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縣域經濟發展測評辦法下月實施 首次進入十強縣獎100萬
本報訊(記者 張維) 昨日,省政府網站全文公布《陜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8月1日起實施。監測考評范圍為全省107個縣(市、區),其中縣(市)、城區分開考評。撤縣設區的地區,從國務院批復的第二年開始,退出縣(市)考評范圍,納入城區考評范圍。
《辦法》明確監測考評指標包括:經濟發展指標、經濟結構指標、民生發展指標、生態環境指標和社會和諧指標五大類。其中縣(市)監測考評指標為33項;城區監測考評指標為28項。根據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關要求,監測考評具體指標可動態調整。
年度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結果經省政府審定后,對縣(市)綜合監測考評前10名和綜合監測考評名次進位快的前10名分別授予“陜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稱號和“陜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獎”;對城區綜合監測考評前5名和綜合監測考評名次進位快的前5名分別授予“陜西省城區經濟社會發展五強區”稱號和“陜西省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獎”,并予以通報表彰。
對在黨風廉政建設、社會穩定、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人口和計劃生育、節能降耗等方面被“一票否決”的縣(市、區),取消表彰獎勵資格。
省政府設立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獎勵專項資金。對首次進入“十強縣”和“五強區”的縣(市、區)各獎勵100萬元,對第一名縣(市)獎勵100萬元,其他“十強縣”和“五強區”以獎勵50萬元為基數,對照上年位次,每進1位增加獎勵10萬元,上限不超過100萬元;每退1位減少獎勵10萬元,減完為止。對爭先進位前10名縣(市)獎勵分為3個等次:一等獎3名,各獎勵80萬元;二等獎4名,各獎勵50萬元;三等獎3名,各獎勵30萬元。對爭先進位前5名區各獎勵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