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重述偉大中華史(第4卷2-1)李秀成的崛起與曾國藩重返長江主戰場

第二章 太平天國(下)

一、三河大捷:新生代將領崛起

崔之清在《太平天國戰爭全史》中說:“楊秀清被殺后,太平軍指揮中樞失控,各戰場失去統一調度,戰略指揮陷入紊亂,缺乏全局的戰略計劃,嚴重影響了各戰場的協同作戰,也難以組建強大的機動兵團。”

這是對天京事變后戰局變化的整體描述。打仗這個東西,不能集中兵力協同作戰,那就沒法打了,相當于坐以待斃。楊秀清時代的太平軍,在軍事上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快速機動。東王掌握全局戰略,一聲令下,就能向戰場關鍵節點調集優勢兵力猛攻。現在分散在各個戰場各自為戰,很容易就被清軍各個擊破。至于意識形態混亂帶來的軍隊戰斗力下降,那就更要命。

首先丟掉的是武昌。在武昌防御的緊急關頭,石達開得知天京事變的消息,帶兵離開,留下韋俊守城。韋俊是個能征善戰的悍將,西征時期九江就是他打下來的。因為這個功勞,楊秀清把他提拔為西征軍前鋒主將。在石達開帶精銳東返踏破江南大營期間,韋俊在武昌不僅沒有消極防御,還主動出擊,擊敗胡林翼、擊殺羅澤南。羅澤南是王鑫、曾國藩、李續賓等諸多湘軍將領的儒學老師,王鑫和曾國藩辦勇的時候都得到過他支持,號稱“湘軍之父”,是比較罕見的能親自帶兵沖鋒的理學大師。他被擊斃對湘軍將領心理沖擊很大。

但韋俊是韋昌輝的弟弟。韋昌輝被殺以后,韋俊日夜擔心自己的安危,武昌將士也議論紛紛,軍心動搖。1856年12月,韋俊無心戀戰,主動放棄了武昌南撤。這個決策是正確的,天京事變后的形勢變化讓武昌已不可能長久守衛,主動撤退可以收縮戰線、保留大量生力軍。

武昌失守后,湘軍主力在羅澤南弟子李續賓的帶領下順江而下,圍攻九江。數個月后,秦日綱舊部陳玉成帶隊招收了許多湖北的饑民,逐步壯大起來,其主力在武昌和九江之間的黃州一帶與胡林翼帶領的湘軍交火;石達開離開南京后到達安慶,手下六七萬人馬。九江城內還有林啟容統領的一萬七千人。這個局面比當年湖口之戰還要好一些。如果石達開和陳玉成兩頭合圍九江湘軍,九江城內守軍配合反攻,兵力優勢明顯,打破李續賓的圍攻并不難,甚至可望取得比較大的殲滅戰績。但此時沒有任何人可以同時指揮這三支隊伍協同。最后的結果是林啟容閉城不出,李續賓感到九江無憂,遂親自帶數千精銳北上,與胡林翼夾擊陳玉成。石達開還在與洪秀全賭氣,忙著在安慶招羅舊部,根本沒有參戰。陳玉成孤軍奮戰被擊退,此后九江遂無人再管,南京方面也不再組織營救。經過八個月的圍城,1857年9月,九江最終被湘軍攻克。然后,湘軍屠城,城內上萬守軍和眾多居民被全部屠殺。

1857年7月,清軍重建江南大營后再次圍攻鎮江。洪秀全派出他的哥哥安王洪仁達帶兵前去支援。洪仁達根本不懂帶兵打仗,被殺的大敗而回。12月27日,城內太平軍因糧食耗盡,棄城突圍,鎮江失陷。

在這段時間內,洪秀全親自擔任軍師,教政軍大權一把抓,直接指揮各路人馬東征西戰,再沒有人敢約束他的權力。但他親自上陣的效果極差,眼看著武昌、九江先后失守,清軍重建江南、江北大營,奪取鎮江,對太平天國全面反攻圍剿,戰略形式瞬間倒轉,天國政權陷入了極度危險的境地。

1958年4月中旬的時候,清軍已經到南京城外的雨花臺建好了堅固的營地,開始合圍南京。南京城的大部分對外通道都已中斷,只有九伏洲、七里洲的水路還能走得通,但也不時遭到清軍水師的威脅。如若這條路也被切斷,南京城的物資供應就完了。

這個時候洪秀全是真怕了,朝中親信們也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發現指望“天父天兄大顯權能”不大靠得住,還是得讓真能打仗的人上,才能救得了命、保得了富貴。朝臣們遂一致推舉李秀成擔任“提理朝廷軍政”,統一指揮全國軍事。

李秀成和陳玉成一樣,是天京事變后進入高層的年輕將領。他們都在天京事變之前跟隨秦日綱作戰,但跟天京事變沒有瓜葛。秦日綱之前一直負責長江北岸的安徽軍事,石達開則負責南岸的江西以及上游的武漢軍事。太平軍的主力當時就是兩個,一個是石達開經略江西和守衛武漢的十來萬人馬,一個是秦日綱在安徽的幾萬人。剩下的就是南京、鎮江為數不多的守軍了。秦日綱被殺后,李秀成和陳玉成在安徽帶兵,戰績卓著,在全面收縮的大形勢下,搞了幾次勝利反攻,被石達開提拔了上來。后來,陳玉成從安徽北部帶兵進入湖北,沿途招羅了湖北、皖北的一大批饑民,形成了一支新軍。李秀成則從河南招募了一批捻軍、天地會等小股起義隊伍,也形成了一支自己的有生力量。石達開分裂以后帶走了大部分江西兵馬,李秀成和陳玉成的部隊便成了忠于洪秀全的兩大主力。

此時,陳玉成遠在湖北,李秀成奉命援助南京,在前線頂住了清軍的進攻。危局之下,洪秀全不得不將軍事指揮全權交給了李秀成。

之所以說是“不得不”,是因為洪秀全并不信任李秀成,李秀成也是走的楊秀清和石達開的“人民革命”路線,跟他不是一條心。

李秀成是楊秀清從普通一兵親自點名提拔上來的,后來又跟著石達開去江西工作,最后才去安徽歸入秦日綱部下。他真正得到重用,成為統兵大將,是在石達開南京主政期間。1857年,石達開被逼出走之后,洪秀全把手握重兵的李秀成封為侯爵、副掌率,算是進了核心高層。李秀成被加封之后,卻上書洪秀全,請求重新任用石達開、廢掉安福二王,還要“依古制、輕稅糧”——全是石達開的那一套。洪秀全氣得要死,直接就把李秀成給撤職,爵位也革了。李秀成不服氣,又寫了一封長篇奏章上奏,從天下大勢、世道人心的角度把上一篇奏章的觀點詳細論述了一遍。

據《李秀成供述》,某位“朝臣”看了第二份奏章之后覺得寫得很好,找洪秀全當面說情,這才官復原職。這位“朝臣”不知道是誰,他應該一方面是覺得人才難得,另一方面恐怕也是考慮到這個時刻再輕易處分撤換統兵大員,實在很不明智——萬一李秀成一氣之下帶兵投奔石達開怎么辦?李秀成的第二封奏章,說明他只犯了“政治錯誤”,沒有犯“組織錯誤”,路線認識上有問題,但并不是在向石達開效忠,因此是可以原諒的。

所以,1858年南京被圍之后,洪秀全把兵權交給李秀成,實屬逼不得已。李秀成也就成了繼楊秀清、石達開之后,第三個掌握太平天國軍政大權的“人民革命派”。李秀成掌權后,做了三個關鍵的人事安排,一是將他信任的將領林紹璋調到南京,主持南京防務;第二,讓洪秀全公開下旨赦免韋俊,保證他不會因為韋昌輝的關系受到株連;第三個最重要:請洪秀全公開承諾“不準長次兄理事”,把安、福二王的一切實權拿掉。洪秀全被迫全部接受——在清軍的“幫助”下,李秀成把石達開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做成了。

李秀成有個堂弟,叫李世賢,也很能打,是石達開舊部,在天京事變后選擇了忠于洪秀全,駐軍蕪湖。李秀成又與陳玉成同為秦日綱舊部,在踏平江北江南大營的戰役中彼此配合密切,二人關系甚好。此外,李秀成力保韋俊、使其獲得赦免,對于彌合太平軍各地將領因為天京事變帶來的裂痕具有重大意義——他們之前都跟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有各種復雜的聯系,天京事變的罪責不翻篇,大家很難安心打仗。

這樣,實戰經驗豐富的李秀成上臺掌權,能協調李世賢、陳玉成、韋俊等多個地方統兵大將,又因赦免韋俊而得到各地將領的欽佩擁戴,太平軍內部團結得到加強,又一次具備了多路主力協同作戰的能力,局面隨之發生了一定的程度的改觀。

李秀成讓林紹璋掌管南京兵權,執行他的軍事路線,然后自己帶兵離開。先去蕪湖找到堂弟李世賢,又去安徽樅陽找陳玉成等將領,多方協調,終于定下來了集中兵力攻擊清軍江北大營的戰略計劃。1858年9月,李世賢等在外圍機動配合,陳玉成、李秀成兩路主力合兵,第二次踏破清軍江北大營,殲滅敵軍七八千人,江北清軍主力損失近半。這樣,南京北方向的物資交通路線全面恢復,圍城危機初步解除。

這是天京事變后太平軍最為輝煌的勝利,李秀成居功至偉,理應把他“提理朝廷軍政”的臨時職務變成正式職位。但情況剛一好轉,洪秀全立刻就以軍制調整的名義,削弱李秀成的地位。他借口恢復廣西時期的“五軍統帥”體制,把親信蒙得恩封為中軍主將、正掌率,節制諸將、總理朝政;陳玉成為前軍主將、又正掌率,為前敵總指揮;李秀成被“升為”后軍主將、副掌率,為陳玉成之副。李世賢為左軍主將、韋俊為右軍主將。

李秀成名義上被“升”,是因為后軍主將這個職位比他原來的副掌率高一些。但從排名來看,還是在蒙得恩和陳玉成之下,沒有任何進步。真正升官的是李世賢和韋俊。李秀成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又受朝臣和各地將領的擁戴,中軍主將的位置顯然應該給李秀成才合適。從“提理朝廷軍政”到后軍主將,功勞最大的李秀成不是被升官而是被削權。

中軍主將蒙得恩在金田起義初期立過一些戰功,但定都南京后就負責管理女營,其中一項職責是為洪秀全挑選美女當后宮娘娘或者作為天王給諸王、功臣的“賞賜”,早就已經從戰將變成了寵臣,長期不接觸軍事事務,多年沒有立下過軍功。僅僅因為管理女館等事務性工作搞得好,讓洪秀全滿意,就任命他來當中軍主將、總理全軍,簡直就是扯談。不僅李秀成不服,全軍上下沒有人服氣。

——由于支持石達開路線、抵制安福二王執政,李秀成一直被洪秀全猜忌和刻意打壓。李秀成心胸開闊、善于團結各種勢力(洪秀全的親信寵臣除外),戰略意識全局意識好,還極為善于用兵,是太平天國后期唯一有可能挽救大局的人物。但除了在1858年南京被圍之后短暫的獲得負責全局之權外,其它時間只能依靠個人關系協調其它部隊來配合打仗。

蒙得恩在中央主持軍事,實際上并不能發揮作用。還是李秀成和陳玉成等地方將領自己商量著辦。他們和眾將領在安徽樅陽召開會議——這種統兵大將們自己開會決定戰略的辦法已成為天京事變后太平天國軍事決策的主要方式——決定把戰略主攻方向放到南京西北部的皖北地區。

他們運氣不錯,很快就碰到了一條“大魚”。攻克九江的湘軍悍將李續賓,在立下大功以后頭腦發熱,以為太平軍大勢已去,妄想同時奪取合肥和安慶這兩大重鎮。他派部將去打安慶,自己來打合肥。分兵而且孤軍冒進,犯了兵家大忌。陳玉成和李秀成抓住機會,于1858年11月中旬在合肥南邊大約三十里的三河鎮(今合肥市肥西縣)集中優勢兵力將其包圍。李續賓所帶七千余人幾乎被全殲。李續賓自殺,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被擊斃,史稱“三河大捷”。這一仗消滅的是真正的湘軍主力精銳,是繼石達開1854年湖口大捷之后對湘軍的又一次沉重打擊。湘軍由此銳氣大挫,長江上游的戰局也暫時得到了很大的改觀。

——三河大捷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清政府內部的矛盾,曾國藩下臺,湘軍在全局戰略層面失去了統一指揮,無人能約束李續賓。

天京事變之后,各地清軍都在趁機組織反攻,大部分效果不錯。曾國藩在南昌也算解了圍,但江西的戰局并沒有立刻好轉,因為這是石達開的老根據地,也是太平軍主力所在。石達開繼續在中央執政,江西的仗并不好打。但在咸豐皇帝看來,曾國藩一直想謀求江西巡撫的地方實權職位,個人野心沒有得到滿足就不好好打仗,對朝廷的忠誠度有問題,才是江西湘軍表現不如其它地區的關鍵。他對曾國藩的態度也就越來越差,動不動就下旨譴責,讓曾國藩心灰意冷。

1857年2月,曾國藩的父親去世,他需要回家守孝。緊急軍情下,皇帝原本可以宣布“奪情”的。咸豐先給了曾國藩兩個月的假期,然后就催促曾國藩趕緊復出。曾國藩則堅持不給巡撫的職位不出來。咸豐見天京事變后局面甚好,有沒有曾國藩也無傷大局,干脆就再次借坡下驢,不奪情了,讓曾國藩在家繼續守孝。這段時間,李續賓攻克九江,成了大功,升任巡撫,頭腦發熱起來,就沒人能約束得住他,胡林翼也勸不住。李續賓在名義上由不懂軍事的湖廣總督、滿洲大員官文直接領導,官文一再催促他盡快掃平安徽、進軍南京。這與李續賓自己的頭腦發熱一拍即合,才有了分兵冒進之舉,被陳玉成和李秀成抓住機會予以痛殲。

——湘軍和太平軍一樣,有沒有一個擁有戰略眼光的權威指揮中樞,對軍事績效影響極大。洪秀全對楊秀清是“狡兔死、走狗烹”;咸豐皇帝對曾國藩就是“飛鳥盡、良弓藏”,都是自作聰明,一看形勢大好,便以為自己可以統籌全局,無需權臣出力,結果一個全局潰爛,一個局部慘敗。

三河之戰時,曾國藩已經復出了,但復出得比較勉強,只是受皇帝派遣南下圍追堵截石達開,遠離長江主戰場,管不到李續賓。

石達開與洪秀全決裂后,從安慶南下景德鎮,又東征浙江。清廷想要調遣部分湘軍去對付石達開。湘軍大佬胡林翼在幕后操縱,讓湘軍各部以各種理由拒絕調動,目的就是要讓曾國藩復出。然后,由非湘軍系的大佬、湖南巡撫駱秉章出面,向皇帝請求準許曾國藩復出。咸豐終于同意“奪情”。曾國藩消停了一年多之后,也變老實了,不跟皇帝硬抗了,不追求統籌全局,沒有巡撫的頭銜也愿意出來帶兵。

之后,石達開南下福建、后來又轉戰湖南南部,咸豐皇帝的意思是讓曾國藩帶兵跟著追。曾國藩不太想把精力用到邊緣戰場上,一直想要回到長江主戰場掌控大局,但咸豐皇帝就是不同意。正在雙方僵持不下之際,太平軍三河大捷、李續賓命喪安徽,事實證明長江中上游的戰局沒有曾國藩統籌指揮,確實會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而被太平軍各個擊破。曾國藩再次上書表示不愿意再被石達開牽著鼻子跑,要求全力經略安徽,集中力量攻打安慶,被咸豐皇帝接受。

這樣,在清軍這邊,雖然由于李續賓的冒進導致了意外慘敗,卻引出了曾國藩重返長江主戰場,湘軍再次有了戰略主心骨,這就是所謂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而太平軍這邊,三河大捷之后,戰場形勢從表面上看還可以,其實內部的危機遠未消除。天京事變帶來的分裂、洪秀全在南京亂搞帶來的朝政和人心混亂,就是埋藏在太平軍內部的一顆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在任何地方被突然引爆。

===============

作者簡介:李曉鵬博士,主要著作有《重述偉大中華史》(原名《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湘軍最忌憚的人,曾國藩再三向被俘的李秀成求證此人是否已死
太平天國打仗最厲害的十位戰將, 第一名毫無爭議
太平天國猛將如云,最厲害的五個人分別是誰?
離開天京后的石達開,帶領部下為什么顯得不堪一擊?沒有還手之力
一場令人匪夷所思的背叛——太平天國名將韋俊降清之謎
李鐵丨韋俊投降湘軍終獲善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阜城县| 遂宁市| 营山县| 隆回县| 廊坊市| 永登县| 南通市| 桐城市| 正宁县| 铅山县| 柳河县| 西宁市| 邻水| 天台县| 山西省| 库伦旗| 松潘县| 古交市| 保山市| 烟台市| 噶尔县| 贵港市| 连平县| 梅河口市| 弋阳县| 大悟县| 彝良县| 大石桥市| 淅川县| 琼海市| 北辰区| 营口市| 松滋市| 阳江市| 闵行区| 余姚市| 龙泉市| 保亭| 喀喇|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