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長骨刺,腳后跟疼~
腰椎長骨刺,腰疼~
哪里長骨刺哪里疼,似乎骨刺就是萬疼之源。
很多人認為「腳后跟疼是因為長了骨刺,一根刺戳在肉里當然疼啊!」
但,很多時候骨刺是被冤枉的。
先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骨刺君」。
「骨刺」只是通俗的叫法,它的醫學名稱叫「骨贅」,是骨的一種代償表現。
骨贅可存在于身體的各個關節處,這與衰老、長期保持某個固定姿勢、長期磨損等有關。當存在以上問題時,在人體承重部位如腰椎、膝關節、腳后跟就會出現炎癥,刺激骨的代償性生長,也就有了骨贅。
骨贅就像消防隊員,哪里需要去哪里,雖然偶爾也會添點小亂子。
很多人認為骨贅有害無利,一旦發現就應立即去除。實際上骨刺對人體是有一定好處的,它可以起到固定作用。比如,有的患者長期腰痛,幾年后腰痛好轉了,結果拍片發現腰椎長了骨贅,增加了腰椎的穩定性。
因此不要太介意骨贅的存在,它的出現只能說明「組織需要它」。
有問題的是需要它的「組織」,比如腳后跟。
疼的原因很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過來。
可能的原因:跖筋膜炎、足跟脂肪墊炎、跟腱炎、跟骨骨內壓增高癥、跟腱斷裂、跟骨骨刺、骨腫瘤、滑囊炎、跟骨骨折、應力性骨折……
喂,來點看得懂的,好嗎?
原因這么多,但是你會發現這里面有很多「炎」。
沒錯,「炎癥」才是大多數腳后跟疼的幕后黑手。
可是,我的腳又沒有傷口,怎么會有炎癥呢?
這里的炎癥指的是「無菌性炎癥」,多見于慢性勞損、運動損傷等,有別于我們日常認識的細菌感染。
需要強調的是「沒有診斷的治療都是耍流氓」。
因此,你得先讓醫生排除骨折、腫瘤、跟腱斷裂等疾病的可能。
如果排除了「無菌性炎癥以外疾病」的可能,那就試試下面的方法吧。
1. 休息、減少負重運動
腳后跟疼痛,是疲勞的體現,是身體無聲的抗議,既然這樣,那就讓你的腳歇一歇吧。
不要長時間站立或行走,運動 1 個小時,建議休息 10 分鐘。及時緩解疲勞,才能將疼痛扼殺在搖籃里。
2. 換雙合適的鞋或鞋墊
不要被漂亮的外表所迷惑,合不合腳,穿上才知道。
腳后跟疼痛,建議穿運動鞋或坡跟鞋,有點后跟(跟高約 1.5~2 cm),但不是高跟哦。告別平底鞋和帆布鞋吧,它們真的不適合你。
我有很多喜歡的平底鞋,我一定要穿怎么辦?
那就買雙專用足跟墊,墊高腳后跟,讓周圍肌肉和韌帶放松,疼痛也能緩解。
3. 巧用冷敷和熱敷
看過專業運動員賽后馬上將兩條腿泡到冰水里的照片嗎?
劇烈運動或運動損傷后及時冷敷,能降低炎性因子的釋放。通俗講就是減少無菌性炎癥的發生,保護身體免收或少受疼痛之苦。
而恢復期(受傷后 48 小時)適當的熱敷,又能有效地緩解疲勞,促進炎癥吸收,降低疼痛的程度。
建議冷、熱敷每次 15~20 分鐘,一天 2~3 次。最好隔層毛巾,避免凍傷或燙傷皮膚。
4. 拉伸訓練
包括對跟腱及腳底筋膜的拉伸訓練,具體方法包括:
(1)毛巾牽拉訓練
取坐位,將腿伸直,用一條毛巾環繞患側足底,雙手握住毛巾進行腳踝的牽拉訓練。
(2)踩臺階牽拉訓練
前腳掌踩在臺階邊緣,患側腳后跟緩緩向下落,直至感到腳底和跟腱牽拉感。
(3)按摩牽拉訓練
取坐位,將患腳放到對側的膝關節上方。先進行小腿肌肉的放松按摩,然后用手握住腳趾掌側,往背側牽拉。
注意:每次訓練,次數不在于多,而在于動作標準,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建議每天練習 3 組,每組做 10 下。訓練貴在堅持,千萬不可「一天吃成胖子」哦!
5. 消炎鎮痛藥
就像前面提到的,腳后跟疼是一種無菌性炎癥,治療需要「消炎」,而有別于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
這里講的消炎鎮痛藥物一般指非甾體類藥物,如塞來昔布、芬必得等,但這類藥存在一定副作用,因此建議咨詢醫生后再服用。
如果通過以上處理,你的腳跟疼沒有緩解甚至有加重,那就趕緊找醫生吧。
讓醫生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物理治療、局部封閉或者手術等。
腰痛又該怎么辦?點擊查看:簡簡單單三個動作,趕走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