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天命,步入“生命高危期”。
此時,身體機能衰退,各類疾病易爆發。
其中,腦出血,起病急驟、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被譽為“最快殺手”。
腦出血,又稱“腦溢血”,是腦卒中的一種。
一旦突發腦出血,會損傷大腦,留下后遺癥。
寒冷的冬季,是腦出血的一個高發時間,此時,要格外注意警惕。
腦出血雖發病急驟,但發病前約70%的有早期信號,需留心管擦汗。
一旦出現下面幾個信號,十有八九是腦出血,及時就醫
1、眩暈明顯
突然感到天旋地轉,站立不穩,抬腳費力,甚至摔倒在地。
2、劇烈頭痛
無明顯誘因,很多人開始是斷斷續續的頭痛,后來轉為持續性頭痛。
3、一側麻木
很多腦出血發生前,都會出現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別是無名指。
4、眼前蒙黑
突然眼前蒙黑,或一只眼睛看不清,甚至出現重影。
5、舌根發硬
突然感覺舌頭根部僵硬,舌頭膨大,說話說不清楚。
6、握力下降
比如拿個東西明顯感覺拿住了,卻掉在地上。
7、常流鼻血
如果伴有高血壓,還經常會出現流鼻血的癥狀就要小心了。
50歲后,不想腦出血,遠離一物
即:酒精飲品。
喝酒,是導致腦出血的一大誘因。
酒精,可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彈性,加速動脈硬化,易造成腦血栓的形成,從而誘發腦出血。
此外,長期喝酒會造成肝功能損害,影響肝臟分泌凝血物質,從而影響身體的凝血功能,一旦發生腦出血,出血量會增多。
人喝酒后,血管擴張,出血點也會增多,會加劇酒后腦出血的生命危險。
有資料表明,因酗酒引發腦卒中的死亡率為不飲酒者的3倍。
所以,想要預防腦出血,一定要注意遠離酒飲,切莫貪杯。
50歲后,不想腦出血,改掉二習
1、久坐
久坐后,突然起身,導致腦梗、腦溢血的病例,屢見不鮮。
長期久坐的人,血液循環會減緩,血液黏稠度增高,導致心肌收縮乏力,長期久坐的人,患腦出血、腦梗的可能性大大升高。
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久坐,要注意適當的活動一下。
2、熬夜
熬夜,成為了現代人的常態。
然而,經常熬夜、休息不足的人,身體長期處于應激狀態,不斷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管的壓力也會很大,如果加上情緒一激動,很可能會導致腦出血。
因此,一定要注意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切莫長期熬夜晚睡。
不想腦出血,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
食用油,搭配吃,控好血脂
血脂異常,是導致腦出血的誘因之一。
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腦卒中的風險。
所以,預防腦出血,首先要控制好血脂。
想要調節好血脂,食用油的選擇是關鍵。
食用油,搭配吃,攝足3種脂肪酸,可調節血脂平衡,保護心腦血管。
將橄欖油、大豆油、秋蘇籽油,按照2:2:1的比例搭配,約25克~30克。
植物油的食用,最好搭配吃,平衡內體脂肪酸,改善血管、血脂健康,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其中,秋蘇籽油,含大量的α-亞麻酸,被稱為“陸地上的深海魚油”,每天5ml,做調和油、油淋菜、涼拌菜、拌酸奶等,都可滿足人體需求。
α-亞麻酸可軟化血管,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是目前人體最為缺乏的一種脂肪酸。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適當的補充α-亞麻酸,還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膽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幫助清除對心血管有害的物質,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一勺這樣搭配的食用油,調節血管,改善心腦血管健康,大有益處。
第二件:監控血壓
高血壓,是腦出血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高血壓者,一定要穩定血壓,一旦血壓波動較大,則十分容易誘發腦出血。
除了做好血液監測,還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
人體血壓,在清晨期間,更容易升高,引起其他并發癥,危害身體健康。
早上起床時,如果起床過猛、過急,體位變化過大,容易導致血壓飆升。
因此,清晨起床時,要慢一點,可以先動動胳膊,伸伸腿,然后慢慢起身。
對于高血壓者來講,切記盲目進補。
高血壓者,要結合自身特點,以清補為主,選擇一些既有豐富營養,又有降脂降壓作用的食物。
如山藥、蓮子、銀耳、芹菜、燕麥、百合等,這些食物,還有助于增強人的體質。
秋季,高血壓者,應保持合理的飲食結構,控制食量、少吃油膩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潤燥、降壓的食物。
第三件:調節好情緒
情緒激動,是導致腦出血的一個重要原因。
很多中老年人,在平時不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保持激動、憤怒等情緒,這其實對自己的身體是很不利的。
過于激動的情緒,會讓人體的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加大了腦出血的發作率。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盡量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平穩的心情對待生活。
最后,閑來無事,多活動
經常鍛煉,走走路,對血管健康尤為有利,可幫助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每天堅持30分鐘的快走,是一項不錯的心腦血管保健操,可以增強肌肉耐力以及血管彈性。
活動手腕,可通經活絡,幫助疏通血管,助力血管健康。
經常活動踝關節,可以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栓的形成。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