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任是一個好教師首要的標準!
周海宏
周海宏,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年6月27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著名音樂美學家、音樂心理學、教育學家。
什么是好教師的問題,在樂器學習中變得不那么簡單。
因為一般人們眼中,'良'師的主要標志是出'高徒';反過來說,出了'高徒'的老師就是'良'師。但從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了解到:由于音樂才能的制約,大多數孩子并不具有自如地駕馭樂器演奏的能力,他們不僅成不了'高徒',甚至連一般的準專業水平也不可能達到,尤其當學琴的目的僅僅是作為業余愛好時,衡量一個教師的水平就不能以學生的成績來看待了。那么一個好的樂器老師應該具有什么特點呢?
負責任是一個好教師首要的標準,但在這里我們還要提出了一個負什么責任的問題。我們開篇提到的教師,是一個并不多見的極其負責任的教師,但是我們說他是'只對鋼琴負責,不對孩子負責'!某些教師以孩子的學琴成績作為自己教學水平與成果的證明,他們要求家長全程陪練,孩子每天必須練琴兩小時以上,每周大量的作業,讓孩子參加各種考級、比賽,不顧孩子的素質與能力狀況經常給孩子拔程度等等。
這種教師忽略了兒童業余學琴的根本目的,完全以專業化的標準教學,其結果就是造就了一批'高徒'的同時,也使一大批孩子學不下去了。有些教師甚至頻繁地篩選學生,凡是那些沒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成績的孩子就被淘汰。
如果您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搞專業,或者說您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孩子沒有很多音樂的才能,那么這種老師可能并不適合您。一個在更高層次上對孩子負責的老師應該首先意識到器樂學習是一種持續時間長、對孩子個性發展影響很大的活動,因此要始終把握好學琴在兒童發展中的地位,以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豐富孩子童年生活為首要目的,不斷地調整教學規格、教學進度與教學方法,使孩子的學琴活動快樂地持續下去。
家長們往往將'嚴師'等同于'良師',這種心理也助長了某些實際上專業知識并不多的樂器教師用對學生嚴格來掩蓋自己真實的教學水平;教師的教學水平低而教學要求嚴是當前器樂學習中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現象。總之負責的教師應該首先對孩子的全面發展負責,而不僅僅是對孩子樂器水平的提高負責。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對兒童心理特點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兒童的心理特點在此不能一一而論,除了一般學習過程中的兒童心理特點外,器樂教師還應該了解兒童音樂學習的心理特點。比如,如何用音樂的美與樂器操作的樂趣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如何通過分析減化音樂的復雜性,從而降低學習量。又如,鼓勵與成就感是兒童器樂學習的重要動力,所以當孩子出現錯誤時,責罵并不是有效防止錯誤的手段。
以鼓勵和肯定為基礎,而以帶有遺憾的口氣指出孩子的不足,被證明是很好的方法:用一個漂亮的臉蛋來比喻孩子的整首樂曲的表現,而以臉上的麻子來比喻錯音,比起責罵更能夠使孩子很愉快與充滿信心地積極改正錯誤。
再如,器樂操作的注意分配是非常復雜的,而兒童的注意分配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好的教師應該在諸多問題中抓住一個核心的、基礎性的、不受其它因素制約的問題,而不應該一次指出一大堆問題,或改這個問題時又指出其它問題。抓住關鍵,放棄枝節,并不是教師看不出問題或不負責任,而是根據兒童學習的特點多方面權衡的結果。
兒童器樂學習的心理特點是需要專門討論的大問題,這里僅僅是使家長意識到一個衡量教師水平的方面。
好的教師不見得一定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好的演奏家也不一定是好的教師。良好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僅僅是好兒童器樂老師的一個指標,對于兒童器樂教學來說,更重要的,是要清楚掌握這些專業知識與技能在兒童學習的過程中是以怎樣的步驟與環節建立起來的,其中的規律是什么,什么樣的學生、在什么步驟、哪一環節容易出現什么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以什么方法來解決。當然能夠達到以上要求的教師并不普遍,這與我國整個兒童器樂教育研究水平的發展有關,而由于器樂教學往往是一對一的教學,老師也是單一地從自己的老師那里學的經驗,因此教學經驗與研究不易推廣是這一領域很大的問題。
兒童器樂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應該是對孩子有耐心。有些家長反映,教師在課堂上對孩子非常粗暴,經常責罵孩子。認為孩子笨,不用心、注意力不集中,是使教師對學生失去耐心的主要原因。我們要說,對于業余學琴來說,沒有笨的孩子,只有笨的教師!因為教師首先就應該根據孩子的能力、學琴目的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規格,不善于根據情況調整教學的老師是不明智的。
從另外一方面看,將學生學不會完全歸結為學生笨是一種推脫責任的做法。研究與經驗均表明兒童學琴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是由于教師沒有掌握器樂學習的規律造成的,而不是孩子的問題。
比如許多孩子在演奏程度很深時還不識五線譜,就是因為我們對五線譜教學的規律不甚了了。除了兒童注意集中的時間限度外,孩子反復出現同一錯誤往往并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是注意分配不合理的問題,教師認識到這一點,幫助學生調整注意分配就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總之一個良好的教師應該更多地反省自身的教學問題,不要總將責任歸于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對孩子有耐心。
許多家長反映教師從不做示范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認清這樣一個事實,目前由于器樂教師奇缺(尤其是鋼琴、小提琴這樣的熱門專業),因此社會上大量的器樂教師本人并未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因此往往沒有能力給學生做示范。
另一種原因是,在學生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時,即便那些演奏功力不錯的教師也必須經過練習才能比較流暢地演奏布置給學生的樂曲,而練熟每個學生學習的樂曲往往是不現實的,所以也就無法示范。能不能做高水平的示范確實是教師水平的標志,但在目前的情況下要求每一個教師在任何程度的樂曲上都能示范是不現實的。
總的來說,在學生掌握技術動作基本規范階段做示范應該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再好一點的老師應該在較難的程度時對一些關鍵性的片段,或學生出現問題的片段能夠做出示范。
雖然示范不是必需的,但一般來說教師應該清楚技術動作規范、音樂表現的要求與實現方法,因此,教師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準確的問題判斷與分析能力與豐富的經驗比實際的動手演奏的能力可能更重要。
很多教師在上課時不是給孩子講而是給家長講。先教家長,由家長教孩子,在兒童學琴入門階段是很常見的現象。這是我國兒童器樂教育水平不高的重要表現。在良好的器樂知識與技能學習層次的安排下,兒童應該完全能夠理解并掌握教師的講解與要求。
孩子不明白,只能說明教師沒讓孩子明白,而不能說明孩子沒有能力明白!教師把責任推給家長的做法,是孩子長期依賴家長,沒有獨立學琴能力,沒有學琴主動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短期行為看,教師省了事,但從長遠看副作用很大。因此好的教師應該從第一課開始就使孩子明白學琴是他自己的事,所有的講解都應該是針對孩子而不是家長的。
好的教師應該有具體的辦法了解孩子是否明白了教師的講解,比如讓孩子用自己的話重復一遍老師的講解,或讓孩子自己將對的演奏與錯的演奏分別做一遍,看他(她)是否能夠明確區別正確與錯誤。總之目前的兒童器樂學習中存在著家長參與過多的問題,教師教學水平不高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
作業的水平是判斷教師水平特別顯著的一個指標。過大的作業量,作業過于難、過于簡單是常見的問題;作業安排還要既注意新知識、技能的可接受性,又注意對已往知識與技能的鞏固與強化;從整體上看,學習安排是否照顧到了作品風格的全面,音樂性格的多樣性,技術發展的全面等等都是非常費心思的。
教材選擇單一,練習曲從頭到尾挨著練,是教學設計不良的表現;在學生基礎不好時就拔程度,參加不適當級別的考級等,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它是教師經驗不足的表現。抓大局──學生學琴的興趣與主要教學目標的要求,棄小節──個別錯誤與不規范的動作,不急于求成,在發展中調整,在進步中改正,這些都是教師經驗與信心的表現。
衡量教師好壞的方面很多,這里僅僅概括地例舉一些方面。家長們必須認清的是,完美無缺的教師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當前某些熱門專業教師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從教學水平到學費標準,琴童家長對教師沒有很多的選擇余地,這些問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難以解決的。
本文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衡量教師的標準,目的并不是使家長放棄現在的老師,而是使家長考慮自己的老師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時有一個思路,并開始用一種更清醒的態度去與教師溝通,使教學相長。
最受歡迎內容(點擊圖片查看)
能把鋼琴學好的人 一定是個靠譜的人!
除了藝術 人工智能將取代50%的工作崗位丨學音樂是最具價值的投資之一
11歲小姑娘鋼琴炫技,瘦弱外表下藏著一顆恢弘的心~
歷史最佳鋼琴譜
《生日快樂歌》四手聯彈譜(可下載打印)
演奏者原版,全網獨家,免費領取
確認領取
長按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