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一個與生命賽跑的地方,每一個前往急診的患者,都希望自己第一時間得到救治。然而,調查發現,到急診就診的患者中,并非都是需要緊急處理的患者,一些頭疼腦熱,甚至因上班沒時間、下班圖方便而掛急診的患者,擠占了寶貴的急診資源。
曾幾何時,嘈雜、擁擠、忙碌幾乎成為急診的代名詞,“急診不急”的狀況比比皆是。這就如同高速路上的應急車道,被搶時間的私家車占用,當真的出現緊急狀況時,這條生命之路可能已經被堵死。
今年5月1日起,20家提供急診服務的北京市屬三級醫院,將統一實施急診預檢分診分級就診。
有輕有重、有緩有急。
北京市醫院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原衛生部《急診科建設與管理指南》、國家衛生行業標準《醫院急診科規范化流程》提出,“急診應當制定并嚴格執行分診程序及分診原則”。
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梅雪介紹:“一級的病人絕對有生命危險,我們就立刻送到搶救間去了。我們這里的就是234級的病人,二級是紅色的,三級是黃色的,四級是綠色的,規則是這樣,二級的病人我們規定十分鐘就要看到,前面有病人你也要排在后面,但是當接近十分鐘的時候,你就會跳到頭一個去,下一個就一定是黃色的病人。30分鐘要看到綠色的病人,就是你可以等3到4個小時以上。”
患者若有突發不適,也可及時告知醫務人員,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醫療護理措施。
1級患者病情瀕危、隨時可能危及生命,即刻進入復蘇室或搶救室進行搶救。
2級患者病情危重或迅速惡化、存在生命危險,10分鐘內進入搶救室進行救治。
3級患者病情急、存在潛在的生命威脅,先于4級非急癥患者優先診治。
這類患者將根據指引順序就診,等候時間較長。
看病等待的時間短、掛號快、檢查快。
簡單地說:急診就診將不按先后順序。有調查顯示:在急診就診的患者中,非急癥患者比例大約占到30%到50%,甚至有個別的醫療機構高達80%。我是一名急診科醫生,在平時的急診工作中有許多患者并不是急癥卻要去急診就診。原因很簡單:急診快。
針對這樣的變化,不少患者都表示能理解了:患者:“今天我來了很快就看上了,這個政策挺好挺科學的。有一天如果說我有重癥也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治療,而不用簡單粗暴的先來后到,讓最需要的人看上最急需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