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圖模式 《菜根譚》里說:“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為人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無意”。“閑看庭前”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之意;漫隨天外則顯示了目光高遠,不似小人般淺見的博大情懷;一句“云卷云舒”有隱含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對事對物,對功名利祿,失之不擾,得之不喜。正是“閑觀落花,坐看云起”。
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許多不盡人意的煩惱事,關鍵是你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這一切。坐看云起,就是對人對事情看得開、想得開,不斤斤計較生活中的得失,超脫世俗困擾、紅塵誘惑,視功名利祿為過眼煙云,有登高臨風、寵辱不驚的胸懷。這樣的心態,不是看破紅塵,心灰意冷,也不是與世無爭、冷眼旁觀、隨波逐流,而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
塵世生活很多人追求舒適物質享受、為人羨慕社會的社會地位、顯赫的名聲,今日的青年人追求的“時尚”,也是一種“世味”,說穿了,也不離物質享受個對“上等人”社會地位的尊崇。
世上有許多事情的確是難以預料的,成功往往與失敗相伴。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華,既有紅火耀眼之時,也有暗淡蕭條之日。面對成功和榮譽,要想菲爾德那樣,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氣凌人,把功名利祿看輕些,看淡些,面對挫折和失敗,也就不會像《儒林外史》里的范進,樂極生悲。
人要有經受成功、戰勝失敗的精神防線。成功要時時記住,世上的任何成功或榮譽,都依賴周圍的其他因素,絕非你一個人的功勞。失敗不要一蹶不振。只要奮斗了,拼搏了,就可以無愧的對自己說:“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這樣就會贏得一個廣闊的心靈空間。
大圖模式 生活中有些事情,靜下心的時候想一下便會覺得不過如此,只是由于心理作用我們把它放大了而已。若在生活中我們能做到得而不喜,失而不憂,方可把握自我,超越自己。
在新西蘭有一個牧場主,他們家有很多牧場,房子全是木頭的,這樣的田園生活已經延續一百多年了。牧場主家的房子錢有一大珠仙人掌,高大得可以伸到屋頂上去,又肥又大的仙人掌葉片會在成熟之后“啪嗒啪嗒”地;落在房頂上,每年都會腐蝕房頂,把房頂砸壞,牧場主每年都要修房頂。
鄰居說:“把這棵仙人掌砍掉不就行了?省的費這個事。”
而牧場的主人說:“當我聽到仙人掌落到房頂的聲音,這是一種生活的樂趣;當我在修房頂時,我也把它當成一種樂趣。”
大圖模式 還有一件更讓人詫異地事情,牧場主的牧場居然有一塊最好的地是荒著的。而且什么也不種,就那么荒著。別人問他:“這是為什么,多可惜的土地啊,可以種什么長什么的。”但牧場主給的回答是:“我不能種任何東西,因為我祖父有遺囑,他讓我父親在這塊土地上什么都不要種,就這樣荒著,我父親給我的遺囑也是這么寫著。我祖父說過,有這樣的一塊地荒著也是一種美,那是一種寂靜之美。”
超脫了眼前的寵辱得失,心清如水,是人生的一大智慧。從失意外覓希望,從萬全處見危機。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敵加之而不怒。常思人之美,不以一眚掩大德;常思己之過,醫好心病心生樂。得意不自持,失意不自失,不因為榮辱興衰而擾亂一池清水;他人之恩,自是銘心;他人之過,卻是云煙,不要為他人的作為為打翻心中的天平。一顆平常心,是榮是辱,俱不過風吹煙散,守得天開見明月。
大圖模式 寵辱俱平常,人生境界實在不平常。事事平常,事事也不平常。無論處于何種環境下,都能做到寵辱不驚,那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就如孔子所贊美的,不是個圣人,也是個圣人,也是個賢人。這是智者為人處事的一種境界,同樣亦是胸懷寬廣之人才有氣魄。面對羞辱能夠氣定神閑,這需要很大的控制力,而在成功之時的謹慎與不得意忘形更需要超人的自制力。
當然,放棄榮譽并不是尋常人具有的,它是經歷磨難、挫折的一種心靈上的感情,一種精神上的升華。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困難。紅塵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動,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憂不懼、不喜不悲呢?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的人窮盡一生追名逐利;恬然自得,方能達觀進取,笑看人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