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按律填詞 ⊙仄⊙平⊙仄(句) ⊙平⊙仄平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葉平) ⊙仄⊙平⊙仄(葉仄) ⊙仄⊙平⊙仄(句) ⊙平⊙仄平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葉平) ⊙仄⊙平⊙仄(葉仄)
宋-辛棄疾(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1)本調五十字,八句,前后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例須同部,見本書附錄詞韻。(2)起二句為六字對,亦有不對偶者,以對偶為佳。第四句六字,換用詞部仄葉。后片字句句法,均同前片。(3)例詞為辛詞名作之一。這是一首以農村為題材的詞,時令在炎夏的夜里。那時作者退隱在江西上饒帶湖,風景幽美的黃沙道就在附近。因為是一首小詞,所以選用了一晴一雨兩個小場景。前片寫晴,開頭兩句是對仗,上句寫樹上的烏鵲因月光明亮而驚飛不定,從這一枝跳到另一枝。有一種意見把“別”解作動詞,說“別枝”是離開枝頭之意,這種說法似欠通順,且與下句的“半夜”不成對,不可取。下句說蟬在清風吹拂的半夜還在鳴叫(說明天氣炎熱)。不過,天氣雖熱,卻是風調雨順,“稻花香里說豐年”表明,稻子正揚花,一片芳香,豐收在望,詞人內心異常高興,而要稱贊一番。但是,詞人在這句后面緊跟一句“聽取蛙聲一片”,借一片蛙鼓之聲來歌唱豐年,進一步表達了人們心頭的喜悅。這種寫法,即所謂側面烘托,比直來直去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后片寫雨。夏夜的雨不同于“隨風潛入夜”的綿綿春雨,而是變化倏忽,來去無定的陣雨。剛才不是明月在天,樹梢鳴蟬嗎?一會兒,天空被烏云遮蔽,天邊只剩下七八個星星了,大有山雨欲來之意。果然,在山前,已經淅淅瀝瀝地飄下了“兩三點雨”。這時,詞人當然不能再象原來那樣從從容容,而要趕快找個地方避雨了。他自然想起了過去附近土地廟樹林旁邊有爿茅店,于是他急急忙忙地跑過小溪的橋,再拐個彎,抬頭一看,那爿茅店忽然在“社林邊”出現了。這首詞總共不過五十個字,但內涵卻很豐富,前片表現那種豐收的喜悅,后片寫茅店的突現眼前,無不生動靈活,躍然紙上,真可說達到了聲情并茂的境地。寫作上的這些特點,需要仔細玩味,深入體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