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岳占偉:從殷墟墓葬看商代的社會構成和性質

摘要:從文獻和甲骨文記載以及考古材料看,商代社會是一個等級社會,由商王、貴族、平民、奴隸等多個階層構成,不同階層的地位和財富存在著顯著差異。從殷墟都邑內孝民屯村南地和大司空村東南地兩個族邑墓葬群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高等貴族非常少,中等貴族也很少,低等貴族較少,奴隸也較少,平民人數最多,平民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再結合殷墟以往考古發掘的族邑墓葬等級與上面兩個族邑基本相同判斷,殷墟都邑社會是以平民為主體,商王、貴族和奴隸占比皆小。既如此,商代社會的性質判定為奴隸社會似乎就不太合適了,應該是在商王統領下,諸侯、族尹等貴族直接管轄下,以平民為主體的社會結構。





  從文獻和甲骨文記載以及考古材料看,商代社會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等級社會,是由商王、貴族、平民、奴隸等多個階層構成,不同階層的地位和財富存在著顯著差異。商王位于金字塔的最頂層,社會地位和擁有的財富最多。貴族階層比較寬泛,大致可分為高等、中等、低等貴族三個層級。高等貴族位于金字塔的上層,社會地位和擁有的財富僅次于商王。中等貴族位于金字塔的中上層,社會地位和擁有的財富次于高等貴族。中等貴族又可細分為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三個小層級,他們之間的地位和財富也有較明顯的差異。低等貴族位于金字塔的中下層,他們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財富。平民位于金字塔的下層,平民又可細分為上、下兩個層級,他們沒有社會地位,但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少量財富。奴隸位于金字塔的最下層,他們沒有任何社會地位、自由和財富。

  一、商代墓葬的等級標準

  商代社會的等級制度主要體現在墓葬的等級和規格。商代墓葬的等級和規格具有代表性的幾個指標是墓葬形制、墓室面積、葬具、隨葬品、殉人、犧牲及陪葬馬車等。本文依據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以往的考古經驗,為商代墓葬制定了一套較為客觀的等級標準。需要說明的是,此標準具有普遍性,特殊情況例外;具有相對性,不是絕對的,因為少數墓葬存在“財富與地位差”現象[1],還有少數墓葬存在“僭越”現象。

  墓葬形制方面,四條墓道的大墓僅見于西北岡王陵區,墓主人身份為商王;兩條墓道的大墓,見于王陵區、重要的族邑以及重要的諸侯方國,墓主人為王室重要成員、重要族邑的族尹或重要的諸侯方國的君主;一條墓道的大墓見于王陵區、族邑以及諸侯方國,見于王陵區者應為王室成員,見于族邑者應為族尹或高等貴族,見于諸侯方國者應為君主或高等貴族。

  墓室面積方面,帶有墓道的墓葬,墓室面積一般大于10平方米,墓主人應是高等貴族及以上等級;長方豎穴土坑墓中墓室面積大于10 平方米者墓主人也應為高等貴族及以上等級,墓室面積介于5~10 平米之間者墓主人多為中等貴族,墓室面積介于3~5平方米者墓主人多為低等貴族,少數為上層平民;墓室面積低于3平方米者多為平民,少數為低等貴族。

  葬具方面,使用“亞”字形槨者,墓主人為商王、王室權貴、諸侯方國的君主,都邑內族邑的族尹或高等貴族等;使用長方形棺槨者,墓主人多為貴族,少數為上層平民;僅用棺者,墓主人多為平民,少數為低等貴族;另有一些無葬具,或埋于地層與灰坑中,或用于人殉人牲者,當是地位最低的奴隸。

  殉人和犧牲方面,有殉人的墓葬,墓主人多為中等貴族以上者。通常情況下,墓主人等級越高,殉人的數量會越多。隨葬有大型動物犧牲牛腿或牛腿加上豬腿、羊腿的墓葬,墓主人多為中等貴族及以上等級;隨葬有中、小型動物犧牲豬腿、羊腿、雞、魚等者,墓主人多為低級貴族或上層平民。

  殉葬馬車方面,殷墟前期,馬車一般不用于殉葬,墓中隨葬的車馬器即代表墓主人生前擁有馬車,有車馬器隨葬的墓葬多為中等貴族及以上等級;還有,隨葬車馬器套數的多少,表明墓主人地位的高低。車馬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弓形器,故隨葬弓形器的數量可代表墓主人生前擁有馬車的數量。殷墟后期,馬車多用于殉葬,有殉葬馬車的墓葬,墓主人應為中等貴族及以上等級,而墓中隨葬的車馬器就不嚴格與墓主人的地位和等級相關,似乎更具有象征意義了。

  隨葬品方面,隨葬品是墓主人生前社會地位高低最具代表性的物品,隨葬品種類和數量的多寡直接反映墓主人地位的高低。

  禮器方面,隨葬1套銅觚爵或5件(鉛、仿銅陶、漆木)禮器以下者,多為低等貴族;隨葬2套銅觚爵或6~10件銅(鉛、仿銅陶、漆木)禮器者,多為中等略偏下貴族;隨葬3或4套銅觚爵或11~20件銅(鉛、仿銅陶、漆木)禮器者,多為中等貴族;隨葬5或6套銅觚爵或21~30件銅(鉛、仿銅陶、漆木)禮器者,多為中等偏上貴族;隨葬9或10套銅觚爵或30件銅(鉛、仿銅陶、漆木)禮器以上者,多為高等貴族或王室權貴。銅鼎也是銅禮器的核心之一,隨葬銅鼎的大小和多少也代表墓主人地位的高低。

  樂器方面,隨葬鼓(銅、木、皮質)或石磬者,墓主人多為高等貴族及以上等級;隨葬銅鐃(一套三件)者,墓主人多為中等貴族及以上等級。

  兵器方面,鉞是軍權的象征,墓中隨葬銅鉞的大小與多少代表墓主人武官級別的高低。隨葬有銅鉞的墓葬,其主人多為中等貴族及以上等級。卷首刀是一種不常見的兵器,隨葬有卷首刀的墓葬,其主人也多為中等貴族及以上等級。戈、矛、鏃等兵器是墓中常見兵器,僅隨葬此三類兵器者,墓主人多為平民,表明其生前曾為士兵。

  生產工具方面,若生產工具作為隨葬組合之一類者,墓主人多為貴族及以上等級;若僅隨葬生產工具者多為平民,表明其身份是社會生產者。

  玉石器方面,琮、璧、圭、璋、玦、璜等禮器和鉞、戚、戈、矛等儀仗器也是地位的象征。隨葬這些器物的墓葬,墓主人的地位多為貴族及以上等級,而且隨葬這些器物的形體越大,墓主人生前的社會地位越高。上層平民有時也會隨葬一些裝飾性和日用玉石器,一般不隨葬禮制性玉石器。

  陶器方面,白陶、硬陶和釉陶等器物,多出自大中型墓葬中。故隨葬這些陶器的墓主人多是中等貴族及以上等級,而平民僅隨葬灰陶器。

  稀有的象牙器、金器多被商代的王室和高等貴族所壟斷,故隨葬這些器物的墓主人多是高等貴族及以上等級。

  貨貝是財富的象征,僅隨葬貨貝者多為平民。

  二、兩個典型案例

  采用上文商代墓葬的的等級標準,以2003~2004年孝民屯南地和2004年大司空村東南地兩個較為系統發掘的殷墟族邑墓葬群為例,綜合考察每座墓葬主人生前的社會地位,再依據其社會地位進而考察商代的社會構成,最后簡單討論一下商代的社會性質。因為采用的資料是殷墟族邑墓葬,所以本文討論的內容不包括商王及王族成員。本文寫作意圖主要是想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學界對商代社會性質的思考和討論。

  1.孝民屯村南地商代墓葬群[2]

  2003~2004年發掘的孝民屯村南地商代墓葬群總體規格不高,未發現墓室面積大于10平方米的高等貴族墓。

  墓室面積介于5~10平方米之間的墓葬發現4座,皆有棺槨,雖然被盜,但是從它們的墓室面積判斷,墓主人應屬中等貴族。

  墓室面積介于3~5平方米之間的墓葬發現94座,大多數有1棺1槨,少數僅有1棺。其中M17隨葬銅禮器7件:鼎2、簋1、卣1、觚1、爵2,M85隨葬銅觚1、爵2,M735雖被盜,但發現1件車馬器(弓形器),故此3座墓的主人可歸于中等貴族。其中M408、M710、M841等3座墓沒有隨葬禮器,墓主人應歸為平民,屬于上層平民。其余88座墓葬中少數未被盜者,或隨葬一套銅(鉛)觚爵,或隨葬的銅(鉛)禮器不多于5件,或隨葬有玉石禮器者,它們的墓主人應屬于低等貴族;大多數雖然被盜,但從墓室面積不小于3平方米判斷,墓主人也應屬于低等貴族。

  墓室面積小于3平方米者492座,其中27座墓葬雖然面積不足3平方米,但是因為它們或隨葬有銅(鉛)禮器、或隨葬有玉(石)禮器,所以它們的墓主人應歸為低級貴族(表一)。其中411座墓葬未見禮器,但它們既有葬具(大多數僅有1棺,少數有1棺1槨),又有陶器、兵器、貨貝等隨葬品,故它們的墓主人應屬于平民階層。其余54座墓葬雖有墓壙,但既無葬具,又無隨葬品,這些墓葬的主人一部分可能是下層平民,另一部分可能是奴隸, 我們暫時把這群人都歸為奴隸階層。

  灰坑中發現的9具人骨,既無墓壙、又無葬具,更無隨葬品。墓室面積最大者M22有1殉人。灰坑中的人和墓葬內的殉人應皆屬于奴隸階層。

  綜上,2003~2004年孝民屯村南地商代墓葬群中共發現600人,其中歸為中等貴族者7人,約占總人數的1.17%;歸為低等貴族者115人,約占總人數的19.17%;歸為平民者414人,占總人數的69%;暫歸為奴隸者64人,約占總人數的10.67%。

  2. 大司空村東南地商代墓葬群[3]

  2004年發掘的大司空村東南地商代墓葬群因位于“馬危”族邑中心的四合院建筑群附近,故總體規格較孝民屯村南地墓葬群要高些。

  墓室面積介于5~10平方米之間的墓葬發現16座,皆有棺槨。其中M303墓室面積9.46平方米,且未被盜掘,有4個殉人,隨葬銅禮器39件和樂器銅鐃一套3件,還有一些玉禮器和一組車馬器,故墓主人應屬于高等貴族。M356的墓室面積雖然大于5平方米,然而隨葬品中無禮器,故墓主人應歸為上層平民(表二)。M444的墓室面積雖然也大于5平方米,然而僅隨葬了3件銅禮器:觚1、爵1、方彝1,故墓主人應屬于低等貴族。其余13座墓葬雖均被盜掘,但從它們的墓室面積不小于5平方米判斷,墓主人可歸為中等貴族。

  墓室面積介于3~5平方米之間的墓葬發現58座,大多數有1棺1槨,少數僅有1棺。其中M230隨葬6件銅禮器:鼎1、簋1、觚2、爵2,M412隨葬9件銅禮器:鼎2、簋1、卣1、尊1、斝1、觚1、爵2,故此2座墓的主人可歸于中等貴族。其中17座墓葬的墓室面積雖然不小于3平方米,但是隨葬品中不見禮器,故它們的墓主人應歸為上層平民(表二)。其余39座墓葬葬中少數未被盜擾者,或隨葬一套銅(鉛)觚爵,或隨葬的銅(鉛)禮器不多于5件,或隨葬有玉石禮器,故它們的墓主人應屬于低等貴族;大多數雖然被盜,但從墓室面積不小于3平方米判斷,墓主人也應歸為低等貴族。

  墓室面積小于3平方米者284座,其中M18隨葬有車馬器(“U”形器),M34隨葬有石禮器(石璋),所以這2座墓的主人應屬于低級貴族。其中237座墓葬未見禮器,但它們既有葬具(大多數僅有1棺,少數有1棺1槨),又有陶器、兵器、貨貝等隨葬品,故它們的墓主人應屬于平民階層。其余45座墓葬雖有墓壙,但既無葬具,又無隨葬品,它們的墓主人一部分可能是下層平民,另一部分可能是奴隸,我們暫時把這群人都歸為奴隸階層。

  灰坑中發現的28具人骨與地層中發現的2具人骨,他們既無墓壙、又無葬具,更無隨葬品,應歸為奴隸;房基夯土中發現4具人骨,系建房奠基中的祭祀,他們也應歸為奴隸;貴族墓葬中發現9個殉人,他們也應屬于奴隸階層。

  綜上所述,2004年大司空村東南地商代墓葬群中共發現401人,其中歸為高等貴族者1人,約占總人數的0.25%;歸為中等貴族者15人,約占總人數的3.74%;歸為低等貴族者42人,約占總人數的10.47%;歸為平民者255人,約占總人數的63.59%;暫歸為奴隸者88人,約占總人數的21.95%。

  三、結語

  從孝民屯村南地和大司空村東南地兩個族邑墓葬群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孝民屯南地高等貴族、中等貴族、以及為貴族服務的奴隸所占比例小于大司空東南地,而低等貴族和平民數量所占比例大于后者,但平民中的上層人數少于后者。

  在兩個族邑共發現的1001個人中,能夠歸為高等貴族的非常少,兩個族邑僅發現1人,約占總人數的千分之一;中等貴族也很少,兩個族邑共發現22人,約占總人數的2.20%;低等貴族較少,兩個族邑共發現157人,約占總人數的15.68%;奴隸也較少,約占總人數的15.18%;平民人數最多,兩個族邑共發現669人,約占總人數的66.83%。由此可見,兩個族邑內部的社會構成以平民為主,約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從前文可知,我們把那些雖有墓壙,但無葬具和隨葬品的墓葬暫歸為了奴隸,事實上這部分人身份不詳,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屬于平民。如此,兩個族邑中平民所占比例要大于三分之二。這些平民中的男性不少具有雙重身份,平時在族邑內生活生產,戰時出征打仗。例如大司空村東南地M108,從墓室面積(1.96平方米)、葬具(1棺)、隨葬品(陶簋1、豆1、觚1、爵1、罍1、壺1,銅戈1,貨貝2)等判斷,墓主人應為擁有一定社會財富的平民,因隨葬了1把銅戈,故其又是一名戰士(圖一)。

圖一 2004年大司空村東南地M108

  殷墟都邑是由許多族邑組成的。九十來年的考古發掘證明,殷墟其他族邑的社會構成與孝民屯村南地和大司空村東南地兩個族邑大致相同,也是以平民為主體的社會結構。所以,殷墟都邑內的社會構成的主體是平民,而非貴族和奴隸。

  殷墟作為晚商的政治中心,都邑內的貴族以及為貴族服務的奴隸當然要比其他地區比例高,也就是說,殷墟都邑以外的其他區域的貴族和奴隸所占比例更低,其社會構成中平民所占比例更高。由此判斷,商代社會構成是以平民為主體人群,還包括所占比例幾乎忽略不計的商王,以及所占比例低下的貴族和奴隸。

  既然商代社會是以平民為主體,而非奴隸,那么商代社會的性質判定為奴隸社會似乎就不太合適了,但稱謂“平民社會”也似不妥,應該是在商王統領下,諸侯、族尹等直接管轄下,以平民為主體的社會制度。

注釋


[1]岳洪彬:《殷墟青銅禮器研究》,第301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安陽孝民屯(四)殷商遺存·墓葬》,文物出版社,2018年。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安陽大司空——2004年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14年。

(作者:岳占偉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5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山西大同發現珍貴北魏貴族墓葬 出土文物40件|北魏|墓室
【民族考古】試論前掌大墓地女性墓葬隨葬兵器現象
九連墩:楚國貴族的地下宮殿
夏商考古【六】商代墓葬的發現與研究
殷墟王陵遺址
郵票上的青銅器-中郵篇(7)國之重器-司母戊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乌兰察布市| 都江堰市| 金塔县| 始兴县| 晴隆县| 龙南县| 祁门县| 开阳县| 新沂市| 贵州省| 武安市| 明溪县| 五指山市| 清原| 长春市| 高青县| 德庆县| 麟游县| 东乡| 赤峰市| 遂川县| 尖扎县| 宣武区| 白城市| 岳西县| 汕头市| 北碚区| 沐川县| 革吉县| 安顺市| 禹城市| 晋江市| 鸡泽县| 凯里市| 临颍县| 九江县| 龙南县| 崇文区| 珠海市|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