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湘西的山區,當有外鄉人在那里去世后,他的親友便前往聘請法師來趕尸回鄉。當法師來到停尸的地方,首先查看死者的生辰及死忌,看看是否有沖克,然后便在尸旁念咒,口中喃喃念咒好一會,突然,把手中的桃木劍,用力插入停放尸體的木板上,倘若桃木劍應手而入,即表示這尸體愿意接受,法師的號令指引,法師便肯接下這趕尸的聘約。但倘若桃木劍屢插不入或是突然折斷,那位法師便立即掉頭不顧而去,因為,這表示尸體不肯聽從他的號令,途中很可能會因此而發生變故的,所以即使再出更高的價錢,法師也不會答應趕尸的。
當法師接了生意后,并不會立即起程,而是要待幾天,直至有四五具尸體,才一并起程,有些更會在路途上再接尸體。奇怪的是在法師作法后無論天氣怎樣尸體也不會腐爛。起程的時候,由法師把待運的死尸集中一起,起壇作法后,便把用黃紙寫成的符,貼在每個死尸的額上,喃喃念咒后,每具尸體便直立起來,隨法師的背后一跳一跳的,往前跟著跳去。因為死尸的各處關節經己僵硬,所以膝部不能屈曲,祇能跳躍向前。而一般行旅是日行夜宿,但趕尸正好相反日宿夜行,因趕尸需要在晚間進行,不可讓太陽照射到死尸身上,所以一到雞啼,天將破曉前,法師便帶領死尸們投宿,直至晚上,臨行前由法師逐一檢視尸體額上的符,如沒問題,才會繼續趕尸行程。然而,趕尸不是把尸體一直趕回故鄉的,只是帶領死尸穿過荒涼崎嶇的山區,回到平原地,交給來接運的鄉中親人,讓他們把尸骸放進棺木內,用其它的交通工具,把棺木運回鄉間入土安葬。
以上的“趕尸”方法,對許多人來說,卻是半信半疑,因為死尸竟會跳動,這未免太不可思議,令人難以置信。但在術數的立場來看,“趕尸”并非絕無可能的事,因這是屬于“五術”﹝山、醫、卜、命、相﹞中的“山術”范圍內,“山術”注重畫符念咒,研習超自然的力量。然而撇開符咒不談,單從死尸是否能夠話動而言,這是真的有此可能,在中國歷代資料當中,常有尸變的記載,所謂尸變是指,死尸受了某些外間因素而突然復活,但這復活的死尸已失了人性,祇是一具沒意識的行尸而已。而尸變通常發生在雷電交加的時候,這可能因雷電刺激起死尸體內,還未完全散去的靜電所致,于是那死尸便像通了電一樣,在毫無意識下活動起來。
而法師們是否掌握了這竅妙,所以懂得控制這短暫復活的方法呢?隨著“趕尸”這行業的末落,這將會是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謎。
此照片絕對真實,這是在CCTV—4看過吧,新聞報道的是不會有假的,希望大家頂我一下
還有一張
作者:揚州蠻子 回復日期:2009-08-03 08:54:50
趕尸條件:
據有關文獻記載,趕尸有 “三趕,三不趕”之說。
凡被砍頭的(須將其身首縫合在一起)、受絞刑的、站籠站死的這三種可以趕。理由是,他們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氣,既思念家鄉又惦念親人,可用法術將其魂魄勾來,以符咒鎮于各自尸體之內,再用法術驅趕他們爬山越嶺,甚至上船過水地返回故里。
凡病死的、投河吊頸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這三種不能趕。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閻王勾去,法術不能把他們的魂魄從鬼門關那里喚回來;而投河吊頸者的魂魄是 “被替代”的纏去了,而且他們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來,舊亡魂無以替代豈不影響舊魂靈的投生?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屬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燒死的往往皮肉不全,這兩類尸同樣不能趕。
作者:揚州蠻子 回復日期:2009-08-03 08:58:02
行業繼承:
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尸這一行業,學這行業的,必須具備有兩個條件:一膽子大,二是身體好。而且,必須拜師。趕尸匠從不亂收徒弟。學徒由家長先立字據,接著趕尸匠必須面試。一般來講,要看滿16歲,身高1.7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相貌要長得丑一點。趕尸匠先讓應試者望著當空的太陽,然后旋轉,接著突然停下,要你馬上分辨東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則不能錄用。因為你此時不分東西南北,就說明你夜晚趕尸分不出方向,不能趕尸。接著,趕尸匠要你找東西、挑擔子。因為尸體畢竟不是活人,遇上較陡之高坡,尸體爬不上去。趕尸匠就得一個一個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后,還有一項面試,這就是趕尸匠將一片桐樹葉放在深山的墳山上,黑夜里讓你一個人去取回來,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你有勝任趕尸匠的膽量。這三關順利通過了,你便取得了當趕尸匠學徒的可能。
趕尸匠的家里,跟一般農民一樣,照樣“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只有接到趕尸業務時,他們才將自己裝束一番,前去趕尸。他們雖趕尸,卻忌諱趕尸這個名詞。因而,內行人請他們趕尸,都說:“師傅,請你去走腳”或“走一回腳”。趕尸匠若答應,他便拿出一張特制的黃紙,讓你將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別等等寫在這張黃紙上,然后畫一張符,貼在這張黃紙上,最后將這張黃紙藏在自己身上。
趕尸匠的穿著也十分特別:他不管什么天氣,都要穿著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系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腰包藏著一包符。師父教徒弟,第一件事是畫符,這種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黃紙上用朱筆畫上又像字又像畫的東西,途中遇到意外情況,便將這種奇特的符朝西掛在樹上或門上,有時也燒灰和水吞服。
同時徒弟必須學會三十六種功,才能去趕尸。第一件功,便是死尸“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讓死尸能站立起來。第二件功是“行走功”,也就是讓尸體停走自如,第三件功是“轉彎功”,也就是尸體走路能轉彎。另外,還有“下坡功”、“過橋功”、“啞狗功”等。“啞狗功”可使沿途的狗見著尸體不叫。因死尸怕狗叫,狗一叫,死尸會驚倒,特別是狗來咬時,死尸沒有反抗能力。死尸會被咬得體無完膚。最后一種功是“還魂功”,還魂功越好,死尸的魂還得越多,趕起尸來便特別輕松自如。這種“還魂功”,實際上是用一種湘西特產的草藥撒在尸體上。
作者:揚州蠻子 回復日期:2009-08-03 09:00:25
湘西趕尸的真湘西有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張家界,也有神秘莫測的趕尸。早些年代,你若在湘西神秘的山村小客店投宿,便極有可能看到死尸走路.當天亮之前,小客店前搖搖晃晃地走來一行尸體,尸體都披著寬大的黑色尸布。這些披著黑色尸布的尸體前,有一個手執銅鑼的活人,這個活人,當地人叫做“趕尸匠”。其實,說是“趕尸匠”不如說是“領尸匠”,因為他是一面敲打著手中的小陰鑼,一面領著這群尸體往前走的。他不打燈籠,手中搖著一個攝魂鈴,讓夜行人避開,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關起來。尸體若兩個以上,趕尸匠就用草繩將尸體一個一個串起來,每隔七、八尺遠一個,黑夜行走時,尸體頭上戴上一個高筒毯帽,額上壓著幾張書著符的黃紙垂在臉上。路上有“死尸客店”,這種神秘莫測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趕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門一年到頭都開著。因為兩扇大門板后面,是尸體停歇之處。趕尸匠趕著尸體,天亮前就達到“死尸店”,夜晚悄然離去。尸體都在門板后面整齊地倚墻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幾天幾夜。尸體行走時四肢捆上斑竹篾片,象是骨科用的夾板,其作用是不讓手足關節彎曲,使舉腿跨步硬枝梗桿,儼然一具僵硬死尸的樣子!其狀至為恐怖,見者唯恐避之不及。“術士”引路走在前面,形神枯稿,滿面煙容,踽踽斜行,時時掉頭關照后面跟隨的“死人”,邊走邊丟紙錢,名曰“買路錢”;“死人”則沿著“買路錢”向前挪動足步,實際上紙錢成為了路標。引路人還提著一個燈籠,火光半明半滅,閃爍不定,這也是為“死人”指明去處的暗號。背上高聳聳的背一夾背;滿咚咚的盛著紙錢和香蠟。就這樣,一前一后,緩緩的,陰森森的,幽靈似的,走在荒郊小道,或僻靜的小待小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