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國寶的背后,都有一段傳奇。
1937年春天,徐悲鴻應友人的邀請來到了德國籍馬丁夫人家中鑒賞書畫。
馬丁夫人的父親曾是德國駐華大使,在中國生活了60多年,收藏了大量中國書畫文物。現在馬丁夫人生活困難,準備將這些文物出售,于是徐悲鴻等人上門查看文物。
徐悲鴻一件件看著這些藏品,雖然這些藏品有不少好東西,但沒有一件讓徐悲鴻驚艷的。就在徐悲鴻等人準備放棄時,在墻角的一個破箱子里發現了一張發黃的“破布”。
徐悲鴻撿起這張破布一瞧,頓時驚訝得合不攏嘴:“無論多少錢,這幅我要了!”這是一幅白描絹畫,描繪了東華帝君、南極帝君在眾仙的簇擁下去拜謁三清的情景,畫布上的神仙惟妙惟肖,生動傳神。
馬丁夫人見徐悲鴻如此重視此畫,知道此畫意義非凡,于是趁機抬高價格要價1萬大洋。徐悲鴻立刻東拼西湊,賣掉自己的7幅畫再加上3000大洋買下了這幅畫。
據馬丁夫人介紹,此畫系八國聯軍侵華時被德軍從一王府中搶得,馬丁夫人的父親曾是當年的德軍指揮官。其父并不知道此畫價值,于是將其丟在墻角10多年,并未重視。
徐悲鴻買下此畫后,請來張大千、謝稚柳等一流大師鑒賞此畫,眾人一致認定此畫是吳道子真跡,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
因為此畫一共畫了87個神仙,因此又被稱為《八十七神仙卷》。
徐悲鴻對此畫視若生命,他在畫上蓋了一個“悲鴻生命”的印章,并將其時時攜帶在身邊。
1942年5月,徐悲鴻來到云南辦畫展捐款,《八十七神仙卷》一展出,當即觀者如云。畫展共籌得10萬元,全部被徐悲鴻當做了抗日捐款。
5月10日,日軍飛機突然來襲。混亂之中,一盜賊將徐悲鴻的30多幅畫和最珍貴的《八十七神仙卷》偷走。徐悲鴻發現古畫被盜后,當場氣得昏死過去。古畫失蹤后,徐悲鴻憂心成疾,到處尋找古畫無果。
兩年之后,徐悲鴻一家遷到重慶。此時,一個當年他的女學生盧陰寰寫來信告訴他古畫在成都出現,賣畫者索要20萬大洋才肯出手。
為了古畫安全,徐悲鴻決定不驚動軍警,自己出資將古畫買下。為了買畫,徐悲鴻熬夜作畫賣錢(因此患病),他又賣掉了家中值錢之物,就連夫人廖靜文的首飾也賣掉了,才勉強湊齊了20萬大洋。
、
那個年代的20萬大洋是什么概念?當時北京的一套上好四合院也不過才賣1萬大洋。傾家蕩產湊來20萬后,徐悲鴻終于贖回了這張古畫。《八十七神仙卷》是吳道子的傳世真跡,代表了唐代白描繪畫的最高水平。
1953年9月,徐悲鴻因積勞成疾逝世。妻子廖靜文按照他身前的遺愿將1000多件作品和1000多件收藏品,還有無數珍貴圖書無償捐給了國家。
這其中最珍貴的,就是那一幅讓徐悲鴻兩次傾家蕩產的傳世之寶《八十七神仙卷》。
如今此畫已成為中國傳世珍寶,列為永久禁止出國展覽。按照當時20萬大洋的購買力,古畫在今天的價值遠遠超過了50億人民幣。為了讓人們更好地欣賞古畫,專家在經過了幾百次的實驗后,終于將此畫復制成功。
徐悲鴻舍家、舍命為國寶的壯舉,值得后人尊敬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