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武守哲】大衛·愛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是英國廣播公司(BBC)著名的自然節目主持人,也是享譽全球的自然紀錄片攝影師。為了拍攝出高質量的自然景觀,多年來,他帶著攝制組跋山涉水走遍全球,為全世界的自然紀錄片愛好者提供了多而精的視覺盛宴。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1的報道,這一次為了拍攝紀錄片《行星地球2》(Planet EarthII)的第三集,他和他的團隊來到了馬達加斯加和巴西的叢林地帶。雖然這一集的情節展開有些緩慢,但絕對不乏經典鏡頭。
之前的節目中,觀眾們已經大飽眼福,他們目睹了一只蜥蜴是如何在群蛇的攻擊下驚險逃脫,也和一只母雪豹共同經歷了一次悲慘時刻:它在崇山峻嶺中被一只公雪豹強奸。這一次,另一種貓科動物成了主角:它就是有著“殺手中的殺手”美譽的美洲豹。
紀錄片的“前戲”是在巴西某雨林深處,一只饑腸轆轆的母美洲豹盯上了一群要過河的水豚。這種產于南美洲湖泊溪流間的動物看起來像“大老鼠”,但它們可是全世界最大型的嚙齒動物。能在這片叢林生活的動物們都不是善類,雖然這只母美洲豹沿著河岸匍匐前進,伏擊點也選擇了最優處,但高度機警的水豚們嗅到了不安的氣氛,最終順利逃脫。
高度戒備的水豚們
母豹給貓科動物“丟臉”了,公豹決定要扳回一城。事實也證明,它的王霸之氣才是本集當仁不讓的主角。
它在河岸邊幽靈一樣地匍匐徘徊,氤氳著的殺氣很好地被周圍優雅的植被所遮蓋了:暴力美學也要講基本法啊。
完美的一躍
觀眾們也屏住了呼吸,死一般的寂靜之后將是弱肉強食的殘酷。一只凱門鱷游了過來,進入到了它的視野,作為本集紀錄片的配角,凱門鱷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提供了劇情所需要的一切基本要素:距離、角度、力量、技巧。該有的都有了,不需要任何的多余動作,一擊致命!
不差分毫,美洲豹的牙齒和凱門鱷的弱點的位置高度吻合
美洲豹在空中躍起的一瞬,代表了哺乳動物體態美感的最高水準,它死死咬住了凱門鱷的后腦。凱門鱷的掙扎是徒勞的。
也許對于美洲豹來說,捕獵的過程比用餐本身更有愉悅感
不過它也是幸運的,它的悲情和無助被攝影機記錄了下來,那一刻,其實它并不孤獨,喪身于美洲豹之口,也并不屈辱。
美洲豹可是貓科動物中的全能選手,能爬樹而且水性極好,美洲豹原產自中南美洲和美國部分地區,是體型第三大的大型貓科動物,僅次于老虎和獅子,體重在200磅(約合90公斤)左右。雖然體型不及獅子,美洲豹的咬力卻是獅子的兩倍,在哺乳動物家族排名第二,僅次于黑斑鬣犬。
美洲豹在水下面露猙獰
其實凱門鱷在這片雨林的食物鏈里也算一員猛將,無奈美洲豹才是鏈條的最頂端,它們有著高超的捕食智商和優異的判斷力,知道凱門鱷的弱點就在腦袋背后。而凱門鱷的“阿喀琉斯之踵”為自然法則的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注腳。
美洲豹這次的捕獵也引起了國外網友們的驚嘆:
“不可思議的鏡頭” “水豚太小了,還是抓個鱷魚來吃吧”
“捕鱷就如同在池中捉魚一樣”
更有細心的網友敏銳地發現,這是兩大汽車品牌之戰,“捷豹”大戰“保時捷凱門”:
http://www.guancha.cn/life/2016_11_21_3812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