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堂 做客BTV科教《健康北京》
血壓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引發頭暈
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低血壓的情況
起床猛頭暈是體位性的低血壓造成的。
體位突然變化可能導致低血壓
正常人在動作過快,做一些特別快速的動作的時候本身就可以頭暈。
當你站立的時候,血液如果要到達大腦的話,血液就需要克服重力才能到腦。
當你從臥位或者坐位或者蹲位,突然變為直立位的時候,心臟要相應的增加收縮力,或者說增加血管的外周阻力,才能保證血壓不至于下降。對正常人來說這種調節機制比較健全,就是一般的活動不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也不會有頭暈。但是如果動作過快的話,也會出現調節不及時就會頭暈。
低血壓危害大心腦腎受牽連
低血壓可導致包括腦 心臟的供血會出現問題。
器官缺血后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在腎臟造成腎功能不全。在腦組織缺血時間長了,嚴重的缺血會造成器質性的損害。心臟也一樣會誘發心絞痛,甚至誘發心臟更嚴重的問題。
預防低血壓 生活起居動作別太急
預防低血壓 慎重選擇降壓藥
哌唑嗪一類的衍生物特拉唑嗪等等,這一類藥物以前叫α受體阻滯劑。這一類降壓藥現在已經不是一線的降壓藥了。這種藥物用于前列腺肥大,容易出現低血壓。
洗熱水澡洗的時間太長 或者站的時間太長.
平穩降壓 用藥有講究
輕度高血壓 收縮壓在160毫米汞柱舒張壓在100毫米汞柱以下,先使用一種降壓藥。
如果超過160/100毫米汞柱,初始治療要考慮使用兩種藥。
高血壓伴有糖尿病或者是其它的一些自主神經病變的患者,即使不吃降壓藥也可能出現低血壓。
血壓高低有問題 調節機制找原因
高血壓出現低血壓是他的血壓調整機制發生了問題。
血壓調節有: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自身調節。
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可導致血壓波動
糖尿病會出現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
糖尿病患者多發自主神經病變,可以占糖尿病患者的三分之一。
自主神經病變有表現 早診早治穩血壓
心率變異可查自主神經病變
用24小時心電圖(Holter)可以查自主神經病變。心率變異下降意味著他的自主神經功能受到了損害。
糖尿病人更需嚴格控制血壓
糖尿病人除了控制血糖以外,還要嚴格控制血壓,他的許多受益來自于控制血壓還有血脂。
控制血壓是糖尿病患者預后非常重要的一個治療措施。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應該把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 降壓用藥有講究
糖尿病患者選擇高血壓的藥物,首先要選擇ACEI或者ARB類的。這兩類藥叫腎素血管緊張素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這一類藥物能夠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狀況,能夠保護糖尿病人的腎臟 降低蛋白尿 防止腎臟的損害,保護糖尿病人的心腦腎臟。
盡量選長效的藥物,一天服用一次,它的半衰期比較長 一次可以維持24小時,不易出現凌晨高血壓。
對于血壓波動大的患者有時要選用一個短效的藥物甚至改變用藥的時間。
幾年來我們自擬中藥泡飲處方,用以治療眩暈癥20 例,收到很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方藥一:羅布麻6g ,山楂、草決明各10g。 適應癥:肝陽上亢型眩暈。 方藥二:首烏、枸杞子、菊花各10g。 適應癥:肝腎陰虛型眩暈。 方藥三:山楂、薄荷、薏苡仁、半夏各5g。 適應癥:濕濁痹阻型眩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