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一:
男,26個月,體重12KG。問診時間2020-2-28
主訴:腹脹、腹痛伴發熱約2個小時
一般情況:體質狀態良好,孩子母親敘述晚飯后孩子開始出現腹脹腹痛,當日排泥狀便1次,用手敲打腹部有鼓音,發熱38.5℃,自汗,怕冷,手心熱,微喘,已自行服用小柴胡、健脾丸無效,舌證、脈證、腹證缺
予桂枝加芍藥湯1劑
桂枝9 白芍18 炙甘草6 生姜3片 大棗3枚
今晨反饋,服藥1次,體溫降至37.4℃,夜間及今晨排泥狀便各1次,腹脹痛已不明顯。
祝繼喝一次,清淡飲食。
案二:
女,70歲,問診時間2020-2-27
主訴:腹瀉、食欲不消化數日。
一般情況:數日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瀉,每日3~4次,便中夾有不消化飲食,時有排便不凈感,曾自服黃連素,效果不明顯。另訴略感疲勞乏力,余無明顯不適。觀其舌體略胖大,苔微黃滑膩。脈證、腹證缺
處方:理中湯,1劑
組方:白術10 黨參10 甘草10 干姜10
今晨反饋,服用1劑,大便已成形,囑繼服一劑鞏固療效
案三:
女,45歲,問診時間2020-2-27
主訴:感冒1天
一般情況:感冒1天,惡寒,頭疼眼疼,關節痛,自汗,舌脈腹證缺
處方:桂枝湯,1劑
組方:桂枝15 白芍15 生姜15 大棗15 炙甘草10
次日患者微信,服用一劑,諸證基本痊愈,囑繼服一劑鞏固療效。
案四:
女,35歲,問診時間2020-2-19
主訴:月經延期10天未至
一般情況:體形偏于瘦弱,自訴每年春夏季節月經不調,量少,末次月經10天未至,可以排除懷孕,煩躁,小腹隱隱不適,余無明顯異常,舌、脈、腹證缺
處方:桂枝茯苓丸加大黃,3劑
組方:桂枝12 茯苓15 桃仁12 丹皮12 赤芍12 大黃3
今日反饋,服藥2小時,月經至,自行停藥,腹部不適消失,囑擇期面診中藥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