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下五千年文化很深厚,也流傳下來不少的國寶,但是在之前的戰爭中我們也丟失了不少的寶物,之后收復這些寶物的時候也是花了不少的力氣。1936年,我國著名畫家徐悲鴻在朋友的邀請下來到了德國人馬丁夫人的家里欣賞書畫。
1936 年,徐悲鴻在好友許地山的引薦下,拜訪了馬丁夫人。馬丁夫人的父親曾是德國駐華大使,在中國生活了60多年,收藏了大量中國書畫文物。現在馬丁夫人生活困難,準備將這些文物出售,于是徐悲鴻等人上門查看文物。
馬丁夫人十分熱情,一股腦兒地將4 箱古書畫全部搬出來放在徐悲鴻面前,讓他挑選。不料,徐悲鴻在翻檢了兩箱古書畫之后,直到看到第三箱古書畫時,徐悲鴻兩眼放光,高聲喊道:“下面的不看了,我就要這一件了! ”這破布一樣的古畫描繪了描繪了87 位正在列隊行進中的神仙,即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于是, 徐悲鴻提出用隨身所帶的1 萬元現金購買這件古畫, 可馬丁夫人看出這件古畫絕非一般畫作所比,便透露出不舍之意。
后經許地山從中協調, 馬丁夫人終于答應由徐悲鴻再從此次展覽中挑選出7 件精品畫作為交換, 這樣才順利成交。據馬丁夫人介紹,此畫系八國聯軍侵華時被德軍從一王府中搶得,馬丁夫人的父親曾是當年的德軍指揮官。其父并不知道此畫價值,于是將其丟在墻角10多年。徐悲鴻買下此畫后,請來張大千等大師鑒賞,眾人一致認定此畫是吳道子真跡。
后來,日軍飛機突襲。混亂之中,一徐悲鴻的30多幅畫和最珍貴的《八十七神仙卷》不翼而飛。徐悲鴻發現古畫被盜后,憂心成疾,到處尋找無果。之后,他回到重慶,這時他的一位學生告訴他在成都有古畫的蹤跡,但是賣畫的人出價20萬,才肯賣出。為了古畫的安全,徐悲鴻沒有驚動軍警,而是典當自己家中以及夫人的首飾,才湊夠錢。
1953年9月,徐悲鴻因積勞成疾逝世,妻子廖靜文按照他身前的遺愿將1000多件作品和1000多件收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如今《八十七神仙卷》已成為中國傳世珍寶。按照當時20萬大洋的購買力,古畫在今天的價值遠遠超過了50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