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的秘密》,作者是榮格和衛禮賢,大名鼎鼎的榮格爾大家應該熟悉吧,西方心理學大師之一,另外一個是弗洛伊德。衛禮賢在中國待了十年,拜師清朝大儒勞乃宣,最后把周易翻譯成德文風靡西方世界,這位大哥本身也是一名儒家義理派占卜高手,然后他又把周易教給了榮格爾,于是這兩位大神一起寫出了這本《金花的秘密》!
金花是什么東西?是詐金花嗎?不是的,其實就是翻譯了我們《太乙金華宗旨》,《太乙金華宗旨》相傳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所著,當然也有人叫他呂純陽。因為佛教攻陷道教以后,我們的歷史基本都是揚佛貶道,搞成現在一般人說佛就跪拜,說道就不屑一顧,其實我可以負責的說,即使佛教沒有傳到中國,我們的老祖宗一樣修道成仙,佛和道,就好像刀和劍,能不能成為刀神或者劍圣,完全在于你本人,和菜刀本身有什么關系哦?所以我個人覺得呂純陽絕對超越古往今來的很多佛教大師,在道家的人物里面,呂純陽相當于禪宗六祖慧能這種級別,呂純陽的《百字銘》那是一般人寫的出來的嗎?短短一百字,字字珠璣,暗含了好多修行的秘密!
1929年,榮格爾和衛禮賢這對亦師亦友的哥們,合作完成的《太乙金華宗旨》德文譯注本出版,題為《金花的秘密——中國的生命之書》,后被譯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朝文等多種文字,是東西方思想深度碰撞的經典著作!
榮格爾
榮格是非常崇拜中國的老莊以及周易的,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歐洲人,所以他曾經說:東方的精神產生于黃土地,我們的精神也只能產生于并且應該產生于我們自己的土地。相反,當代多數中國人已經失去了自己立足的土地,相比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我們反而對愛因斯坦或者麥當勞更加熟悉!
當英國人類學學會主席問榮格爾,為什么像中國這樣一個精神層次如此之高的民族卻沒能發展出科學時,榮格爾回答說,這是一種錯覺,因為中國的確有一種“科學”,其“標準著作”就是《易經》,不過和中國的許多其他東西一樣,這種科學的原理與我們的科學原理完全不同。
在榮格看來,金花的秘密也就是人類心靈的秘密,是人的真正內在生命的秘密。
金花的秘密并不是直接翻譯太乙金華,而是榮格爾和衛禮賢用他們智慧的頭腦,從歐洲人的視野重新詮釋的太乙金華。
衛禮賢
榮格爾和衛禮賢在這本中寫道:金華即光,天光即道。金華也有一個曼荼羅圖案,這種曼荼羅我在我的病人給我看的那些東西也常常見到。從上向下看,它像是一種規則的裝飾性的幾何圖案,又像是從一株植物里生長出來的花朵。這株植物常常有著寶石紅的色彩,如火焰一般,從黑暗的苗床上騰然而起,在它的頂端,開放著一朵光之花。這種像征與基督教的圣誕樹有許多相似之處。這種類型的圖案還表示金華的起源,根據《慧命經》:“原竅”( geminal vesicle )不是別的,就是“黃庭”、“天心”、“靈臺”......
遠在我知道這些曼荼羅的意義以及它們與東方功法的聯系以前,我的病人就已經畫出過這一類曼荼羅圖案。他們畫的時候當然沒有受到過任何暗示,那時,東方對我來說還是完全陌生的東西。這些圖畫完全是自發地產生出來的。它有兩個根源,其一是無意積,它自發地產生出這些幻念。其二是生命,全身心地投入生命,生命中就會產生對自性( self )的直覺,也就是對個體生命存在的惑知......
衛禮賢注釋的易經
榮格在這本書中反復強調,東方的宗教體驗與基督教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基督教讓人們服從于高高在上的神,祈求受到他的保佑,而中國的太乙金華卻認為救贖之道只有依靠自己,“功德圓滿”練成“金剛體”以后就是最深層次的自我實現,它是可以體驗的,是真實不虛的......
《太乙金華宗旨》所說的“圣胎”、“金剛體”以及“不壞之軀”。榮格認為,內丹“不生不滅,無去無來”所隱喻的個體生命的永恒性,既是成道,也是自我實現,天人不二,這種境界可稱之為:意識從世界中分離,或者說,意識從現實中隱退以至超越。這時,意識既是空,又是非空。無意識不再顯現出來,也不再能主宰意識了,它與事物原初的“神秘互滲”也便消失了......
最后,我多啰嗦一句,不要瞧不起歐洲人對東方玄學的領悟,無論是榮格爾還是衛禮賢,他們的占卜水平都不錯,我看過他們的占卜案例,解卦思路很詳細,關鍵是他們有著西方人實事求是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像我這樣的人,天天吹牛逼。
看他們的書籍,比看當代某些大師的書籍真的要靠譜很多,至少可以啟發你的思路,讓你進入周易的大門,或者對中國丹道也多少有點了解,世面上的丹道之書,我反正一本都看不懂,榮格爾的《金花的秘密》,我反而能看懂一點。因為當代中國人寫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懂裝懂,另外一種是揣著明白裝糊涂。榮格爾他們是把自己知道的全寫出來了,當然其中也有錯誤的思想,這個難免,人家是老外啊,但是至少他們是真誠的學術態度,不是忽悠版權費的!
《太乙金華宗旨》開篇,呂祖曰:自然曰道,道名無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見,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見,寄之兩目......
不知弗洛伊德,榮格爾和衛禮賢為何物的,請點擊我的舊作:
轉發或打賞
都是對沙陀曼蛇最大的支持
經典回顧
儒釋道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