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華宗旨》在中國
《太乙金華宗旨》是一部道家內丹典籍,她不用隱語闡述金丹大道修證的思路和技術,而是著重論述玄理。
書的全名為《呂祖先天一氣太乙金華宗旨》, 為明清扶乩托名呂祖的乩壇所作。后因榮格《太乙金華宗旨》影響頗大,因而也有道教徒說是呂祖之后三百多年的南宋時代全真派的王重陽所著。
近代中文版《太乙金華宗旨》由著名的養生學家王魁溥教授編譯注釋,1990年《太乙金華宗旨今譯》由臺北市氣功文化出版社出版,1993年《太乙金華—慧目養成生功》由北京氣功學院出版發行。
《太乙金華宗旨》在其他國家的翻譯出版
《太乙金華宗旨》一書是道家修煉的經典,后由一個叫Richard Wilhelm (1873--1930), 中文名字為衛禮賢或理查德·威廉姆的德國人傳到歐洲。
1899年,作為基督教傳教士的威廉姆來到中國,他在全真道家龍門派的祖庭勝地嶗山接觸到了正宗的全真道教。
實事求是的威廉姆被道教那深奧的玄理和真實的修證所著迷,他在中國21年,學到了道家全真派的正宗修煉方法。回德國后,他將《太乙金華宗旨》翻譯成德文,取名為《金花的秘密》(“The secret of golden flower”)。理查德·威廉姆是著名心理學鼻祖卡爾·榮格的好友, 卡爾.榮格為德文版的《The secret of golden flower》作序。
這部道家經典被翻成德文后,引起了西方世界的關注。
《金花的秘密》又被翻譯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朝文等多種文字。英文版現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早期由Cary F·Baynes翻譯的,另一個是1991年由Thomas Cleary翻譯出版。依據《太乙金華—慧目養成生功》,王魁溥教授還編譯過日文的《慧目養神功》連載于1992年8月至10月日本東京《氣功雜志》。
《太乙金華宗旨》所講的原理和方法
《太乙金華宗旨》是用以闡述《呂祖全書》的內丹大道修煉和驗證的思路和技術書,而不是一本著重論述內丹大道哲理的書。
在衛禮賢的《金花的秘密》書中提到,中國老師傳授給他的內容之一是:性功修煉有成者練功時,能看見眼前出現一幅幅奇妙的、閃光的圖案。衛禮賢將這個奇妙的光圖稱為曼陀羅。
歐洲人首先是從佛教經典中知道曼陀羅(Mandela)的。一些佛經,如《大日經》、《金剛頂經》等等借用這個詞以比喻性功修煉過程中出現的特殊現象。
中國道家認為這種現象是修煉人的眼前天目穴處會出現一個明亮的、奇妙的圖案。后來有人把這種修煉中看到的圖案畫了下來,被稱為丹青曼陀羅(世人所見過的只是一些丹青曼陀羅),惟有性功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見到自己的曼陀羅,這才是真實的曼陀羅,這一圖案能反映自己與宇宙及生命的信息感應的情況。
在《金花的秘密》書中,威廉姆給出了一些他收集到的曼陀羅圖案。
練出了曼陀羅意味著人開始見到了自己的性光,是入了門的證明,《宗旨》說回光有“金華乍吐”、“金華正放”、“金華大凝”的不同層次。
《太乙金華宗旨》實修過程觀察記錄(初步)
在衛禮賢于中國青島嶗山遇到道士傳與《太乙金華宗旨》后時隔百余年的2007年9月,在中國北方,道家全真龍門派第十八代傳人王力平居士教,授八個歐洲人依《太乙金華宗旨》的原理和方法集中訓練八天,從第六天開始有人見到曼陀羅,到第八天結束時八個人中有六人都見到了曼陀羅。(有關報道參見《現代學術研究雜志》2008年一月發表的《太乙金華宗旨》修證實踐研究 。)
這幾個歐洲人的訓練結果還很初步,屬于《宗旨》所說的“金華乍吐”階段,距離真正的內丹修煉還相差甚遠。
榮格與《太乙金華宗旨》
1927年,德國著名漢學家衛禮賢馳書榮格,并附寄了他新譯的《太乙金華宗旨》(即《金花的秘密》),請他為這部中國道教典籍寫一篇評述,榮格欣然應命。
榮格的《金花的秘密》出版后,轟動歐洲,成為暢銷書之一,前后出版多次。后又翻譯成英文,暢銷到全世界。日本人又從德文譯成日文,在日本也極為暢銷,體現了榮格曼陀羅思維。
他以一個心理學家的立場,仔細研讀了這部所謂異教的經典,寫出了分析評論的長文。他的這篇評述在西方學術界立即產生了重大影響,為西方人理解東方文化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途徑。
從這篇評述我們既可以看出他對東方文化的一些精湛見解,也可以看出他對東方文化的某些誤讀,而正是這些誤讀,為他在自己理論體系中的創造提供了證據上的支持。
因此,他對這部道教經典的讀解可以說是一種創造性的誤讀,或者說誤讀式的創造。
? 此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并非玄明說專著,僅供參考,請讀者客觀分析。
——編輯: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