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文 / 史為建 來源 / 世界經理人網站博客
2016年10月31日,寫了一篇文章《全面學習華為,要學習任正非思想!》,公開發表后,同時,世界經理人、中人網、博銳管理在線等各大網站首頁出現,在網上引起了廣泛討論,我也收到了不少網友的不同形式評論,主要還是集中在任正非本人而非華為,有些網友說:關于任正非的文章有很多,讀了你的文章,我感到很受用,主要是任正非思想這一提法很好。當然,也有反面的聲音,認為我在為華為唱贊歌,呵呵,唱就唱吧。
2016年10月31日,寫了一篇文章《學習華為,要學習任正非思想》,公開發表后,同時,世界經理人、中人網、博銳管理在線等各大網站首頁出現,在網上引起了廣泛討論,我也收到了不少網友的不同形式評論,主要還是集中在任正非本人而非華為,有些網友說:關于任正非的文章有很多,讀了你的文章,我感到很受用,主要是任正非思想這一提法很好。當然,也有反面的聲音,認為我在為華為唱贊歌,呵呵,唱就唱吧。
再寫一篇吧,題目就是當下很多微小企業主頭疼的話題:如果不給員工高工資、高福利,員工走了,怎么辦?
任正非先生在其文章《走出混沌》(1998)一文中寫道:我也是一個反福利主義者,福利最終是養懶漢的。
一件事情,總是有兩個方面:好與壞。我們不能斷然說好,當然,也不能冒然下結論說不好!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來看、來學習,這樣,才真正有收獲,否則,就是爭吵3天3夜還是于事無補。
好啦,我們一起來看看華為成立時的情況,會對這個話題的理解大有用處,請跟隨我的文字往下看。
我們上網不難獲得華為的信息,我整理了一下,方便大家閱讀:華為成立于1987年,提出其核心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在2016年上半年就完成了銷售收入24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營業利潤率12%。
任正非先生多次在不同場合進行對華為核心價值觀進行了解讀,比如在EMT會議、與員座談、撰文等。
他認為,華為公司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商業成功。什么是成功呢?他解釋道:成功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實現商業目的。其他都不是目的。華為公司追求的不是利潤最大化,是依靠點點滴滴、鍥而不舍的艱苦追求,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來為我們的顧客提供服務。隨即,他指出,利潤最大化實際上就是榨干未來,傷害了戰略地位。
通過對任正非先生的研究,我發現:任正非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人。什么是領袖?每一個領袖都有很多文字積累,他們對社會的規則進行思考,他們用筆記錄下他們的所思所想,然后在團隊中進行分享,形式多樣,如:會議、座談、寫文章等,吸引到一大批擁躉、粉絲,然后,進行行軍,攻克一個個山頭,保證打贏一個個戰役。任正非曾表達如何要求華為團隊的:隊伍要根據市場進行變化,不能僵化和教條。要有靈活要動的戰略戰術,我們的宗旨就是活下去。
易得咨詢在向中小企業主提供管理咨詢時,不少客戶表示:我們企業小,但若不給高工資,員工就不會留下來,史老師,有否好的解決方法?我通常會與客戶有一個對話:
我:“XXXX,你好,你對福利、工資、資本、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怎么想的?”
客戶:“說真的,史老師,我還真沒想過”
我:“你成立公司最初想法是什么?打算怎么做?”
客戶:“賺錢啊!”
我:“賺多少?目標是多少?”
客戶:“多多益善啊”
我:“員工清楚你的想法嗎?”
客戶:“不知道,他們干活就好啦,這是公司的機密,不可能告訴他們的”
......
讀完以上文字內容,我相信,大部分讀者會明白問題出在哪里了,是嗎?若還有的讀者沒有明楚,或希望學習一下史老師的觀點,就讀完下面的文字吧。
一家企業的創始人很重要,一個有“思想”的企業創始人將企業引向商業成功之路的可能性很大。什么是有思想呢?
筆者認為,思想,屬于認識范疇,是一個概念,是對社會規則認識的總和。用語言、文字來表達通過認識的規則、理論。
一個組織的成立,應由發起人,或稱為創始人。如果一個組織成立沒有任何意義的話,也就沒有他存在的理由,你可以成立很多企業,然而有什么用呢?
任正非先生對“思想”也有過論述,他在2013年3月29日的EMT辦公例會上談到:“......思想領袖更多地是在價值分配、全球戰略格局上去思考,發揮引領作用。思想領袖不是停留在管理方法,而是要上升到管理哲學層面......”
我們來通過一個小CASE來解讀任正非先生的思想一角,即:為什么他說:福利,最終是養懶漢的。
一、有明確的企業文化
上面我們已經談了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將客戶的成功擺在華為成功之前,追求華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明確指出:企業發展之魂是客戶需求,而不是某個企業領袖。
他多次解釋什么是客戶。如在《華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2007年修改)寫道:“......天底下唯一給華為錢的,只有客戶。我們不為客戶服務,還為誰服務?客戶是我們生存的唯一理由......”他對“奮斗”也進行了認真、詳細的解釋,在《逐步中加深理解“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企業文化》(2008)一文中寫道:“什么叫奮斗?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任何微小活動,以及在勞動的準備過程中,為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奮斗,否則,再再累也不叫奮斗。”他的思想進一步延伸,他認為:奮斗者不僅是指勞動者,也包含了投資者,兩方面要保持一致,就是要賺錢。
當他發現外界對華為公司的企業文化有一種誤解時,他馬上撰文《逐步中加深理解“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企業文化》(2008),明確指出:“我們沒有提出來狼性文化,我們最早提出的是一個狼狽組織計劃......”
通過以上,我們不難發現,任正非對于華為公司的思考是深度的,涉及華為公司多層面,并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時刻保持華為公司的發展,是用任正非思想來武裝,他的這一素質,應與他曾是軍人有很多關系。
二、有清晰的指導思想
目前,在市面上,不少人在講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但筆者認為,華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背后邏輯才是最重要的,它是隨著任正非思想而變化,任正非先生不搞一言堂,能聽進去員工講的話。
首先,任正非先生有著自己的價值觀及價值分配原則,他認為:真正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你不能對這方面期望太高。他常告誡員工,在華為,是太陽總會升起,哪怕暫時還在地平線下。
其次,他對人力資源部門抱有很大期望,他不是先讓你做個方案再評價。他是先發表自己的看法,如在[2007]009號EMT紀要里,他說:“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的落實,建設公平合理的回報體系,讓員工形成績效好自然回報好的思想定式,引導員工淡化對分配的關注,聚焦在生產上。”在此思想指導下的管理方案才是適合華為公司的。
筆者在為客戶咨詢時,經常與客戶的創始人、核心經營層進行充分溝通,然后加以梳理、提煉他們的觀點,加以對比,在客戶的董事會、經營層達成思想上的一致,這時,易得咨詢設計的方案才會在客戶公司生根,否則,又有什么用呢?易得咨詢提倡:以客戶為中心,讓客戶增值。
最后,任正非當發現華為公司的管理跟不上時,就會立即在各種會議上加以糾正。他認為,華為公司不可能無限地改進職工的收入,也沒有能力做出承諾,公司只能有限度地將條件不斷地改善。工資的增長率一定要逼近我們的經濟增長率。
從一個咨詢顧問的角度來解讀這段話,筆者認為,任正非先生的談話、文字均能指導華為公司管理政策的制定,真正做到了“以客戶為中心。”
三、有具體的實施策略
光有明確的企業文化和清晰的指導思想還是不夠的,要有具體的實施策略才是運作的保障。華為公司在2005年要進行薪酬改革,他在EMT辦公會議上明確指出:薪酬改革下一步不考慮股票的收入,只看業界統一的月薪、獎金等現金收入;股票收入算額外收入,以后股東與經營者逐步脫離。
他在2009年的員工關系座談會上,談到“......這兩年我就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就從獎金機制開始改,今年有5%的人拿不到獎金,一定要鎖住一個原點,否則基層干部就亂來......我們對基層員已經開放了加班申請,要求加班可以給你多安排加班,多掙點錢。”
從以上,不難發現,任正非先生的策略是來源于華為職工,是從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只有群眾最了解群眾,也只有與群眾真得保持一致,也便團結了群眾。當然,他一直沒有忘記華為的企業文化,凡是與企業文化所沖突的,是必須要制止!
關于工資的管理,他認為,華為要堅持工資要能升能降,如果工資只能升不能降,公司就會進入死循環。工資的表達要逐步過渡到工資分值表達的形式,實現工資分值后,各級別的工資基線保持穩定,但實際工資曲線與效益掛鉤浮動。
關于人力資源管理變革的最終目標,他也最了精彩說明:最終目標是通過規范的職位管理、人崗匹配,逐步走向部門定崗定編和薪酬總包管理。
作為公司的管理者,當聽到或讀到任正非先生的語言或文字后,我相信,是很容易正確理解公司創始人的思想脈落的,也同時,對于公司管理的各個角落都能觸及到。
四、有廣泛的溝通氣氛
寫到這個標題時,筆者有些難以落筆。因為涉及溝通的方法的書籍有很多,也有很多老師講溝通的課程,然而,為什么溝通就是那么難呢?
任正非先生給出了答案:
1、 要改變簡單粗暴對待下級的作風
他提倡:上級批評下級要對事不對人,客觀對待下級的決策失誤,給下級申述的機會;下級也要提升對上溝通的勇氣和技巧。華為的企業文化絕不是讓各級干部又兇又惡,文化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精髓,一個合作的向心力,提供了一種人際相處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需要人們心悅誠服。
2、 溝通無處不在
在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政策時刻在為職工創造著溝通的機會。任正非先生認為,作為干部不能一兇二吼,有霸道思想,與下屬的溝通就少。事實上,如果你日常做決策時,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實際上就是溝通。
3、 溝通要有原則
溝通若沒有了原則,就會失去自我。任正非先生多次提醒干部:主管不能站在“為民請命”的角度來處理問題,而應該引導員工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一個主管如果以為替民請命就會贏得選票,我們又不搞民選,何必要那樣做呢?
任正非先生簡明扼要地說明了華為的溝通原則,在這一原則下,任何人如果拖沓不解決問題,很明顯,這個主管就是不稱職的。
五、有配合的組合陣法
任正非思想里有著很多思想點,有著多種組合方式。如: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管理、技術管理等,他強調“強干弱枝”,但當華為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進行“強枝弱干”,追求一種平衡,但華為公司要持續增長,又去打破平衡,請讀者注意:任正非思想里的核心是主動變革。
他深深明白:華為公司今天的成功不是一個人奮斗的故事,而是擁有一個無私的領導層和一大群不服輸的團隊;人力資源體系要導向沖鋒,要讓隊伍持續去奮斗;華為公司要成為一個開放的平臺,人人都可以跳舞,下去的人還可以上來。
他不管何時都強調:華為公司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客戶滿意度是從總裁到各級干部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要把客戶需求導向固化到干部、員工選拔培養的素質模型,甚至固化到招聘面試的模板中。
在干部的管理方面,他有著獨特的視角和理解,他在2012年3月30日EMT辦公例會上講道“我們要裁掉一些干部,有些干部確實也沒有什么水平,整天開會。為什么整天開會?就是主管無能,拿不定主意。”
華為20多年的發展,積累和沉淀了先進管理方法、經驗,我們要學,但我們更要學習這些方法、經驗的思想基礎,即任正非思想。
作為人力資源從業者,讀過此文的收獲應是:如何能正確理解公司創始人所提倡的核心價值觀?如何能夠快速梳理、提煉創始人的思想并加以用專業的手法加以加工、詮釋?
作為企業主,讀過此文的收獲應是:先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然后認真思考,自己有否提出明確的企業文化?有否清晰的指導思想?有否具體的實施策略?有否廣泛的溝通氣氛?有否像任正非一樣有“有配合的組合陣法”?
可能會有讀者說,本文的題目好像與正文關系不緊密?我要表達的是:此文有一個邏輯,重點對任正非的思想進行了剖析,從而,找出任正非思想的邏輯,希望通過“點”給讀者一個管理意識領域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