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崛起之后,在成吉思汗的帶領(lǐng)下滅亡了一個有一個的國家,成吉思汗主要是進行西征,滅亡了金國和西夏。后來蒙古鐵騎深入到了中亞和歐洲,占領(lǐng)了大片的領(lǐng)土,這么大的領(lǐng)土必須要有人治理,所以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術(shù)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分別成立了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利汗國和窩闊臺汗國,蒙古帝國達到了鼎盛時期。然而到了朱元璋滅元的時候,這四大汗國卻并沒有出手幫助元朝政府,這是為何?
首先,有著深仇大恨,不可能幫。這四大汗國雖然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建立的,但并非鐵板一塊。除了伊利汗國的旭烈兀支持忽必烈以外,其他的汗國并不支持忽必烈。尤其是在旭烈兀第三次西征時,金帳汗國的一位王子死在了旭烈兀的軍中, 引起了金帳汗國的不滿。后來旭烈兀攻克巴格達,對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屠城時,引起了與伊斯蘭教有關(guān)系的金帳汗國的不滿,聯(lián)合了埃及與伊利汗國交戰(zhàn)。元朝滅亡的時候伊利汗國也被帖木兒所滅,怎么去幫助元朝啊,剩下的三個汗國更不可能幫助了。
第二,名義上臣服,但是各自為戰(zhàn)。忽必烈登基后,察合臺與窩闊臺汗國都歸海都管,海都是有著遠大目標的,他想一統(tǒng)蒙古各大汗國。所以海都支持蒙哥的兒子發(fā)動叛亂,所以他與忽必烈有很深的仇恨。忽必烈死后,海都與元成宗打了三十多年,與1301年戰(zhàn)死,之后元朝與四大汗國簽訂合約,四大汗國承認元朝皇帝,雖然表面上臣服了,但是并不服氣,所以是不可能幫助元朝的。
第三,實力衰弱,無力相助。1321年,察合臺汗國分裂,國家實力大減,后來被帖木兒帝國所滅。金帳汗國雖然存在時間稍長,但是距離元朝太遠,十四世紀末的時候,金帳汗國內(nèi)亂不斷,在帖木兒帝國和莫斯科公國的聯(lián)手進攻下,金帳汗國分裂,算是滅亡了。
從以上幾條我們就能看得出,元朝滅亡的時候,四大汗國中已經(jīng)有三個滅亡了,剩下的一個金帳汗國也分裂成了眾多小國,更加沒有實力幫助元朝了。就算這四個國家沒有滅亡,他們也不可能去幫助元朝,他們與元朝之間的嫌隙實在太深了,甚至巴不得元朝滅亡,要不也不會有汗國與元朝進行交戰(zh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