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經常發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但如今,隨著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加上不健康的作息和飲食,導致不少年輕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我們時常能看到新聞說“某某地方有人猝死”,當然“猝死”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多數和心血管疾病有關。尤其是心肌梗死正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每年新增患者多達50萬,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其實只要你稍加留意,患有心梗或心血管疾病的人都有一到兩個共同的習慣!
59歲的老李吃完晚飯后,突然胸口劇烈發痛,倒地之后不省人事。妻子見狀趕緊打120叫了救護車,送往醫院后醫生不敢耽擱,急忙把老李推到手術室進行搶救。3小時后,醫生宣告老李搶救無效,得知噩耗的老李妻子一下子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心梗發作,癱倒在地。醫生趕緊又把她送進手術室,還好搶救及時,老李妻子的命是保下來了,但是醫生卻發現她有嚴重血栓,需要住院治療。老兩口一個去世,一個住院,不禁讓人唏噓,到底是什么害了他們呢?經過醫生詢問,原來老兩口做菜的習慣出了問題!
1、大量放鹽
鹽,是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但是吃鹽要注意“量”。青少年每天吃鹽不要超過4克,成人每天吃鹽不要超過6克。食鹽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引起水腫。雖說每個人口味都不一樣,每一餐咸淡也可能不同,不過在腎臟的調節下,人體內的鹽濃度總是穩定在一定的范圍內。上了年紀的老人,由于味覺退化,所以在做菜時總是習慣多放鹽,就像老李夫婦。過多的攝入鹽對心臟不好,因為它會改變血液中的鈉鉀比例,增加了血液的滲透壓,誘發高血壓,骨質疏松,心腦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鈉鹽的攝入與高血壓的患病率之間呈線性關系,也就是說,吃鹽越多,血壓值可能就越高。上了年紀的人,應多吃甘薯、豆類、蔬菜和水果等含鉀多的食物,減少腌肉制品,咸菜等含鹽量多的食品。
2、多次用油
食用油要避免反復油炸,容易產生更多的苯并芘等物質。有致癌性,所以要少吃油炸食物,更不要使用復炸油。 而老李妻子平時很節儉,在炸完食物的時候,舍不得扔掉,就放在一個容器里,來回使用,殊不知這樣的節儉確實用生命作為代價的!不僅二次食用油不要用,而且還要變換著吃各種油,不要長期食食用單一油品,可以多食調和油,這樣才有利于身體健康。
如何預防心梗?
一、煙酒少一點
吸煙會影響血液循環,容易使血液處于高凝的狀態,形成血栓,那么血管得不到有效的流通,血管相應的也會變脆,完全堵塞會造成心肌梗死,發生病理的變化,進而身體也會受到影響的。酒精會引起酒精性心肌病,加重血壓升高,進一步導致冠心病、心梗的發生,所以,平時一定要減少煙酒攝入。對于紅酒的話,有部分人認為可以和少量,可以起到軟化血管的作用,但是不是很確定是否真的有這種作用,所以還是建議能不喝,盡量少喝。
二、心情好一點
長期心情不好,是對心臟不利的,會加重原有的心臟病病情。因為長期精神緊張,焦慮,煩躁,失眠等,會提高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活性。悲傷是心臟的大敵,調查顯示,心情抑郁等不良情緒會導致心臟疾病的發生。
三、運動做一點
首先要明確,不論是上班族還是老人都應該盡量多做運動,但避免劇烈運動。但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是絕對不能運動的,早期5天要臥床休息,1月之內要盡量休息,可適當輕活動,避免去鍛煉身體。 1月后可適當鍛煉,但要看心臟的情況,如果沒有嚴重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及不適癥狀,3-6月是可能適當鍛煉,6個月后恢復正常的鍛煉。 如果仍有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發作性心絞痛等癥狀,要控制鍛煉的程度,不要引起不適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