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讀者閱讀和理解,本文內容較長,并摘取了部分前人的成熟觀點,請大家耐心看完,相信讀完并理解后一定會有所質的提升。本文講述的ETF交易策略大體分為定投交易策略、網格交易策略、估值投資交易策略、資產配置交易策略、技術性交易策略五種。
金融資本市場常因其高收益吸引著大量投資者入場,但金融的特質就是高收益和高風險是并存的、收益和風險具有正相關性。金融投資市場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而打仗就需要兵法和作戰方案,同時這個戰場又需要消耗占用大量的金錢財富,要想獲得勝利果實,那就一定需要投資的交易策略。
同樣的軍隊,在不同將軍帶領下,能打出完全不同結果的仗。而在不同的時間,同一位將軍帶領的軍隊,也可能打出完全不同結果的仗。在投資市場,道理也一樣,有人賺錢有人虧錢;有人用同一投資策略方法賺錢,也有人同一投資策略方法虧錢;有人用同一投資策略方法在某個時間賺錢,而在另一個時間卻虧錢。ETF投資的結果也是如上所述,沒有例外。
交易策略對投資非常重要,沒有策略的投資行為本質上來說就是拿著資金財富毫無目的的賭博(豪賭亂賭),結果就是資金財富的毀滅和自殺行為,毫無理財的責任心。
主流觀點認為,ETF投資涵蓋的底層資產類型很多,包括國內和境外的股票及其指數、債券、黃金以及貨幣等諸多品種豐富齊全,可以滿足配置策略對資產類別的需求。同時,ETF交易效率高、費用成本低,能夠幫助投資者高效、便捷、低成本地進行配置策略操作。因此,ETF通常被認為是進行資產配置策略的最佳工具之一。
金融投資的的目標,主要是本金保障、取得收益、降低風險、資本增值(注意目標的前后順序)。根據市場常見的ETF交易策略分類,ETF的投資交易策略可分為主動性交易策略和被動型交易策略,戰略性交易策略和戰術性交易策略,資產配置型、套利型和技術型交易策略等。下面介紹一下市場常見主流的交易策略,請大家考慮各自承受的風險系數、收益預期等要素謹慎選擇和制定各自的交易策略。
一、定投交易策略
主流觀點認為,“追漲殺跌”是人性弱點,通常很難克服,故而很多投資者都是在高點買入,低點賣出,導致投資收益的受損。定投則完全不同,定投的核心是分批入市,均攤成本,從而以相對較低的平均價格(當然不是最低)的成本獲取籌碼,一旦市場開始反彈或開啟上漲趨勢,立即獲取收益,進一步提高投資獲利的概率。 因此,定投策略可以有效解決不少投資者“擇時”的難題,以紀律投資的形式克服人性弱點,避免掉入追漲殺跌的陷阱,最終獲取不錯的收益。
定投交易策略,一般以操作寬基指數為主,比如上證50ETF、滬深300ETF等。定投行業主題型ETF,一般需要選擇成長性較好的行業,并對其行業估值及ETF中大票的趨勢頂底具有良好的判斷能力。不少投資者對滬深300ETF情有獨鐘,比如當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的時候,開始布局定投滬深300ETF,分批買入,一開始買入10%底倉,后面每跌3-5%的時候,固定加倉買入5-10%倉位,這種交易策略最終受益也是非常不錯的。
現在不少證券交易軟件都已實現智能化下單或條件單進行定投ETF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了解。另外,雖然定投優勢明顯,但在ETF定投過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特別注意: 1、不要頻繁更換定投基金品種,也不要定投很多個定投基金品種,雜而亂不利于集中精力和提高資金效率。 2、學會智能定投,減少人力精力和主觀干預。 3、堅持足夠的時間,定投是個長期投資過錯,不要目光聚焦于短線漲跌或收益多寡。4、定投投資經驗充足后,在定投標的下跌相當大的幅度的后期,可以逐步加大定投的金額和資金比例,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
本質上來講,定投交易策略,更多適用下跌趨勢行情,逐步買入后,等待上漲趨勢成立后停止買入逐步減倉清倉收獲投資收益。
二、網格交易策略
一般認為,所謂網格交易,就是通過設定價值中樞,利用“底倉+靈活分檔倉位”的模式對投資標的進行機械式操作,下跌時分檔買入,上漲時分檔賣出。所以,本質上來講,網格交易策略一般主要適用震蕩行情。
它和定投交易策略最大的不同是,在一個比較大的區間,定投是單向的,即只買進或者只賣出,一般不在意特別短期的漲跌,而網格交易,是既可以買入(哪怕是小幅下跌)也可以賣出(哪怕是小反彈時)。
同時,它和定投交易策略相似,網格法由于不依賴人為的思考,完全利用行情的波動在網格區間內低買高賣,可以有效規避“擇時”問題,合理控制倉位,從而擁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網格交易法的關鍵,首先是交易對象,選擇好交易標的; 其次是網格區間的選擇,區間大小要和交易資金、交易計劃相匹配。
根據前人的經驗,在具體交易過程中,網格交易法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嚴格按照既定策略程序進行投資,杜絕隨手任意操作,除非行情發生較大的變化。
2. 適時修正網格交易計劃。行情時刻變化,如果發生大的變化時,一定要對策略交易計劃進行調整。如果你選擇了短線箱體的均線網格交易法,那么如果突破箱體或者跌破箱體,你必須有相應的應對策略。如果你選擇了長線指數網格法,那么如果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轉折,或者選擇標的出現異常情況,你要相應改變計劃。
3. 科學看待投資過程中的盈虧問題。網格交易法更多的是一種倉位策略和震蕩行情策略。倉位策略的目的不是提高回報(α),而是降低風險(β)。正是因為投資者認識到未來是不可完全預知的,無論借助何種預測手段,選股都會存在失敗的可能性,所以為了保護資本,必須犧牲單次交易的回報,以降低總體風險,才能實現更高的總體回報。而復利效應的存在,平均較低但相對穩定的回報率方案要比平均較高但相對不穩定的回報率方案更優。
三、估值投資交易策略
一般認為,估值,就是用來評價股價高低的一個計算方法。它的價值在于,通過估值可以大概知道當前指數所處的位置,是高估還是低估?盡管估值的方式有很多,卻沒有一種估值方式可以做到絕對精確。所以,估值是一種模糊大概的正確。
常見的估值指標也有很多,主要包括市盈率、市凈率、股息率、市銷率,可能還需要PEG、市現率等等。
市盈率(PE),是等于市值除以盈利。 怎么來理解市盈率(PE)呢?舉個例子,PE等于10,意味著按照現在這個價格買入股票,假設公司的賺錢能力不變,10年時間公司賺的所有凈利潤都拿來分紅了,不考慮稅收的情況下,剛好就等于最初買入股票的錢。因此,市盈率反映的是,如果公司凈利潤都用來分紅了,投資者大概多久可以收回本金。所以,選擇指數基金的時候,指數的市盈率越低越好! 如果用上一年的盈利計算的PE就是靜態市盈率;如果用最近4個季度的盈利計算的PE就是滾動市盈率(TTM);如果用預估下一年度的盈利計算的PE就是動態市盈率。
雖然,PE平常用的比較多,但它也有比較大的局限,PE只適合盈利穩定、流動性高的股票和指數。 從上證5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過去10年的市盈率走勢可以看到,由于上證50的成分股盈利穩定,市盈率的波動不大,而創業板指,由于成分股的盈利和股價波動大,市盈率也是劇烈波動。
市凈率,是等于市值除以凈資產。凈資產又是等于資產減去負債。 舉個例子,假設小張有50萬的現金,價值500萬的房子,100萬的股票市值,因此,他的資產是等于650萬。但是,500萬的房子里邊,有300萬是跟銀行借的,這300萬就是小張的負債了。資產減去負債,剩下350萬,這就是屬于小張的凈資產了,這部分資金,是可自由使用的。 和市盈率一樣,市凈率也是越低越好。
對于指數的估值,相對來說不用那么復雜,使用最多的就是市盈率和市凈率了,尤其是PE百分位,就已經可以足以解決指數基金何時買賣的問題了。 所謂PE歷史百分位,就是把歷史上指數每一天的 PE 從小到大排名,反映的是當前交易日的PE 在歷史區間所處的位置。 一般來說,當百分位處于25%以下時,指數被嚴重低估,此時,進場投資獲利的概率就比較高。而當PE百分位處于75%以上時,指數被嚴重高估,要警惕沖高回落,可以考慮賣出指數基金,鎖定收益。 知道了用PE百分位來對指數進行估值,那么當前指數的估值,到底處于什么水平呢?大家可以測算測算。
四、資產配置交易策略
前述幾大交易策略,本質上也屬于資產配置交易策略,但是不夠宏觀,所以下面介紹一下更加宏觀的幾種資產配置交易策略。
1、股債平衡交易配置策略
對于絕大部分投資者來說,投資目的都是資產的穩健增值。但是股票型ETF、行業主體性ETF作為權益類資產,它的波動還是比較大的,如果運氣不好遇到20%以上的回撤,很多投資者可能就扛不住了,或者對這類ETF就嗤之以鼻了。
因此,我們亟需一個資產配置的策略,方便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有效分配,在保持預期收益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降低組合的整體波動性。其中使用比較方便的一種投資策略,就是股債平衡策略。
也就是將總資產分為兩半,一半買指數型ETF和行業主題型ETF,一半買債券ETF,各個類型中,合理配置資金,以更加分散風險。
具體的比例要看個人的風險偏好,風險偏好低的可以指數和行業ETF少一點,債券ETF多一點;而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可以做相反配置。在指數和行業主題ETF的分配比例上,也可以參考前述進行合理分配。
同時,可以引入再平衡策略,一個季度或者一年再平衡一次,通過高賣低買的方式,實現資產更加穩健的增值。
2、核心+衛星配置策略
一般認為,所謂“核心+衛星”策略,就是將我們的投資資產分為“主要”+“次要”兩個部分。大部分的資金都放在“核心”中,對整個投資組合的安全和收益起到“保駕護航”的決定性作用,剩余的小部分資金則放入“衛星”中。核心可以只有一個,而衛星卻可以有很多個。這個策略實際上就是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尋找一個平衡。
“核心”資產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風險,獲取相對較穩健的收益,而“衛星”資產則是為了用小倉位去承擔更多的風險力爭獲得更高的收益。“核心資產”可以選擇核心的市場指數ETF緊跟中長期經濟增長步伐,以期獲得市場平均收益。“衛星資產”布局行業主題指數ETF,捕捉結構性機會,增強收益。
比如,我們的核心資產可以選擇滬深300、科創50、上證50等寬基指數的ETF產品,而衛星資產可以選擇行業主題類ETF,比如芯片、半導體、新能源車、光伏等等。
一般建議,可以將60%的資金投入到穩健的核心資產當中,再精選2-3個衛星資產,平均分配資金。
3、板塊輪動配置策略
一般認為,輪動策略,就是市場板塊漲跌的切換。 A股市場的特性之一就是行情總在板塊之間切換,一段時間這個板塊漲,過段時間又是另一板塊漲。因此,為了捕捉個別行業、主題帶來的結構性機會,跟上行情切換的速度,輪動策略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其本質是利用不同行業表現強勢時間的錯位對所配置的行業進行切換以達到投資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般可以按照最近20天(一個月)或者60天(一個季度)的漲幅統計數據進行排序,選擇前期特別強勢但是已經轉弱的ETF和前期相對弱勢但是已經走勢見底的ETF進行切換。優選跟蹤最強的ETF進行買進,并且位置不高時跟進,這樣可以最大化地獲得ETF投資收益,做到投資配置更優。一般來說,一個ETF品種長期保持每個月最優是很少的,所以這種策略需要適時買進強勢的ETF而賣出弱勢的ETF品種。
4、金字塔式投資
一般認為,金字塔式投資策略,具體而言,就是“分批買賣法”的變種,是針對股價價位的高低,以簡單的三角型(即金字塔型)作為買賣的準則,來適當調整和決定股票買賣數量的一種方法。在實際投資過程中,我們通常又將金字塔式投資策略細分為正金字塔式買入法以及倒金字塔式賣出法。 正金字塔式買入法,就是指“股價較低時,買入數量較大”、“股價逐漸上升,買入數量逐漸減少”,從而形成底部較寬、頭部較窄的“正金字塔式”投資形狀,以達到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 “倒金字塔式賣出法”則與“正金字塔式買入法”相反。“倒金字塔型”下方較小,越往上越寬闊,所以相對賣出的方法是在股價不斷升高的時候,賣出的數量呈現“倒金字塔型”的逐漸放大,以此賺取更多的差價收益。
總體而言,“金字塔式投資法”的主要優勢是能克服“情緒化操作”。例如我們大家普遍會有的追漲殺跌的沖動,股價一漲就急于加倉,股票一跌又急于“割肉”,如果能嚴格執行“金字塔式”的操作,就可以有效避免很多由于心理感覺導致的錯誤操作,實戰效果非常顯著。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每種投資策略都有其風險,例如當個股在上升過程中突然出現放量,甚至放巨量的情況;個股股價已經上漲到一定高位;又或者選中的個股盤子非常的小,這時候我們就要謹慎使用“金字塔型”的操作策略!
5、現金管理策略
一般認為,ETF現金管理策略,簡單而言,就是通過將買賣ETF基金所產生的閑置現金買入貨幣基金,從而實現組合中的現金管理,避免在市場急漲中踏空。
為了降低組合投資風險,大家在投資過程中常常會陷入兩難困境。一方面,由于未來無法預知,我們不得不保留一定比例的現金以備贖回之需(一般占組合資產的5%),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希望過多的現金拖累組合收益。考慮到貨幣基金變現能力強、資金結算效率高、風險分散等特點,這時投資貨幣基金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貨幣基金工具可以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場內非交易型貨基,另一種則是傭金寶類的與券商捆綁的貨基。
一般就場內非交易型貨基而言,實際操作時,我們可以先將閑置資金用于購買場內非交易型貨基,當需要贖回急需現金時,再將之前購買的貨幣基金在市場上賣出以籌措所需的贖回資金。這樣做既可以避免直接拋售基礎股票造成的“踏空”問題,同時可以在不改變組合投資目標的情況下避免額外交易風險、成本以及費用的產生。
五、技術性交易策略
技術性交易策略,就是以ETF價格走勢、成交量和趨勢等技術分析為先,適當參考其他因素買賣ETF的交易策略。實事求是地說,想要獲得積極主動的更高的投資收益,又不想被動等待的,此策略較為適合,本人也是傾向該種交易策略。
既然是以技術分析為先,那就跟股票交易的技術分析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ETF的操作上,考慮因素更加簡單,主要是周期匹配和趨勢符合,尋找買點即可,不需要考慮莊家主力殺豬盤、資金流進流出、行業政策和業績等消息面以及個股基本面,同時,由于價格波動較為溫和,不需要付出太多時間精力就可以交易,比較方便,省時省力。
本人對ETF技術分析交易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提示,以供參考:
1、一般性的技術買點,主要是起漲點買法、拐點買法、突破買法、上漲延續買法等。技術買入法,一般需考慮趨勢順勢原則,所以一般不考慮抄底等違背趨勢規則的買入方法。
2、起漲點買法,包括均線黏合買入法、一陽穿多線買入法、指標低位金叉買入法等方法,一般是上漲趨勢尚未完全形成或上漲強度尚不足,此時買進后續強度不可知,如果后續連續上漲,則收益最大。
3、拐點買法,一般是強勢上漲后回調企穩再度上漲的拐點買入方法,這種拐點可以根據K線形態(比如底分型、N字形、笑臉等)、也可以借用短期均線金叉或者短期均線上拐頭(本人比較喜歡均線的上拐頭)進行操作。
4、突破買入和上漲延續,比較好理解,各自優劣比較明顯。
5、無論是上述何種技術分析買入法,均需要匹配持有周期及止盈止損的合理離場點規則設置和嚴格執行,否則到頭來有可能是一場空,并且還會導致頻繁交易和虧損的泥潭。
大家根據各自各自個性以及風險收益匹配預期進行選擇,以發揮技術分析最大效用。
最后,本人對ETF交易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提示,以供參考:
1、參與交易指數型ETF,一般建議在指數位置相對較低時,采用定投或者估值投資交易策略。
2、ETF震蕩行情時,建議采用網格交易法進行交易。
3、對于風險厭惡度較高且對收益追求不太高時,可以采用資產配置型交易策略。
4、空余時間較多,并且想追求積極主動更高的ETF投資收益時,可以采用技術性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