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一篇小說《狠如羊》,書中老師最驕傲的學習尖子黃宇佳在作文中寫道:“都說生活是美好的,是美好的嗎?我們能看見藍天、白云嗎?能看見綠樹、草地嗎?還有鳥鳴、雞飛、狗跳,我們能看見嗎?不能。我們看見的都是習題,無邊無際的習題,永遠也做不完的習題。
都知道煙塵污染,尾氣污染,焚燒秸桿污染,這么多習題是不是污染?課本、作業、書桌,這就是我們的環境,一年又一年的環境,誰能告訴我,這環境是不是被污染過?”
寫完這篇作文沒有多久,這個學生就選擇了從教室的窗臺上跳樓自殺了。小說是虛構的,但是小說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卻道出了我們教育的現狀。也反映出教育最難解決的頑癥。那就是,學生的活潑、好動、愛玩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被家長、社會賦予他們的“責任”和義務替代了,教育原本單純的育人目標被現在的以考試定終生的教育物欲化替代了。
我們面對著一個非常態社會,物欲橫流使傳統的價值觀失去了效能。而新的價值體系卻沒有建立起來。人們在迷茫中徘徊。我們每每對學生進行的所有的道德教育都可以找到許多反面的例證。
我們面對一些非常態家長,和由這些家長主宰的家庭。在這些家庭里,孩子學習的成功就是一個家庭的榮耀,而孩子學習的失敗就是一個家庭的恥辱,讓少年脆弱的他們承擔起這樣的重擔,顯然很殘忍。
我們還要面對非常態壓力下的學生。每個人的起點和終點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在人生旅途中的感覺,這個感覺并非來自于物質的擁有量,而是能否感覺生活的意義。
在旅途中,只有放下沉重的包袱才能觀賞沿途美麗的風景,一個背負著沉重包袱旅行的人一定不會快樂的,而我們的學生每天就是在背負著沉重包袱的旅行者。一個人的成長需要壓力,但是,這個壓力必須在能承受的限度內,超過了限度,學習的意義就會發生質變。學習就不再是學習了,而是一種煎熬,當一個孩子經歷了幾年學習的煎熬,這種煎熬也許會成為他終生的陰影,一旦離開學校,他們會永遠失去學習的愿望和生活的動力。
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應該給他們優質的人文營養。而現在,我們的學生花大量的時間在應付數、理、化、外語課程,而真正影響他們一生的人文課程卻無處相容。這些社會矛盾是無法解決的。
我們還要面對非常態教育。我們的一代一代人在起中成長、改變、脫胎換骨,成為人類文明的動力或者阻力,家庭和社會的福祉或者災難,產生差別的原因在于當孩子們張開小嘴,所吞下的是干凈充沛的乳汁,還是有毒的奶粉?我們教育的生產線,是培育人格健全的知識,還是使人淪為動物或者機器的知識?
轉型期的社會決定了教育生產線上的產品不那么單純。教育不再是一片凈土。而這段時間留下的遺憾將帶給學生一生都無法彌補的損失。
我們無法改變社會,我們也無法改變家長,無法改變一考定終生的教育制度,所以我們只能改變自己。
我們在不斷的尋找教育著最佳資源。
(二)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
2500年以前,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他告訴弟子: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課是“求仁”——即追求高尚的道德。
2300年前,雅典人柏拉圖創辦柏拉圖學院,這是人類第一所大學,全力倡導并且身體力行培養哲學王,既培養有智慧的人。
2000年前,猶太人耶酥行走在古加里海岸,足跡遍布各城各鄉,他告訴跟隨自己的12門徒說;如果你們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愛”。
當我們從現實沉悶的教育現實中抬起頭來,回望這些歷史的身影,我們的心會被蜂刺一般的難受,當教育被物化為一張張高考通知單,一個個分數的時候,我們再也找不到作為教育者向學生傳播仁、愛、智,傳播真理的崇高的感覺了。而這些才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是教育的根基,是靈魂的營養,孩子未來幸福的源泉。
我們在夾縫里生存,在尋找教育的最佳資源。
在一次研討會上,我曾經給大家出過一道題:班主任工作最有效的資源是什么?答案豐富多彩、五花八門。而我認為班主任最好的教育資源是班主任本人的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正派、豁達、開朗、有思想的班主任一定能帶出一個優秀的班級。學生時時會從班主任行為的細節中發現人性的美。他們會因此而追求真、善、美。所以每個班主任都應該是行動的偉人。
假期學習期間,一位老師曾經給大家介紹孫維剛老師的事跡,令我們震動的不是孫老師的把多少學生送到清華、北大,而是當他病重期間,他的學生家長輪流守護在他的身邊,即便是臨終前的最后一次住院,他也選擇離學生近點的,并且能在陽臺上看見教室的病房。當被確診為癌癥以后,他照樣騎著自行車到學生家去家訪,這種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資源。每個學生眼睛就是錄象機,會把老師的高尚、偉大的行為刻錄在記憶中。真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他的高考奇跡,與其說是教學的成功。不如說是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引發學生真摯情感,喚起學習內動力的成功。
曾經聽許多老師說過這樣精辟的話:班級就是班主任形象的化身,經過若干天的熏陶,這個班級就會“長”得很象這個班主任。
一個善良、平和的班主任,他的學生一定是有福氣的。因為,他肯定會把他的美麗心態分享給他的學生,他們的班級一定是溫馨的家。
一個智慧的班主任一定會站在理性的高度管理班級,他是知識的化身,他處理問題像雕刻一件藝術品一樣,讓身臨其境的學生得到美的享受。他會用他的友善搞好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自己與學生、自己與薄弱學生、自己與家長之間的關系。
一個愛整潔的班主任的班級一定是不需要任何制度的約束,不需要任何命令,更不需要提心吊膽的應付檢查,就可以達到教室里窗明幾凈,一塵不染, 清潔區井然有序 干干凈凈。因為他本身對生活的高質量的追求就是最好的榜樣,這種不言之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個有著仁愛之心的班主任絕對不會去用體罰的方式讓學生感到不舒服。他也許做不到愛每一個學生,但是他一定能夠做到不使一個學生感到自己的被拋棄、被歧視。
一個愛讀書的班主任一定會以淵博的知識提升學生境界,以知識魅力去感化學生,以魅力去熏陶學生,讓學生因為你的愛讀書而都愛讀書,因為你的愛整潔而都愛整潔,因為你追求生活的高質量而都追求高質量的生活。
一個優秀班主任身邊一定圍繞著許多終生的“粉絲”。不管這些孩子走到哪里,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風雨雨,即便到了白發蒼蒼的時候他也會在記憶的深處保留著少年時的班主任的位子。因為班主任不但教給了他知識,還教給了他學會了“愛”。愛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