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經常出現低血壓可以多吃鹽 來自糖尿病網 00:00 07:25
點擊收聽全文!
寧叔叔是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他患病有6~7年了,他妻子患高血壓,醫生要求妻子限鹽,于是寧叔叔家的菜基本上保持了清淡的原則,有時候寧叔叔實在覺得菜太清淡就放點辣醬等有咸味的調味料。
可是前不久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寧叔叔便對家里清淡的菜肴產生了明顯的不滿。那天寧叔叔在外面和一位朋友就餐,不曾想去衛生間解大便之后剛站起來突然眼前一黑就摔倒了,過了幾分鐘才蘇醒過來,打電話呼叫了朋友幫忙才勉強爬起來,朋友送他去了附近的醫院,醫生診斷后告訴他這次的摔倒是“體位性低血壓”造成的,但沒有詳細地給他解釋什么是體位性低血壓,只是要求他嚴格控制血糖,勸他改用胰島素治療。
寧叔叔認為鹽吃多了會導致血壓升高,而他正是鹽吃少了才導致血壓偏低,認為就是妻子做的飯不適合自己,所以才得了這種疾病。
糖尿病患者是高血壓的高危人群,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常常呈家族聚集發病,除了這兩者有共同的遺傳基因之外,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胰島素抵抗,往往機體內分泌過多的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而后者正是引起血壓升高的原因之一。
高血壓和高血糖對微血管都有危害,對腎臟也有損害,而腎功能損害又會進一步加重高血壓病情,因此對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我們都強調需要嚴格控制血壓,必要的時候還需要藥物干預。而高血壓患者飲食中限鹽很重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中國居民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糖尿病患者也要遵照這樣的標準控制鈉的攝入量。
體位性低血壓是指患者從臥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時,收縮壓下降≥3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下降≥20毫米汞柱。糖尿病則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常見原因之一。寧叔叔患的這種體位性低血壓其實在糖尿病患者中并不少見,但這種疾病和鹽的關系并不大,它的發生主要是糖尿病患者神經病變導致的。
人體內有一類神經叫自主神經,它們與血管的舒縮關系密切,人在蹲坐位或者平臥位時,血液大部分積在身體下部。健康人在突然起立時,自主神經會迅速發出信號,使周圍血管收縮,以維持血壓的恒定,保證有足夠的血流輸送到大腦。但病程長的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可導致自主神經受損,使由交感神經介導的一些血管運動反射功能喪失,造成內臟血管收縮的障礙,人在突然站立后大部分血液仍滯留在身體下部,使血壓突然下降,導致大腦供血不足,輕則頭痛頭暈,重則意識喪失。
寧叔叔在衛生間解大便后從坐位變成站立位突然暈倒便是這樣的情況。當然自主神經病變除此之外還會有多種表現,比如心血管異常、胃腸功能紊亂、泌尿生殖系統異常、皮膚出汗異常以及無癥狀性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預防自主神經病變,以免受其干擾。
對于合并自主神經病變的糖友,最根本的是要嚴格控制血糖,使血糖長期維持在正常水平,這一點也是醫生給寧叔叔的建議,另外這類患者還可選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學會保護自己,避免無癥狀性低血糖等危及生命的現象出現。
有些食用鹽中有小鹽勺,每一勺是2克,沒有鹽勺,可以用啤酒瓶蓋量一下,把鹽裝在一個啤酒瓶蓋中,抹平的樣子剛好是6克。
橄欖菜、辣椒醬、豆腐乳都是鈉含量很高的調味料,需要控制攝入量。有些食物吃起來不咸,但鈉含量很高,因此不要經常吃或者一次吃太多。
1.掛面
制造掛面時為了使其勁道耐煮和便于儲藏,都會在其中加入適量的鹽。每100克掛面的鈉含量多為450~600毫克,一些帶有“勁道”字樣的掛面中,鈉含量更是高達1200毫克(相當于3克食用鹽)。
2.切片面包
有的人早餐喜歡吃面包和牛奶,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會選擇原味面包或者咸面包,咸味的面包自然鈉含量不低,但是那些看起來素凈、吃起來也沒多少味道的原味切片面包也是高鹽食品,并且每100克面包片中的鈉含量多在200毫克以上。
3.蘇打餅干
餅干作為一種加餐零食很受大家歡迎,以前的蘇打餅干中脂肪含量較少,又經過發酵,因而容易消化,對胃酸過多的人有一定的好處。但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現在的蘇打餅干往往比較酥脆,大部分產品含油量較高。不僅如此,蘇打餅干在制作過程中要加入“碳酸氫鈉”,導致蘇打餅干中的鈉含量較高。
對于包裝食品,建議糖友養成閱讀食品標簽的習慣,這樣很容易發現日常生活中被忽視的高鈉食品。
除了我們知道的腌制食品、醬菜食品、罐頭食品、香腸、火腿等肉類加工食品是高鹽食物,還有上面列舉的這些隱形高鈉食品,要避免過多食用這些食物,此外減少醬油、味精等高鈉調味料,炒菜出鍋時再放鹽,也是有效的控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