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部門沖突并不是什么負面的東西,只不過是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產物,要讓員工掌握相應的技能,知道如何成功管理沖突。分析以下案例,告訴大家預防部門間沖突的4種方法和化險為夷的6種辦法。僅供參考。
案例1:
——”今天中午以前必須到的那批貨還沒到,到底是出了什么問題?” 氣急敗壞的業務部經理對物流部說。
——”出貨?我沒有收到出貨單啊,是你們那邊漏了單吧,現在要出貨也沒車,每次都這樣找麻煩!” 接電話的物流部員工說。
——”開什么玩笑,我們拼死拼活才拉到客戶,這下都泡湯了。車輛調度是小事,趕快想辦法,立刻給我出貨!”業務部經理說。
——”不要開口閉口就是’客戶’,我是費了多少心思才降低成本的,不了解狀況還隨便答應客戶,那你就自己出貨吧,我無能為力!” 物流部員工說。
案例2:
工人小張月底離職,財務部門將工資結清給小張。拿到工資后小張很是惱火,財務部門少發給小張200塊錢。小張找到財務部門,財務部說是生產部門弄錯了績效。找到生產部,生產部說小張的工作量已經根據實際情況做了記載。把小張推回財務部,讓財務部重新核算。最后,小張直接把事情報告給了總經理,總算是有個公平的結果。但此時,財務部和生產部相互間不滿的情緒越來越深。
專家分析:
預防部門間沖突的4種方法:
——建立一個跨部門的沖突解決機制。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大家提出意見來達成協議,有助于避免許多部門間的紛爭。
——多讓部屬了解公司理念與方針。部門間發生沖突,多半為了追求自己部門的目標,但也往往因此忽略了公司的整體利益,這是本末倒置。所以,主管要讓每個部屬充分了解公司的理念,明白什么才是公司全體的利益,進而努力爭取。
——進行工作論調,加強”換位思考”。對他人工作不夠了解,往往是產生沖突的主因之一。鼓勵工作輪調,可以讓不同部門的員工有機會從新的角度、立場看待問題,增加掌握全局、團隊運作的能力。
——安排部門主管、員工接受沖突化解訓練課程。包括學習如何有效化解爭端、有效溝通與對話,以及沖突調解技巧等。
解決部門沖突的6種辦法:
辦法1:保持冷靜、尊重、耐性。
沖突往往帶來壓力與不悅,但再怎么不高興,也應展現尊重與禮貌,保持冷靜,并找出沖突的原因,進行協商時。這么做可以維持良好的部門關系,建立信任,有利于爭端的化解。
辦法2:對事不對人。
很多時候,沖突的背后隱藏了雙方運作、職責上的分歧。所以,把沖突的個人情緒因素抽離,對事不對人,才能鎖定問題,客觀地交換意見,進行討論。例:這種沖突是不是影響了我們的工作績效?打亂了對客戶的送貨?妨礙了團隊的運作?
辦法3: 先聽后說。
要有效解決問題,主管必須仔細聆聽對方(或雙方)的說詞,不能光聽而已,還必須讓說話的人感覺自己受到支持,也就是說,運用積極傾聽的技巧:覆述剛才聽到的內容,或偶爾歸結一下對方的說法,確認你已經充分了解。
辦法4:以爭取整體利益為原則。
聽過雙方的意見、說詞后,再來謀求實際的解決之道,但有個前提:必須考慮你決定的解決方法,是否會損及公司的整體利益;絕不能以自己部門或自身的利益為優先,也不能堅持只有單方得利的解決方案。
辦法5:共同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
讓每個人都參與,利用腦力激蕩,發想各種可能的解決選項,歡迎所有的想法,也許有些點子,還是你從來沒想過的。所有的選項經過厘清、排序,最后再協商出一套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此時,調解工作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做出承諾,說到做到。
辦法6:對立情勢惡化時,請上司裁定。
如果部門間的對立太過激烈,或歧見太深,有時不是單憑主管一人就能調解、處理的,必要時,可能還是得請上司出面,讓領導進行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