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累及血管的炎癥和閉塞性疾病,本病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一般認為與長期吸煙、患肢受寒、潮濕和外傷等因素有關。病變主要累及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動、靜脈。
脈管炎不同時期的癥狀
初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發涼、怕冷、沉重,足趾有針樣痛、小腿肌肉出現痙攣性疼痛、間歇性跛行、患肢動脈搏動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淺靜脈炎,全身癥狀不顯著。
中期(營養障礙期)
患肢麻木、發涼、怕冷、間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靜息痛。患肢皮膚常呈潮紅色、紫紅色或蒼白色、足部皮膚干燥、脫皮、趾甲生長緩慢、增厚變形、汗毛脫落、小腿肌肉有萎縮現象、患肢動脈搏動消失。可有情緒不安,頭暈腰痛,筋骨松軟之癥。
后期(壞死期)
患肢由于嚴重的血液循環障礙,發生潰瘍或壞死,大多數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關節或小腿者很少見。疼痛劇烈難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頓足,號啕大叫,痛不欲生。壞疽的足趾脫落后,常遺留潰瘍而經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發熱、口干、食欲減退、失眠、便秘、尿黃赤等癥狀。中醫稱脈管炎為脫疽,多見于北方寒冷地區。脈管炎主要侵犯中小動脈,如動脈、脛前、脛后動脈、股動脈、尺、橈動脈等,多發生于下肢,被侵犯的動脈呈節段性串珠樣,日久呈條索狀,形成血栓阻塞,引起肢體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出現缺氧,甚至發生潰爛、壞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