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發布時間:2012-06-26【字號:
小 中 大 】
《細胞》(Cell)雜志于6月22日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所張旭研究組題為“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3作為微管穩定蛋白調控神經元極性化與遷移”的研究論文。論文報道了非分泌型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3;FGF13)在神經元軸突的生長錐中具有聚合和穩定微管的功能,影響軸突和前導突起的生長;在腦發育過程中,FGF13調控神經元的遷移、大腦皮層和海馬組織結構的形成,從而影響學習與記憶等腦功能。該項工作由神經所博士研究生吳青峰和楊柳等在張旭研究員的指導下完成。
大腦皮層和海馬是形成學習與記憶等腦功能的關鍵腦區,它們發育的異常會導致智力障礙。人類X染色體的基因缺陷或變異可以導致大腦發育遲滯,造成兒童智力發育障礙,稱為X-連鎖智力障礙綜合癥。FGF13基因位于X染色體,以往的病例研究提示FGF13基因缺陷可能與X-連鎖智力障礙有關。然而,FGF13在腦發育中的功能尚不清楚。
絕大多數FGF家族成員是分泌性因子,作用于細胞膜上受體啟動信號傳導,對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參與胚胎的早期發育。FGF13是FGF11亞家族成員,這類FGF分子因沒有分泌信號肽而無法分泌,在細胞內發揮功能。張旭研究組的研究顯示,在腦發育過程中FGF13表達于大腦皮層和海馬神經元中,它的剪接異構體FGF13B蛋白在神經元生長錐中富集,并且與微管相互作用。進一步的研究表明,FGF13B是微管穩定蛋白,不僅可以與微管結合,具有微管結合結構域,而且可以聚合微管蛋白和穩定微管,保護微管免受降解。他們還發現,FGF13B在大腦皮層中調節軸突或前導突起的發育,因而調節神經元遷移,FGF13B缺失會阻礙神經元從多極性向雙極性轉化,還導致軸突或前導突起的過度分支,從而減緩神經元的遷移。這些結果提示FGF13B通過聚合與穩定微管來調控神經元發育。
他們進一步發現,FGF13基因敲除小鼠由于神經元遷移遲滯造成大腦皮層和海馬結構分層異常,學習記憶能力受到明顯損害。因此,缺乏FGF13可以導致大腦皮層和海馬發育遲滯以及個體智力障礙。
該研究闡述了FGF13B對大腦發育的調控作用及其機理,為智力障礙綜合癥提供了新的分子細胞機制。
該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的資助。
FGF13B具有聚合和穩定微管的功能,在神經元生長錐中富積的FGF13B影響軸突和前導突起的生長,在大腦皮層發育過程中調控神經元遷移。FGF13基因缺陷可以導致大腦發育異常,造成智力發育障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