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李白是劍客?你信嗎?
李白曾寫過一首詩,也算交代了他的光輝事跡,如《俠客行》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雖然詩里有夸張的成分,但也多少告訴世人,李白確實會舞劍。就連他出川之后去長安求取功名,也特地強調自己“十五好劍術,……三十成文章。”。意思是自己早就學會了劍術,很可能其高明程度還在寫文章之上。
如果不信的話,我們再來看正史是如何說的。《新唐書·文苑傳》中就寫了李白那么一段話,李白“(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這是正史中明確的記載,確認無誤。李白除了是一位大詩人之外,確實武藝高超。
李白曾到過山東拜北平守裴旻為師,為此李白寫下了“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的詩句。而裴旻劍術超群,當時被稱為大唐第一劍客。唐代裴敬的《翰林學士李公墓碑》也能證明這件事佐。李白能文能武,擅長舞劍,這是和其他唐代大詩人不同的地方!
李白仗劍天涯,為友人剔骨遷葬,你理解嗎?
李白雖然是一名俠客,曾經和朋友仗劍天涯,但是他為友人剔骨遷葬的行為讓很多人無法理解。李長之的《李白傳》記載,李白和四川的好友吳指南結伴游歷,不過吳指南在岳陽重病去世,李白悲痛萬分。李白不僅為他守喪,還用劍逼走了想要捕食吳指南尸體的猛虎。
一年后李白重新回到當初他安葬朋友吳指南地方,在洞庭湖邊李白挖出的尸骸,并用刀子剔除腐肉,然后在湖中洗凈,遷葬在了武昌的城東。這一行為使得很多人不理解,這特別有違常人的做法,也不適合當時的喪葬風俗。有人曾經研究過,說是李白并不是漢人,喪葬禮儀自然不跟隨漢族。
不過,李白出川以后,為了求取功名,展露更多的是他的詩文上的造詣和才華,很多人已經忘記了他曾經舞劍的事實。古代男子多佩劍的習慣,但是李白的劍卻真的是用來舞的,而不是裝飾品。李白同樣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劍客。只不過是因為他的詩太過出名,蓋過了其劍術超群的事實罷了。而李白的瀟灑和文學上的成就,后世也沒有幾個人能夠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