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裝配有AMT-自動擋變速箱卡車數量的增加,以及卡家等媒體“掃盲貼”的科普,卡友們也從一開始對AMT變速箱的完全陌生,到現在愈發的對其有所了解了。
AMT變速箱翻譯過來就是自動機械式變速箱,他的變速箱本體依然是傳統的手動擋變速箱本體,只不過將原來需要駕駛員人為操控的換擋拉桿-球頭-離合器踏板等部件,統統取消,用電動/氣動的執行機構代替。
當然它需要一個大腦(TCU)與發動機大腦(ECU)及各司其責的傳感器通過整車CAN線實時通訊,根據發動機轉速-駕駛員油門開度-當前車速-行駛坡度-變速箱輸入/輸出軸轉速-變速箱油液溫度等參數,來規劃最合理最優化的檔位。
既可以非人為干預的自動增減擋,又可以按照駕駛員的意圖,人為的手動增減擋。說白了就是一名老司機在幫助我們收油-踩離合-掛擋-給油。
因為我與卡友們一樣,都是職業卡車司機,所以AMT變速箱的優缺點倒不是文中所要描述的,但如果不去正確認識它,正確操作它,正確使用它,那么AMT只會變得全是缺點。
你會不再樂于接受它-駕駛它-甚至質疑它的優點,而這通常卻是由于我們沒有掌握正確駕駛AMT的方法方式造成的。就好像斗地主抓了一手好牌,你卻不會打而輸得一塌糊涂一樣。
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以我平時駕駛AMT車輛的經驗,總結歸納駕駛AMT自動擋變速箱的經驗及技巧,幫助大家快速正確的駕駛AMT卡車,以達到高效-安全-節油的目的,讓好的裝備真真正正的服務于廣大卡車司機。
1.起步-倒車-挪庫的正確駕駛
配備AMT自動擋變速箱的卡車起步與手動擋卡車幾乎沒啥太大區別,但是由于沒有了離合器踏板,所以AMT的卡車無論選擇的是國產亦或是進口的變速箱,大都會增設一個“低速蠕動”模式的開關。
(有的卡車未增設,只需要控制油門開度,即可達到低速蠕動的效果)其實就是我們操作手動檔時的離合半聯動模式。
手動擋駕駛員可以通過左腳踩踏離合器踏板的高低,調整半聯動力度的大小,實現車輛即平穩又精準的移動,自動擋就需要增設一個“低速蠕動”的開關,用以激發這種操作模式,方便我們精準的挪車-移庫-“加塞”等駕駛場景的需求。
但是“低速蠕動”雖好,可不要頻繁長時間的使用,否則會造成離合器片過熱,TCU會發送指令,強制分離離合器片與發動機飛輪的接觸,中斷動力輸出, 以到達保護和延長離合器片的目的。
你知道為什么AMT的卡車,離合器片壽命都能優于手動擋車型的行駛里程了吧,更有甚者可以達到百萬公里不更換離合器片的記錄,就是因為AMT變速箱可以極大的避免駕駛員誤操作,避免離合器片的過早磨損。
進口車招聘駕駛員都要測試駕駛技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倒車入庫。
技術好的可以即快又穩的完成,技術不好的駕駛員忙的滿頭大汗也無濟于事,甚至會觸發離合器過熱保護,使車輛動彈不得,只能等待離合器片冷卻后在繼續倒庫。所以這也慢慢成為了招聘駕駛員的硬性條件。
2.國道-市區等復雜路面的正確駕駛
卡車是生產工具,如今的卡車司機對卡車的舒適性-顏值-動力-節油-操作便利性等方面都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那么卡車AMT的應用一個最重要的愿景就是要降低駕駛員的勞動強度,降低駕車者的疲勞程度,讓科技造福于我們卡車司機。
車輛行駛國道-市區路面不同于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將會面臨車流量大,信號燈多等情況,這樣就會造成車輛頻繁起步-加減速-增減擋。
而大家都知道AMT在自動模式下只需要踩油門就可以了,系統會根據油門踏板行程-發動機轉速-當前車速等參數,計算分析當前擋位與實際擋位是否匹配,不需要人為的干預增減擋。
但這又不是絕對的,國道市區道路由于交通條件復雜,會造成駕駛員頻繁制動-加速,造成油門踏板波動較大,車速變化也較大,從而造成AMT系統的頻繁增減擋,影響動力輸出的連貫性,甚至油耗高于手動擋車型,但這卻是駕駛員不會正確操作AMT造成的。
車輛行駛于這種復雜路況時,駕駛員應該有預見性-有意識的根據道路交通條件,將變速箱由A(自動模式)轉換為M(手動模式)或是應用AMT的手動增減擋功能,人為干預變速箱擋位。
當系統為M模式時,油門踏板開度無論多大,此時變速箱不會升擋,這適合于低擋位跟車或是頻繁加減速的路況,既可以維持當前擋位下較高的發動機轉速,從而保證車輛的加速性能,又可以避免因為升擋造成的發動機轉速過低-車速過快-頻繁制動。
部分AMT卡車增加有空擋滑行功能,所以更需要我們駕駛員掌握預見性駕駛技巧,根據自己的職業經驗,有預判的駕駛車輛,多滑行,以達到節油駕駛的目的。
當AMT自動擋卡車配備有發動機制動或是液力緩速器時,我們在開啟輔助制動時,AMT系統會根據輔助制動開啟的擋位。
結合當前車速,坡度等參數,適時的聯動降擋,拉高發動機轉速以實現輔助制動功率最大化,這是手動擋車型不能給予的。所以想要駕駛好AMT卡車更需要優化我們的駕駛習慣,D擋走天下是遠遠不夠的。
3.山區-坡路的正確駕駛
AMT自動擋卡車解放了我們的左腳及右手,平原相對簡單的路況是可以交給A(自動模式)自動選檔換擋駕駛的,但是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地勢西高東低,卡車司機不可避免的會駕車行駛山區路段。
為了獲得一個相對較好的油耗及車速,絕大部分卡車司機會選擇“沖坡”。
但如果駕駛AMT自動擋卡車就需在“沖坡”前,將A模式切換為M模式,這樣在加速沖坡時,變速箱就不會因為油門開度大,車速增加而自動增擋,導致增擋后的發動機轉速下降,影響車輛的加速性能。
在較大的坡路起步時,A模式下掛入擋位,系統會默認一個擋位起步(3擋或4擋)但根據我們經驗及車輛實際載重判斷系統選擋不合理,如果強行起步將會加劇離合器片及車輛的磨損。
此時應該手動減擋至合理起步擋位,將E(經濟模式)切換位P(動力模式),有的車型的C按鍵也就是爬坡模式,可以增加起步能力(配備EBS及氣囊軸荷計算的卡車,會自動計算當前車輛載荷,AMT系統會掛入更為合理的擋位)。
在山區下坡時,要善于應用發動機制動及液力緩速器,高端卡車配有VCU(整車控制器)將AMT-發動機制動-液力緩速器-定速巡航-EBS統統整合到一起。
支持恒速下坡,AMT系統會根據車速及發動機水溫-轉速等參數,依據設定好的邏輯關系,自動降擋,以支持卡車安全下坡。即便標準版的AMT卡車,在開啟輔助制動時,也是會聯動降擋,比手動擋卡車操作輕松很多。
介紹了這么多關于AMT自動擋的駕駛技巧,在結合大家豐富的駕駛經驗,相信駕駛AMT車輛不會再讓大家心沒底,手發慌了。AMT由于傳動效率高,換擋速度快于手動擋等優點而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商用車運輸上,這是大勢所趨。
隨著大眾對交通安全日益的重視,卡車作為生產工具被格外的關注,關乎行車安全的配置也廣為應運于車輛上。
例如LDWS車道偏離預警-FCW前碰撞預警-AEBS主動電子制動系統-ACC自適應巡航-EBS電子制動力系統-ESC電子車身穩定系統等,而這些關乎安全的配置在沒有AMT的幫助下,將不會帶給駕駛員輕松便利的操作感受。
國內卡車培訓發展較晚,但晚來總比不來強,一汽解放-二汽東風這些負責任的車企都有自己的培訓師,目前的培訓主要面向大客戶群體,目的就是培訓駕駛員正確的使用這些新技術新裝備。
我們的卡車司機也不再是“大老粗”的代名詞,對新技術,新駕駛方法方式也有迫切的需求,我也樂于分享,與大家共同交流進步。
希望大家多學習相關知識,并且為己所用,期待盡快提高AMT的裝車量,讓AMT自動擋造福于3000萬卡車司機。(文/卡車之家特約作者:周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