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
從“海瑞殺女”看海瑞的家庭悲劇,誰才是害人真兇?
海瑞看見5歲的女兒吃糕餅,勃然大怒,女孩子怎能吃男仆給的東西呢?接著又放了一句狠話:你如果能餓死,才算我的女兒!女兒被嚇住了,從此不吃不喝,7天之后果真餓死了。
這就是流傳很廣的“海瑞殺女”的故事。為什么男仆給的東西不能吃呢?今天的我們實在無法理解,但在當時,這個事情倒也能解釋得通:
一方面,古代有“男女授受不親”的說法,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品,也不得過度親密交往。這是儒家學說之中的“禮”。
另一方面,海瑞素有清廉之名,他愛護自己的羽毛勝過愛過其他物質的東西。一塊餅算什么呢?對女兒的責罵又算什么呢?只不過,女兒也是有氣節的人,索性賭氣不吃飯了。
“海瑞殺女”看似合理的故事,卻經不起推敲。這個故事只是出現在明清之際一本叫做《見只編》小說中。原文如下:
海忠介有五歲女,方啖餌。忠介問餌從誰與,女答曰: “僮某。”忠介怒曰:“女子豈容漫受僮餌?非吾女也。能即餓死,方稱吾女。”此女即涕泣,不飲啖;家人百計進食,卒拒之,七日而死。余謂非忠介不生(此女)。
其后,清代的《書影》《茶香室續鈔》有記錄過這個故事。世人引用的多了,“海瑞殺女”似乎就要成真的。
然而,真實情況是,“海瑞殺女”并不見諸《明史》《明實錄》等官方正史,所以其真實性是要存疑的。
當然,探究之類的事情還是交給歷史學家吧!不過,換個角度思考,文人之所以將殺女和海瑞聯系起來,其源頭并非無跡可尋。
海瑞的一生結過三次婚,先后有過三個夫人,至少納過三個小妾。這些與他有交集的女人大都過得不怎么幸福。
第一位夫人潘氏,勤勞肯干,性情不錯。不過,由于多年不育,受到婆婆海太夫人的百般刁難,后來被海瑞休掉了。
第二位夫人許氏,嫁入海家后也沒有什么大錯,但最后還是被休了。至于原因,有兩種猜測,一是許氏只生下兩個女孩,沒有留下男丁;二是許氏與海太夫人之間的婆媳矛盾無法調和,而海瑞又處處向著母親。
第三位夫人王氏,王氏為海瑞生下了二男一女,遂了海家要男孩的心愿。這個結果看似圓滿,實則是一樁悲劇的開始。
海瑞的兩個兒子,在他上了批評嘉靖的《治安疏》后相繼死去,一個才11歲,一個9歲。
過了數年,王氏也死了。王氏有說是病死的,有說是自殺的。其可疑之處就在于,海瑞的妾韓氏上吊自殺才11天,王氏也去了。
海瑞的小妾除了韓氏之外,還有邱氏等媵妾。邱氏生下了一個兒子,但三歲就夭折了。其他小妾未知。史書記載,海瑞死時,身邊有兩個小妾、四個仆人。
海瑞的家庭悲劇,其癥結可能在海太夫人身上。海瑞的母親比較刁鉆,常常拿兒媳婦當出氣筒,而海瑞又尊崇孝道,凡事唯母親命是從。
無法調和的婆媳矛盾,想要子嗣而不得的現實境況,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凄涼,都讓海瑞萬念俱灰。
世人只看到“海青天”的威名,卻看不到其背后的凄涼。一定程度上講,海瑞的名氣是以家人的生命為代價的。
如今我們探案尋兇,并不能將錯完全歸咎于海瑞和海太夫人,或許那吃人不吐骨頭的禮教才是藏在幕后的最大真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