。
(可以按上方的比例一次性配制多點。)
無
涼血、祛風、黑發。
主治須發早白。
《普濟方》里是這樣記載的:“取酒飲一醉后,覺來須發盡黑。恐無人信,將白毛雞、犬喂試之,皆變為黑雞犬也。”
須發早白原因雖然多種多樣,但其中有一條是不可忽視的,就是血虛血熱。血虛,不能濡養發根。血熱,灼傷津液,熏蒸發根,這些都會影響發質。血虛血熱的背后,是腎陰虧虛的問題。
方中的槐角性味苦,寒,歸肝、大腸經,功在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本草經疏》說它是“為涼血要品,故能除一切熱,散一切結,清一切火”。所以,有它在,發根可以不受血分之熱的熏蒸。墨旱蓮,性味甘、酸,寒,歸腎、肝經,功在滋補肝腎,涼血止血。它可以協助槐角來涼血,同時還能滋補腎陰,改善陰血不足的問題。《本草經疏》對它的功效有十分深刻的認識:“須發白者,血熱也,齒不固者,腎虛有熱也;涼血益血,則須發變黑,而齒亦因之而固矣”。生地黃乃是滋補腎陰、涼血清熱的要藥。
旱蓮草、生地黃,滋補陰血,兼涼血清熱。槐角,清熱瀉火,清血分之熱。三者配合,可以改善陰血不足、血熱灼津的問題。如此一來,須發早白的問題,就能解決了。
《普濟方》
雖說灌醉白雞變黑雞、白狗成黑狗是完全夸張的表述,但是,從白發的一般根源來論,此方是可以作為保健用酒的,特別是辯證血虛血熱的人,是有其確切療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