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盧旭 Caelus日記 2018-05-14 18:55
“我們每一次思考的時候,我們都在投射我們自己對現實的看法。”-變革系統思想家、康奈爾大學教授德里克·卡布里拉說,
“當我們把世界理解為是系統的結果時,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現實。”
我最近看到一本令我癡迷的書,德里克的“系統思維變得簡單:解決棘手問題的新希望”;為此,我也試著將自己的思考方式轉變為“系統思維領域”,同時計劃將系統思維作為我日后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新框架。
?
在和德里克交談之后,我決定寫一篇類似于書評的文章,也打算寫一篇教人們如何理解它的文章。
本文將重點介紹德里克的新提出的SystemsThinking(v2.0)(譯者注:系統思維2.0),包括如何使用它,以及一些學習工具。那么,讓我們先看一下SystemsThink2.0是什么。
part1:“解決棘手問題的最佳方法”
?
假設,現在有一個你不得不去發現隱藏在現象背后的,更本質的問題,你會怎么做呢?
德里克告訴我們,這將取決于我們的思維方式,除非改變自身的思維方式,否則將很難發現要解決的棘手問題。
事實上,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可能也會同意這點。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
“不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我們就無法解決目前的思維模式所造成的問題。”
那么,什么是棘手的問題?
“棘手問題是由事物的運作方式與我們如何思考或感知它們,這兩者間的不匹配而產生的。”-德里克·卡布雷拉
part2:為什么系統思維是創新的最佳途徑
?
就我自己個人而言,系統思維是我的“靈光一閃”或頓悟發生器,同時這也是最好的創新方式之一。
一般來說,創新有三種方式:
發明一些新的東西。
使現有產品更好。
把現有的兩件事組合成新的東西。
系統思維對于跨界學習來說也是完美的。德里克和妻子勞拉一起討論了系統思維如何將知識進行跨界轉移。就是在一個領域學習一些東西,并將它轉移到另一個領域,以求讓自己獲得一些額外的知識。
德里克和勞拉在開發了一個方程式后發現了SystemsThinking v2.0,也正是他的妻子勞拉幫他把這件事轉化成現實。
勞拉是轉譯研究領域(注2)的專家,這有助于將抽象變為現實。
最終,他們通過四個簡單的規則開發了SystemsV2.0。
在討論這四條規則之前,我們還要理解幾個關鍵概念。
part3:系統思維的基礎
心理模型?
“所有的心智模式都是錯誤的;更實際的問題是,它們為何是錯的,而不是有用的?”--喬治·E.P
德里克告訴我們“心智模式是系統思維的基礎”;心智模式是對某人關于現實世界中的事物如何運作的思考過程的解釋。回想一下我們對棘手問題的討論,當我們的心智模型很復雜時,棘手問題就出現了。
德里克為心理模型提供了以下公式。
信息+結構=心理模型
信息包括對了解事物本來意義作出貢獻的任何種類的材料、信息或數據。
結構包括隱藏的上下文結構,它有助于理解事物本來意義。
復雜自適應系統
?
復雜性理論借鑒了科學研究中對不確定性和非線性的研究成果。它強調不斷變化的交互和反饋循環。
這就是為什么系統思維必須是一個復雜的自適應系統(CAS),也為我們理解系統和系統行為起到了很強的指導作用。
part4:系統思維的四條簡單原則
?
現在,讓我們說回SystemsThinking v2.0的四個簡單原則。這些原則被稱為DSRP,它代表了我們形成新想法所需的四種認知功能:
特征(Distinctions)
系統(Systems)
關系(Relationships)
視角(Perspectives)
1. 特征
?
來源:http://emdffi.blogpot.com&stdaily.engst.io/作者/德里克
簡單地說,每一個想法都是從其他不同的事物或想法開始的。
讓我們看看德里克是怎么描述特征的。
它是解決棘手問題的關鍵。
它確認一件事或者一個問題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它是定義一個想法的邊界。
我們所看到和思考的事物從其他相似事物或想法中衍生出的意義。
從本質上說,詞語的含義是由我們賦予它的。
關鍵詞:比較,對比,定義,區分。
2.系統
?
來源:http://emdffi.blogpot.com&stdaily.engst.io/作者/德里克
“一個觀念組織方式的改變會導致這個觀念意義上的改變。”--德里克·卡布里拉
每一個觀念或事物都是系統的一部分,與區別相似。讓我們來看看德里克是如何描述系統的。
任何想法或事物都可以分成幾個部分(解構)。
任何想法或事物都可以被合并成一個整體(結構)。
一個既能分類又能整合的人,被稱為“Slumper”
Slumper's是能夠構建或綜合創意的人; 此外,他們還可以解構思想進一步加深我們的理解。
關鍵詞:整體,分塊,分組,組織。
“使某物成為一部分的是它屬于的整體;使某事成為一個整體的是它有一個部分。每一個整體都有可能成為其中的一部分。你的頭腦需要思考才能看到這一點。在現實世界里,你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有部分。“-德里克·卡布里拉
3.關系
?
來源:http://emdffi.blogpot.com&stdaily.engst.io/作者/德里克
關系包括行動和反應,德里克是如何定義關系的。
如果不理解思想或系統之間的關系,我們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一個它。
所有類型的關系都要求我們考慮兩個潛在的因素:行動和反應。
關鍵詞:連接,互連,互動,鏈接,原因,效果,反饋。
4.視角
?
來源:http://emdffi.blogpot.com&stdaily.engst.io/作者/德里克
“如果你改變你看待事物的方式,那么你所看的結果就會改變。”--德里克·卡布里拉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最后一個規則--視角。當我們能夠識別系統的邊界并確定系統中的關系時,下面就需要換個視角。德里克通過以下方式定義了視角。
有時對我們來說,視角是如此的基本和下意識,我們并不知道它們,但它們卻存在。
視角是由兩個相關的元素組成的:一個是我們正在觀察的事物,另一個是我們對它的觀點看法。
意識到我們所采取和不采取的視角對于深入了解我們自身和我們周圍的世界至關重要。
轉變視角,我們會發現不同的特征,關系,以及我們并沒有看到的背后的系統。
不同的視角會推翻之前的所有觀點。
“可以使用變換視角來擴大我們的思維,包括更多的選項(即,發散思維)。它也可以用來限制我們的思維,讓我們更專注(即聚合思維)。“-德里克·卡夫雷拉
part5:用系統思維填補空白
?
通過系統思維使思考變得簡單
“系統思維需要練習來建立認知構建模塊,這與用不同類型的樂高積木或DNA中的四種不同核苷酸構建沒有區別。“--德里克·卡夫雷拉
讓我們看看如何在SystemsThink2.0中使用一些工具。德里克告訴我們,
“將提高我們的思維速度。”
認知工具類型
?
類比
德里克告訴我們:類比是兩種事物相似之處的比較
“類比發明背后的天才在于,它們給了我們一種理解事物共同方式的心智模型(即與已知事物相比較)。”
隱喻
當我們需要對兩件不一樣但又有共同點的事物進行比較時,就會使用隱喻。
兩種理解事物的方法
構與整合
其基本思想是:1/將某一概念或事物分解為若干部分;2/將各部分聯系起來。然后,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進一步擴展對于該事物的認識。
杠鈴
你可以把杠鈴看作是兩種想法或事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擴展,我們發現了所謂的RDS杠鈴,其中:r=Relation;D=Difference和S = Systematize。德里克稱之為“創新算法”。他使用RDS杠鈴來解決棘手問題,因為復雜性隱藏在兩種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中。
part6:幫助您適應系統思維的工具
最后,讓我們簡要介紹德里克和勞拉為幫助我們理解和使用SystemsThinkingv2.0而創建的一些工具。
“元地圖”這個平臺是為了幫助我們準確地理解如何使用DSRP映射我們的思維過程而創建的。你甚至可以用它來繪制一篇文章的大綱!最棒的是,這個平臺是免費使用的,您可以在這里試用:https://www.metamap.me/
MetaMap??
“思維積木”
這些都是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使用的3D積木。
?
“思想調查”這個網站使用德里克所說的“Madlib”風格的DSRP問題。這些可以幫助我們使用DSRP的結構來發現新的想法。它運用蘇格拉底的方法,把重點放在問題而不是答案上。http://www.thinkquiry.us/
?
來源:http://emdffi.blogpot.com&stdaily.engst.io/作者/德里克
如果你還有問題,我強烈建議去看看《系統思維變得簡單:解決棘手問題的新希望》德里克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令人驚奇的創意。我們的頭腦中有無限多的思想,我們可以用無限多的系統來探索我們的思想。SystemThinkv2.0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探索思想的強大方法。
此外,德里克把每個人都放在一個意識和能力的連續。他將連續體描述為:
?
來源:http://emdffi.blogpot.com&stdaily.engst.io/作者/德里克
我們從無意識的無能階段開始(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什么)。
如果我們幸運的話,有人會叫醒我們,讓我們去尋找更多的東西。然后,我們進入了有意識的無能階段,在那里,我們意識到我們有一些東西需要學習。
一旦我們發展了一些能力,我們就會進入無意識的能力階段。在這里,我們練習一項技能而又不完全了解這項技能。有一些認知,但不是元認知(思考關于認知的思考或認知)。
當我們最終進入有意識的能力階段時,我們會意識到我們在做什么,這樣我們才能適應我們需要去的地方。
成功地沿著連續性進展意味著我們的元認知意識有所提高,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所經歷的每件事都將豐富我們不斷變化的心智模式。
德里克對SystemThinkingv2.0的愿景是開發70億個系統思想家!讓我以三個問題結束這篇文章。這些都是德里克用來發展他的視野的問題,你可以用它來發展你的視野。
問題1:最讓你生氣的是什么?
問題2:你今天看到了什么?
問題3:你明天應該看到什么?
END
參考文獻
[1]
德里克·卡布雷拉:系統思維變得簡單
注1:精益六式碼:精益生產與六式碼管理的結合
注2:轉譯研究領域:是用來形容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在新的人體研究或臨床測試上以發展預防、診斷或治療疾病的過程。此類型研究聚焦於基礎科學的實際應用,旨在把研究成果用於對人類利益福祉有快速效益的用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