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0年開啟創業之路,依靠自己的創新理念與不懈奮斗在商海中沉浮接近三十年,在市場行情最為火熱之時卻將企業重心從原本的電器行業轉移到互聯網上,實現了企業整體的轉型。
現如今員工數量已經達到了18萬之多,實體店面全國共有1600多家,55歲身價950億,甚至還收購了國際米蘭交給兒子來掌管。
這便是張近東的傳奇故事與奮斗歷程,同樣也是蘇寧企業的編年史。
1963年,張近東出生于安徽天長,和如今互聯網經濟的另外一位巨頭,阿里巴巴的創始者馬云一樣,都是從師范學院畢業的。但和馬云畢業之后,便當上英語老師不同,張近東“跨行”取了南京的一家工業公司,并在其中工作了5年。
這5年的從業經驗為張近東累積了一些有關公司管理以及工業化生產的知識,1990年張近東頂著不甘屈于人后的意志,決定走自主創業的道路,并將自己開創的品牌命名為蘇寧。
在剛剛將蘇寧兩個字貼上自己門店的牌匾上,張近東擁有的只是200平面積的門店以及自己的一腔熱血。
公司一開始的名字是“蘇寧交家電”,由于資金的限制,蘇寧交家電當時所營銷的產品只有空調一種。雖然產品單一,但張近東懂得什么才是自己的優勢,決定將重心放在針對客戶的服務上。
張近東曾說過這句話:蘇寧唯一的產品便是服務。有了這樣一種為顧客著想的服務理念,同樣的產品質量顧客自然會選擇售后更加完善的蘇寧的產品,所以張近東的事業蒸蒸日上,為公司也囤積了大量資金。
這種服務意識直到現在也依然是蘇寧易購運營的宗旨,將售后服務的處理放在業務培養的首位。
這種對于售出產品負責的自營模式,讓蘇寧逐一擊敗當時市場上的競爭對手,穩固自己地位之后,蘇寧決定向綜合家電領域進軍。蘇寧交家電正式更名為蘇寧電器,并且一步步擴大自己企業的規模。
截止到2009年的時候,蘇寧電器年度銷售總額已經達到了1170億元,全國實體門店數量也已經接近千家,打敗了老牌家電,國美等品牌,一躍成為家電行業中的龍頭。當時張近東個人財產27億美元,已經被納入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能夠有如此出色的成績除了服務宗旨之外,還要得益于蘇寧引入的創新經營管理模式。
“5315工程”、“3C+模式”、“旗艦店戰略”等戰略經營模式都是蘇寧曾經引入的,蘇寧企業正是因此才奠定下了夯實的基礎,并一步步擴大企業的規模,最終使得蘇寧旗艦店在全國遍地開花。
但與此同時伴隨著互聯網的崛起,網商對于實體經濟的沖擊極大。而這個隱患早在2008年便被張近東所察覺,當時他認為蘇寧目前最大的敵人就是互聯網。
但是互聯網的推廣是時代所趨,蘇寧資本再雄厚,也無法阻擋住時代的車輪。所以張近東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化敵人為朋友,借互聯網的浪潮去掉蘇寧電器上的“電器”二字,做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沃爾瑪+亞馬遜”,銷售全類商品的網商平臺。
這對于當時家大業大的蘇寧電器而言無疑是一場豪賭,好在張近東最終憑借著自己的魄力與市場前瞻性,贏得了這場豪賭的勝利。蘇寧電器正式改名為蘇寧易購,正如同阿里巴巴那樣銷售全類商品。
而且在銷售的同時,蘇寧易購依然保持著以往的作風,無論賣的是什么,一定要保持優良的售后服務。這同樣也是蘇寧易購的自營理念,正因為如此蘇寧易購才能在各大網上平臺角逐中立足。
目前56歲的張近東已經身價高達950億,蘇寧易購也越來越向全方位道路發展,目前已經將產業擴展到了體育行業。
蘇寧易購不僅收購了PPTV,而且還以此基礎上與國際米蘭俱樂部達成協定收購了國際米蘭,并且將國際米蘭這個享譽全球的俱樂部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張康陽打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就是對于剛剛27歲的張康陽的一次練兵。
在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下,張近東依舊會憑借著超前的服務意識以及敢想敢做的決心,帶領蘇寧易購的十八萬員工們再創輝煌,書寫蘇寧易購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