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的到來,氣溫升高,教育市場也被燒烤得焦熱焦熱的。在這焦熱的教育市場上,熱度最高漲的還是家長朋友們,他們已經被燒得迷迷糊糊,暈頭轉向,不知所措,面對熱鬧的教育景象,心中一片迷茫。
當前教育市場的熱門景點有三類如下:
1、課業補習班類:如培優班、作業輔導等
2、托管類:如托教所、寄宿班等
3、興趣班:舞蹈、書法等
面對此情此景,家長有兩難:一是擇班難,一是擇校難。擇班難的是,孩子是該補習功課呢,還是該選擇興趣班呢。兩者又不可兼得,就左右犯難了。如果考慮興趣班吧,哎呦,更難,什么書法、美術、跆拳道,舞蹈、器樂、架子鼓。五花八門,該選哪個,犯難。論及擇校,那也是一個難。成績好的學生,那要到好學校去上,得好好培養,別讓成績下來了。成績不好的學生,那也要上好學校去,讓老師好好教教,盼望成績能有所提升。成績占中的學生,也要上好學校,在好學校的精心教育下,成績一定能夠逐漸攀升。問題是上哪個學校哪?
教育本如一鍋豬油,是溫潤平滑的,如今是炙熱燙手,是什么把它燒熱的,有三把真火:一是快餐心理,二是攀比心理,三是從眾心理。
科考考的是文化知識,所以家長都把學校教育當成了教育的全部。精力全都集中到學校上,擇校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焦點和首要。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課業成績自然而然成為了孩子成才的標桿。家長怎能不為伊消得人憔悴。由這個出發點出發,就引出了三種心理現象。
1、快餐心理 既然學校是教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地方,那就把孩子交給學校全權負責,寄宿學校便成為了首選。學生能長時間地呆在學校,長時間地接受教育,學習效率自然就高,總比放學回到家,看電視、打電腦、玩手機強得多吧。如此一來,家長不用為孩子貪玩不學習而擔心,可謂省心、舒心,家長可以安心地工作掙錢了。就如進了快餐店一坐,飯端上來,吃飽付錢走人,省時省心還好吃,多美的事啊。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總給人一種進了快餐店的感覺。
2、攀比心理 這個自不必說,如今孩子少,負擔輕,生活又富足,自然孩子的教育不可小覷,能上收費的不上免費的,能上市里的不上縣里的,能上高收費的,不上低收費的。鄰居親戚,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明爭暗比著趕擇校,似乎上個好一點的學校,成績就會好過一點。即使不能如愿以償,也可做到捫心無愧,了卻遺憾。
3、從眾心理 鄰居都走了,獨剩自家孩子獨守村小,沒了小伙伴,沒了同路人,甚是孤獨,甚是可憐。人家走咱也走吧,不走有愧子孫。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片癡情憂子雄。面對子女的教育,家長們為什么會對擇班擇校犯難呢?
究其原因,是家長們輸不起啊!
原先,生活窮,為溫飽奔波,子女教育不能顧及,有些孩子為此做出了讓步和犧牲,那代人現在都成為了孩子的父母,感同身受。如今生活也富裕了,有了財力來承擔子女教育,不能讓悲劇再上演,把原來自己省下來的教育經費也都花在孩子身上吧,于是富養孩子成為時尚。富養除了在吃上富,在穿上富,在玩上富,在教育上更要富。所以,就造成了一怪怪的教育觀———什么樣的教育能多花錢,就來個什么樣的教育。畢竟錢多鹽不少,便宜沒好貨。
如今,老百姓的鈔票多起來了,可是,孩子卻少了,希望的寄托沒了選擇余地。只此一子,別無所托,全部的心血和希望唯系于此。孩子的教育是終身大事,哪能兒戲,那就如淹咸菜一樣,把孩子悶在濃濃的醬缸里,可勁地淹漬吧。
時間是不可逆的,人生不能重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教育的事一天也比一天緊迫和重要,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成績好了,不敢一日有懈怠,孩子成績差了,不亞百爪撓心,心急如焚,兩股戰戰,不等期末,便思擇校報班。
——哎!輸不起啊,家長!
(濟世良藥,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