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湘軍著名將領

 李續宜(1822年-1863年),字克讓,號希庵,湖南漣源人,清末湘軍將領。浙江布政使李續賓弟。咸豐初以文童從李續賓鎮壓太平軍,轉戰江西、湖北、安徽,官至安徽巡撫。

人物傳記

李續宜,字希庵,續賓弟。同事羅澤南。以文童從軍,援江西、湖北,積功累擢同知,賜花翎。武昌、漢陽復,胡林翼疏陳續宜功多為續賓所掩,詔以知府選用。從續賓攻九江,賊由安徽上犯蘄、黃以牽我師。咸豐七年,續宜率兵千七百人回援湖北,戰於黃州壩崎山,分三路進,毀賊壘,次蘄水、黃岡界。上馬家河、火石港、郴柳灣賊壘林立,傾巢出撲,續宜伏兵山下,驟起突擊,賊大亂,噪,乘之,破壘四十,移屯蘄水。遇援賊於月山,誘至山角,發炮擊之,潰,直搗其巢,焚屯聚數十處,破偽城五。會克小池口,以道員用,賜號伊勒達巴圖魯,由是續宜之名與其兄相頡頏。回軍江西,會攻梅家洲,克湖口。十月,賊酋韋俊率眾二萬復犯湖口。續宜駐蝘蚘山,分兵三路,一出馬影橋,一出流澌橋,一扼勞家渡,賊來,擊卻之。而賊由西洋橋、排龍口、二賢寺直趨蝘蚘山,續宜麾諸路奮擊,斬獲千馀。馳抵磨盤山,設伏破泰坪關援賊,賊乃遁。八年,九江既克,陳玉成由安徽竄蘄、黃,陷黃安。續宜馳援不利,續賓繼至,合擊。續宜攻北門,破其壘,賊夜遁,復黃安。進至麻城,賊不戰引去。續賓出師規安徽,胡林翼疏請留續宜固楚疆。洎三河師熸,續賓戰歿,續宜在黃州,收輯殘部,思鄉者遣歸,原留者歸伍,差汰罪將,簡用其良,申儆訓練,經歲軍氣始復振。

九年,授荊宜施道。石達開由江西竄入湖南,眾號三十萬,圍寶慶府城。胡林翼檄續宜率兵五千馳援,諸援軍悉歸統屬。時援軍三萬馀,城被圍兩月。賊眾,食且盡,野掠無所得,聞續宜至,攻愈急。續宜渡資江而軍,與劉長佑軍當賊沖,四戰而圍解,賊竄廣西境。詔嘉續宜赴援迅速,加布政使銜。

十年,遷安徽按察使。曾國荃方圍安慶,多隆阿攻桐城,續宜率萬人屯青草塥,在安慶、桐城之間。陳玉成以十萬眾來援,續宜與多隆阿夾擊於掛車河,盡破棠梨山、尊上庵、香鋪街、望鶴墩賊壘,斬馘無算,追奔二十馀里,玉成走廬江。捷聞,賜二品頂戴。十一年,擢安徽巡撫,疏言:“陳玉成圖解安慶之圍,悉銳西竄,以攻我之所必救。湖北為眾軍根本,臣宜提師回援,不能遽任皖撫之事?!北鹊治洳\已陷黃州、德安兩府五縣,乃會彭玉麟水師夾攻孝感,乘夜縱火,復其城,進攻德安,穴地道克之。武昌、通城、咸寧、蒲圻諸縣相繼皆下,賜黃馬褂。胡林翼病歿,詔授續宜湖北巡撫,駐黃州督師。捻匪犯光化、谷城、均州及棗陽、襄陽,皆擊走之,調安徽巡撫。

安慶保衛戰

同治元年,命幫辦欽差大臣勝保軍務。時苗沛霖叛服無常,勝保袒之。詔密詢續宜剿撫機宜,覆疏略謂:“苗沛霖官至道員,公犯不韙,圍撫臣於壽州,陷其城,屠其眾。乃復詭言求撫,此豈足信?不過假稱反正,號召近縣,養成羽翼。若正彼叛逆之名,人人得而誅之。寬其黨羽,使為我用,彼勢孤,終成擒耳?!鄙享t之。續宜駐臨淮,令提督成大吉、總兵蕭慶衍,渡淮援潁州,破捻匪張洛行於大橋集,潁州圍解。又令蔣凝學克霍丘,撫綏各圩,解散逆黨。沛霖懾湘軍兵威,請討捻自贖,而勝保終欲養沛霖以自重,轉嫉湘軍,勢不相下。會袁甲三以病請去,命續宜代為欽差大臣,督辦安徽全省軍務。續宜旋丁母憂,奪情留軍。三疏陳謝,舉唐訓方自代,允假百日?;丶】┭?,六次詔促起視師,不能赴,二年十一月,卒於家。詔加恩依總督軍營病故例賜恤,立功地方及原籍建專祠,謚勇毅。賜其父人蓡四兩,地方官以時存問。子光英,予官直隸州知州。

續宜治軍嚴整,與兄續賓同負重名。曾國藩嘗論其昆弟為人,續賓好蓋覆人過,續宜則嫉惡稍嚴。續賓戰必身先,驍果縝密,續宜則規畫大計,不校一戰之利,及其成功一也。

生平

1853~1858

咸豐三年太平軍圍攻江西省城南昌

,李續宜隨羅澤南赴援。此后,一直隸李續賓部,轉戰江西、湖北。時湖北巡撫胡林翼以其“功多為續賓所掩”,疏陳清廷,得進授知府銜。七年春,獨領一軍計1700人攻九江,旋自江西瑞州赴援湖北,會同胡林翼楚軍,參與阻擊太平軍于黃州、蘄水、黃岡一帶,占小池口,升道員,賜號伊勒達巴圖魯。

1858~1861

咸豐八年胡林翼進軍皖中,李續宜受

命留守湖北。十月,李續賓三河兵敗喪生,李續宜正在湖北黃州,收集李續賓殘部,重整成軍。九年春,太平軍石達開部由江西進入湖南,圍攻寶慶府城(今邵陽市),李續宜當時被授荊宜施道,受命領兵5000馳援,各路統歸指揮,與太平軍4次大戰于資水西岸。寶慶圍解,邀賞布政使銜。

嗣后,李續宜領兵萬馀馳援安慶,屯兵于安慶與桐城之間青草塥。十二月,與太平軍陳玉成部大戰于掛車河,將其逼走廬江,使曾、胡包圍安慶計劃得以實現。獲賞二品頂戴,授安徽按察使。

1861~1862

咸豐十一年,李續宜擢升安徽巡撫。時陳玉成率軍直搗武昌,沿途攻克黃州、德安兩府5縣。李續宜上疏請辭安徽巡撫,統兵回援湖北。會同湘軍水師彭玉麟部,水陸夾攻太平軍,乘夜縱火燒城,攻陷孝感,進占德安、武昌、通城、咸寧、蒲圻諸城。這時,胡林翼病重,臨終前,疏薦李續宜署湖北巡撫。九月,賞穿黃馬褂,實授湖北巡撫。在任相繼與光化、谷城、均州、棗陽、襄陽等地捻軍作戰。不久。轉任安徽巡撫。

1862~1863

同志元年春李續宜抵安慶,派兵解穎州圍。三月至六安,以圖皖北,奉旨幫辦欽差大臣勝保軍務。其時,安徽壽州團練首領苗沛霖攻陷壽州城,殺死前往招撫官員,后又歸順勝保。因勝保不樂湘軍,倚重苗沛霖以牽制李續宜,清廷幾次密詔詢問李續宜:苗沛霖該如何處置?李續宜奏陳:“正彼叛逆之名,人人得而誅之?!毖麥?。還派兵鎮壓張樂行所率捻軍,并整頓吏泊,安民墾田。同年七月,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安徽全省軍務。旋丁母憂回籍。

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病卒。

李續賓(1818年—1858年11月16日),字如九、克惠,號迪庵,湖南湘鄉(今湖南婁底漣源)人,晚清湘軍著名將領。嘉慶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卯正生于湖南湘鄉,貢生出身。咸豐二年(1852年)在籍協助其師羅澤南辦團練,對抗太平軍。次年隨羅澤南出省作戰,增援被太平軍圍困的南昌。咸豐四年(1854年),在湘軍攻占湖南岳州(今岳陽)、湖北武昌、田家鎮(今武穴西北)等重要作戰中,常當前鋒、打硬仗,以功升知府。次年一月,隨羅澤南南下,連占弋陽、廣信(今上饒)、德興、義寧等府縣。十二月,隨羅澤南赴援湖北。咸豐六年(1856年)羅澤南戰死后,接統其軍,成為湘軍一員重要統兵將領。

咸豐八年(1858年)十一月,在三河之戰中陷入太平軍的重兵包圍,終被擊斃(一說自殺),所部盡覆,使湘軍元氣損傷頗大,謚忠武。有《李忠武公遺書》存世。

李續賓(1818年—1858年11月16日),宇迪庵,又字克惠,湖南湘鄉人,清朝名將。李續賓1818年(嘉慶二十三年)生于湖南湘鄉敦行四十四都(今屬漣源市荷塘鎮古樓)。年輕時,膂力過人,好讀書。因家境貧寒,靠販煤養活家人并供胞弟李續宜讀書。湘鄉著名紳士羅澤南欣賞他的“孝友”,把他兄弟收為弟子,不僅免其學費,還拿出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幫他供養家人。

1852年(咸豐二年),太平軍從廣西打入湖南,清廷急忙命令兩湖地方官,尤其是湖南官員舉辦團練,協助綠營兵堵剿太平軍。湘鄉是湖南最早辦團練的縣之一。這一年,李續賓協助羅澤南辦團練,“能以兵法約束子弟,明恥教戰,訓練尤精”(《李忠武公遺書·褒節錄》第38頁),深得羅澤南的賞識。此后,他跟隨羅澤南與太平軍作戰,開始了軍旅生涯。

人物生平

首次作戰

李續賓與太平軍首次作戰是1853年的赴援南昌。當年夏,西征太平軍在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率領下圍攻南昌。江西巡撫張芾和湖北按察使江忠源(當時張芾委其主持軍事)守南昌,因城中兵力單薄,請求增援。幫辦湖南團練大臣曾國藩遣湘鄉知縣朱孫詒率訓導羅澤南所募湘勇赴援,李續賓隸營官謝邦翰營中。8月底,羅澤南率軍進攻南昌七里街太平軍營壘,為太平軍所敗,傷亡500余人。湘勇首次出省作戰就遭到太平軍的痛擊。時泰和縣天地會首領鄒恩隆率眾起義,攻克泰和、萬安、安福等縣。江忠源命羅澤南率軍前往鎮壓,李續賓也隨隊前往。于9月15日和20日,分別攻陷安福、泰和,鎮壓了鄒恩隆起義。11月,返回湖南。

大敗太平軍

1854年春,西征太平軍逼近長沙。曾國藩所練湘軍誓師出戰,在湘潭大敗太平軍。自此開始,向西征太平軍進行反攻,接連取得勝利,連克岳州等地。在岳州高橋,城陵磯等戰斗中,李續賓作戰勇敢,因功擢升為知縣。

1854年10月初,湘軍陸續抵達武昌外圍。10月12日,曾國藩指揮湘軍分多路進攻武昌。羅澤南,李續賓率部4000余人,由金口攻花園?;▓@位于武昌城西20里處,駐有太平軍精銳部隊萬余人。在江邊,堤上、青林湖畔設有大營三座,是防守武昌的重要據點。戰斗的當天,李續賓就攻下花園太平軍大營。次日,又連下鲇魚套附近太平軍6座營壘,兵臨武昌城下。當時,負責守衛武昌的太平軍將領石鳳魁、黃再興等人,都是文官出身,不長于軍事。他們見湘軍氣勢洶洶地攻到城下,便于13日夜間率軍棄城逃往田家鎮。武昌這個華中重鎮,就這樣被湘軍占領。李續賓自岳州東下以來,“常為軍鋒,沿途七戰皆捷”。攻占武昌后,他升為知州。

武昌失守后,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立即令燕王秦日綱前往田家鎮布置戰守,截擊湘軍。長江自武穴以上,夾岸皆山,水面漸窄,其間“尤以田家鎮對岸之半壁山最為隘口,江流僅一里余,山勢直壓中洪”,(《能靜居士日記》,同治六年十月二十四日)險要異常。秦日綱在田家鎮沿江筑土城多處,安設炮位。在南岸半壁山筑營5座,挖掘深壕,灌滿湖水。又于半壁山江面,橫江建鐵鏈2道,鐵鏈之下用數十只小船和木箄承之。船與牌的頭尾皆用大鐵錨沈于江底,非常牢固。

湘軍攻占武昌后,兵分3路,夾江東下,水陸并進,直指半壁山,田家鎮。李續賓隨知府羅澤南走南路,由金牛鎮攻興國(今陽新),首先趕到半壁山,與太平軍連日展開激戰。23日,秦日綱親率2萬余太平軍分作兩路向湘軍進攻。羅澤南,李續賓率2600名湘軍與之激戰整日。戰斗中,李續賓手刃3名怯陣的湘軍士兵,率部拚死抵拒,并將太平軍擊潰,后又派出百余人縋崖而下,協同湘軍水師斫斷橫江鐵鏈,半壁山要隘遂為湘軍所得。

湘軍水師突破太平軍水上防線,順流東下,焚毀太平軍船只數千艘。李續賓在南岸助攻,一直打到富池口。秦日綱于3日撤出田家鎮,退向黃梅。

田家鎮一戰的關鍵雖在水戰,但李續賓最先趕到半壁山,首戰告捷,又挫敗了太平軍反攻計劃,控制半壁山,使田家鎮失去依托。這次戰斗后,他因功被加賞“摯勇巴圖魯”名號,升為安慶知府。

湘軍攻占田家鎮之后,曾國藩計劃奪取九江,然后利用水師優勢,直逼金陵(今江蘇南京)。湘軍水師進至九江江面,1855年1月上旬,陸師進抵九江城外。

九江得失,關系重大。太平軍當時的部署是:殿右十二檢點林啟容據守九江,冬官正丞相羅大綱守九江東50里的梅家洲,由翼王石達開坐鎮梅家洲對岸的湖口鎮統一指揮,共同阻擊湘軍東犯。鎮守九江的林啟容是太平軍的著名驍將,能攻善守。湘軍進攻九江西門,三戰皆敗,死傷甚眾。18日,湘軍對九江實施全面進攻,羅澤南、李續賓率部猛攻東門,“因城上槍炮木石交施,屢次搶登,不能得手”(《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四,第76頁)傷亡慘重。曾國藩見硬攻不能奏效,便改取“舍堅而攻瑕”的方針,留塔齊布等繼續圍攻九江,調胡林翼,羅澤南、李續賓等進攻梅家洲,企圖占領九江外圍要點,切斷九江與湖口的聯系。守衛梅家洲的羅大綱于城外“立木城二座,高與城等,炮眼三層,周圍密排,營外木樁、竹簽廣布十余丈,較之武昌、田鎮更為嚴密;掘壕數重,內安地雷,上用大木,橫斜搭架,釘鐵蒺藜其上?!保ā对恼ぷ喔濉肪?,第77頁)23日,胡林翼、羅澤南、李續賓等分路向梅家洲發動進攻,遇到太平軍奮力抗擊,死傷數百人。同日,湘軍水師擊毀了太平軍設于鄱陽湖口的木解。29日,湘軍水師舢板等輕便戰船120艘冒險沖入鄱陽湖,被太平軍堵塞湖口,隔離于內湖不得出;留在長江內的笨重大船失去輕便小船的護衛,一再遭太平軍的火攻,被焚近百艘,余船不得不撤回武昌。由于水師接連失利,圍攻梅家洲的陸師也隨之撤回九江外圍。奪取九江的計劃受挫,曾國藩退守南昌。除留塔齊布繼續圍困九江外,羅澤南部奉調充作游擊之師南援贛中,李續賓隨隊與太平軍作戰,連續攻占弋陽。廣信、德興、義寧等府縣,田功升為記名道員。

太平軍取得湖口之戰后,即反攻湖北,奪回武昌。在此情況下,曾國藩應湖北巡撫胡林翼之請,派羅澤南統率所部,配合正在武昌外圍作戰的胡林翼所部攻取武昌。10月,李續賓隨羅澤南從江西義寧州拔營,西援武昌,連下通城,崇陽、蒲圻、咸寧。12月初,進抵武昌城下。

升為按察使

1856年,李續賓基本上是在武昌城下渡過的。1月5日,李續賓開始進攻城外的太平軍營壘。4月6日,守衛武昌的太平軍產得到援兵后,洞開武昌各門,向湘軍發起反攻,戰斗中,羅澤南左額中彈喪命,所部遂由李續賓接統。此后,李續賓與湖北巡撫胡林翼、湖北提督楊岳斌等與太平軍相持于武昌城外。9月初,太平天國發生天京內訌,翼五石達開從武昌前線趕回天京。李續賓乘勢攻占了魯家巷太平軍營壘13座。12月19日,守衛武昌的韋俊因其兄韋昌輝被誅,無心再守,遂大開各城門,撤出武昌。當天,李續賓與胡林翼,楊載福等進占武昌。接著,他率軍乘勢東下,在楊載福水師配合下,又攻下了武昌縣(今鄂州市),大冶、興國,因功升為記名按察使。

實授布政使

1857年1月初,李續賓率所部萬人順江而下進入江西,直抵九江城下。九江自1853年9月被太平軍占領后,一直在太平軍手中。林啟容在武昌將陷之時,就督軍"日夜繕守具,屯米糧”,“浚深溝,設炮臺”(《中興別記》卷31《太平天國資料匯編》第501頁),以防湘軍來犯。從1月6日開始,李續賓陸師與揚載福水師連戰數晝夜,攻城不下,遂決定改變攻城戰術,3月5日,他督湘軍自宮牌夾起到東邊白水湖尾修筑長壕,全長30多里,共6道,每道深2丈,寬3丈5尺,于6月筑成,三面合圍九江。同時,他決定先掃清九江外圍太平軍據點,孤立九江。9月下旬,首先進攻九江北面的小池口。由水師炮船晝夜轟擊,城內房屋全被擊毀。10月2日,風雨交加,李續賓令陸師用稻草,沙囊填滿壕溝,士兵躲在稻草沙囊之后,直撲城下;然后向城內施放火箭,乘煙焰迷漫之時攻陷小池口。26日,李續賓率部進攻湖口,湘軍緣梯攻城,用火箭擊中太平軍的火藥庫,登時瓦石飛空,墻壘破裂;守將黃文金見勢難再守,開門撤走。梅家洲守軍見湖口已陷,也棄壘而走。被分割于鄱陽湖內達三年之久的湘軍水師與長江內水師會合。小池口、湖口、梅家洲被攻占后,九江便失去了依托,陸上三面被圍,臨江一面也被湘軍水師控制,完全成為孤城。這年底,李續賓實授浙江布政使。

官至巡撫銜

李續賓圍攻九江,百計并施。但林啟容毫無懼色,率軍堅守城中,使湘軍頓兵城下一咩多仍不能得逞。1858年3月20日,李續賓再次攻打九江城。此時九江城內儲備的糧食已吃光,太平軍靠種麥自給,仍頑強抗擊。5月8日、12日,湘軍挖地道轟塌東門、南門城墻,登城士兵均被太平軍拋擲的大桶火藥炸死炸傷,缺口重又堵住。此戰,湘軍死傷無數,胡林翼向朝廷奏報說,湘軍“傷亡士卒之慘”,使將士“莫不欷歐飲泣”。(《胡文忠公遺集·奏疏》卷28,第2頁)19日,湘軍用地道轟塌九江東南城墻百余丈,湘軍士兵“前者傷,后者繼進,沖上城頭”。(《胡文忠公遺集·奏疏》卷28,第3頁)林啟容率部下浴血巷戰,1.7萬多將士全部英勇犧牲,其壯烈為太平天國戰史中所僅見。李續賓經一年半苦戰奪得九江,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戰后,因功賞巡撫銜。

北攻廬州

1858年6月,李續賓率部返回湖北。8月23日,太平軍前軍主將陳玉成按照樅陽會議商定的戰略,攻克廬州(今合肥),進而準備攻破清軍江北大營。湖廣總督宮文得報,便命令“李續賓迅速進兵,攻克太湖,即乘勢掃清桐城、舒城一路,疾趨廬州,會圖克復,兼扼賊北竄?!保ā督似交浄朔铰浴肪?01,第39頁)李續賓接到命令后,于8月31日拔營增援安徽。9月22日,他與江寧將軍都興阿一起攻克安徽太湖。隨后,即兵分兩路,都興阿率部南攻安慶,李續賓率部北攻廬州。

李續賓部于連占潛山、桐城、舒城后進抵廬州城南70里的三河鎮。三河鎮位于界河(今豐樂河)南岸,東瀕巢湖,是廬州南面的屏障。該鎮原無城垣,太平軍占領后,新筑了城墻,外添磚壘9座,憑河設險,廣屯糧草軍火,接濟廬州、天京,因而在經濟,軍事上都居重要地位。當時太平軍守將為吳定規。當李續賓率軍北進時,陳玉成會同后軍主將李秀成攻破江北大營,并連下六合,揚州。

孤軍深入

李續賓一月之內,連下四城,進軍迅猛,但部隊傷亡較重。僅舒城一戰,湘軍“陣亡不少,帶傷約五百人以外?!保ā独钪椅涔z書·奏疏》第38頁)他也感到兵力不足,在進軍三河時向朝廷報告說,“臣所部八千人因克復潛山,太湖、桐城及此間(舒城)留兵防守,分去三千人。數月以來,時??鄳鹞磭L得一日之休止。傷損精銳,瘡痍滿目,現已不滿五千人,皆系疲弱之卒。三河一帶悍賊雖多,自揣猶足以制。若遇大股援賊,兵力亦恐難支?!保ā独钪椅涔z書·奏疏》第40頁)盡管如此,他仍抱僥幸心理,指望能在太平軍援軍到達之前,迅速攻下三河。湘軍開始進攻三河鎮外太平軍營壘,“近者被其火藥所焚,遠者遭其槍炮所轟,難以近其城壘?!保ā独钪椅涔z書·奏琉》第41頁)李續賓見狀,只得收兵。7日,他再次分兵三路進攻,仍遭太平軍的頑強抵抗,損失3000余人才攻下鎮外9壘。是日,陳玉成率大隊援軍趕到,扎營于三河鎮西南30里的金牛鎮。稍后,李秀成也率部趕到,駐于三河鎮東南30里的白石山。太平軍大隊援兵及時趕到,眾達10萬人,聲勢甚壯。李續賓部湘軍陷入太乎軍的包圍。此時,他已感到“勝負之機,殊難預料”(《李忠武公遺書·奏琉》第40頁),他的部下也勸他退守桐城。但李續賓繼攻占武昌之后,又克名城九江,為一股虛驕之氣所支配,雖知戰勝的可能不大,卻不肯撤退。決心在三河與太平軍決一死戰。15日深夜,李續賓派兵7營分左、中、右三路偷襲金牛鎮。次日黎明,當行至距三河鎮15里的樊家渡王家祠堂時,與陳玉成軍遭遇。激戰開始時湘軍曾一度得手,殺退太平軍。當湘軍正要追擊時,忽大霧迷漫,咫尺難辨。陳玉成親率火隊從湘軍左后殺出,將湘軍偷襲部隊中右路圍困在煙筒崗一帶。李續賓闖報,急率4營往援,連續沖鋒十數次,均不得入,只好撤回大營堅守。此時,駐扎于白石山的李秀成部聞聲趕來助戰,三河鎮守軍也立即出擊,將李續賓大營團團包圍,7座營壘被太平軍逐一攻破。

敗亡

李續賓雖“勇氣百倍,怒馬當先,往來奮擊”(《李忠武公遺書·褒節錄》第30頁),但終不能出,最后在激戰中被擊斃(一說自縊)。時年41歲。

三河之戰,李續賓所部5000精銳全部被殲。陳玉成、李秀成于三河大捷后,即乘勝南進,接連收復了舒城,桐城、潛山。圍攻安慶的都興阿部也被迫撤回太湖。

史料記載

李續賓自參加湘軍至三河敗亡,“七年之間,先后克復四十余城,大小六百余戰”(《李忠武公遺書·褒節錄》第13頁),成為打擊太平軍十分有效的清軍將領。他的戰死,對湘軍打擊甚大。胡林翼哀嘆道:“此番長城頓失?!园賾鹬?,覆于一旦,是(使)全軍皆寒,此數萬人,將動色相戒,不可復戰?!保ā逗忠砣鵂肪?0)又說:“三河敗潰之后,元氣盡喪,四年糾合之精銳,覆于一旦,而且敢戰之才,明達足智之士,亦凋喪殆盡?!保ā逗忠砣鵂肪?2)曾國藩則“哀慟填膺,減食數日?!毕特S帝聞之也“不覺隕涕”,并命照總督陣亡例賜恤。

歷史評述

李續賓臂力過人,善騎射。是羅澤南的學生,羅澤南募鄉勇的時候,“續賓奉父命往佐之,令將右營,澤南每戰,續賓皆從?!痹谶@樣的南征百戰之下,很快成為羅澤南的得力戰將。李續賓甚至還能不時總結出一些哲理性的東西來:“天下本無難事,心以為難,斯乃真難。茍不存一難之見于心,則運用之術自出。今之時,豈無濟變之才?而其心不摯。即有濟變之心,而其計不決,所以難耳。”

曾有這么一個戰例,1854年夏,李續賓隨羅澤南在岳陽一帶作戰時,有一次率領數騎停駐在一個山岡上,太平軍來了后始終不動,直到來的人聚多了,才沖上去搏殺,斬掉了其頭目,奪得了旗子,且追出去十余里,膽識非一般人可比。

也許是個性使然,崇尚身先士卒的李續賓逐漸養成了驕橫的個性。身為悍將的他盡管攻城掠地無數,最終卻還是自食苦果,栽在了安徽的三河鎮。

咸豐八年,即公元1858年的9月,根據羅澤南“非攻安徽,不足以守湖北?!钡膽鹇?,李續賓、都興阿率兵萬余人進入安徽,9月底,李、都二人分兵,都興阿向南,進圍安慶,李續賓向北,進圖廬州。在這過程中,李續賓前期比較順利,連克潛山、桐城、舒城三座縣城(但每處都或多或少留了一些兵馬,影響了大部隊的實力,終釀惡果),于這一年的11月初帶領五千余人緊逼三河鎮。

三河鎮位于豐樂河、杭埠河、馬槽河的交匯處,是水陸要沖,也是廬州的南面屏障。太平軍在這里構筑城墻,外筑磚壘9座,憑河設險,廣屯米糧,接濟廬州、天京(今南京)。如此重要的地方,李續賓自然勢在必得。但結果是,三河鎮成了李續賓及包括曾國藩弟弟曾國華在內的高級將領們的葬身之地,湘軍最重要的精銳部隊也在這里損失殆盡,元氣大挫,遠在千里之外的湘鄉更是戶戶招魂。

究其原因,首先是李續賓對敵情估計不足,他未能估計到太平軍的名將陳玉成、李秀成均會在極短時間內趕到增援,導致己方被太平軍分割包圍、內外夾擊。在危機情況下也沒有選擇退守舒城等待援兵,而是硬拼。其次是分兵之禍,一萬余人最后只帶上了五千人左右,實力大減還渾然不覺,未免對自身實力過于自信。由于其它滿族將領眼紅,臨末了己方連援兵也沒有派出一個。此外,他沒有足夠重視戰場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三河鎮是三條河的交匯之處,大量人馬猬集,顯然很不利回旋,且最后潰敗的前晚出現大霧也是始料未及的事??傊?,優勢盡被太平軍所占據,李續賓也就只有失敗一途了。

關于李續賓的最后時刻,《清史稿·列傳》是這樣記述的:李續賓對眾部屬說:“軍興十年,皆以退走損國威。吾前后數百戰,出隊即不望生還。今日必死,不原從者自為計!說畢,朝北方叩首作別皇上,燒了所有的文書,“躍馬馳入賊陣,死之。”該段描寫足以顯示出李續賓對清廷之忠貞,對死亡到來的從容,是少有的忠臣、壯士,以致死訊傳到京城后,咸豐帝(文宗)“流涕,手敕曰:惜我良將,不克令終。尚冀忠靈不昧,他年生申甫以佐予也!”。這一年的李續賓剛屆四十歲,正當不惑。關于他的死因,一說是戰馬陷入泥沼,被太平軍擊殺,一說是投水自殺。以李續賓的火爆、剛強的性格來推斷,前者的可能性似大一些,況且他自己也曾說過,“出隊即不望生還”,自殺應當是他不屑的選擇。

盡管曾國藩對此敗多有責怨(其時李續賓的直接上司胡林翼正好回家奔喪,導致無人救援李部,其戰前部署也未細加討論),但還是將李續賓的功績具奏皇上,大意是,李續賓多年南征百戰,治軍也嚴格,勞苦功高。他尤其強調,“至於臨陣,專以救敗為務。遇賊則讓人御其弱者,自當其悍者。分兵則以強者予人,而攜弱者自隨……軍中每言肯攜帶弱兵,肯臨陣救人者,前惟塔齊布,后惟續賓?!敝劣谌渔傊當。鴩矠槠溟_脫,說是因分兵所致。言下之意,失敗的責任該由胡林翼來分擔一些了。

從這段表奏中不難看出,李續賓部確實無愧于精銳之師,他本人更是有大將之風,仁厚之德:“專以救敗為務。遇賊則讓人御其弱者,自當其悍者。分兵則以強者予人,而攜弱者自隨?!痹缙诘南孳娭阅苷魃茟穑暶谶儯@段話是很好的注釋。

湖南人沈從文的墓碑上有這樣一句:戰士不是戰死沙場,便是回到家鄉。對李氏兄弟等湘軍將領們而言,它也是極好的寫照。不少湘鄉籍將領都不長壽,無論是戰死還是病死,都說明當時戰爭之殘酷,長期戎馬生涯對身體有著極大的損害。

左虎平2015.12.12夜緬懷於南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湘軍第一悍將竟以五千兵力抵擋太平軍十萬之眾
重述偉大中華史(第4卷2-1)李秀成的崛起與曾國藩重返長江主戰場
晚清名將李續賓的戰死,告誡我們過分的成功容易讓人走入死局
他帶領湘軍連戰連勝,再度追擊時,朝廷叫好,曾國藩卻知道不妙
三河之戰:清朝驍將李續賓是如何成為太平軍的“甕中之鱉”的?
他是太平軍高官,起義失敗后回鄉務農,孫子是武昌起義領導者之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闻喜县| 湘阴县| 定州市| 凌源市| 辰溪县| 苍山县| 唐山市| 武隆县| 巩义市| 巴南区| 阿荣旗| 麻阳| 临安市| 遵化市| 修水县| 敦煌市| 京山县| 石楼县| 会昌县| 广元市| 阿坝| 托克逊县| 巨鹿县| 房山区| 方正县| 淳化县| 邵武市| 新乡县| 米脂县| 仁化县| 盐池县| 枞阳县| 兴义市| 山阳县| 长汀县| 万荣县| 景泰县| 新乐市| 伊宁县|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