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亭謎案》是關于一起19年前的兇殺案,高三學生玄珍在放學路上失蹤,家人找到她的時候,她已經失去了生命。
民警從湖里將她打撈出來,此時哥哥玄梁非常的自責。因為他曾經與妹妹約好,要接她放學回家,可是哥哥由于與女朋友在一起,耽誤了去接妹妹。
案件一直沒破,當年很多人認為是失足落水。可是警方給出的根據卻是他殺,因為也有人在案發現場看到過兇手。
在那之后身為哥哥的玄梁,結婚后將自己的女兒保護得很好。生怕女兒遇到不測,家人都說他是因為愧疚,才這樣去做。因為長大后的女兒,與死去的妹妹幾乎一模一樣。
后來經過警方重新立案調查,案件最終還是得以破解案,讓人沒想到的是玄珍的死,完全是她自己自作的,如果不是她性格上的問題,也不會造成這種結果。
劇中這三個人物,我認為他們的生活受原生影響非常大。
1、玄珍
她與玄珠是雙胞胎,但是長相并不同。玄珍人長得漂亮,也能說會道,于是家人喜歡她的程度要多于玄珠。
可是玄珠學習成績非常好,這讓玄珍非常的妒忌,于是便處處與她做對。玄珠當初去學昆劇,為了壓玄珠一頭,玄珍也去學昆曲,她的這一做法,也為她日后的悲劇命運埋下了隱患。
昆劇團的老師丁橈烈有著嚴重的心理疾病,小的時候他就被別人稱做“二刈子”,其實他只是心理上有問題,如果那個時候家人能夠及時干預就好了。
丁橈烈看到玄珍后,覺得她就是另一個自己,于是便將玄珍軟禁在一個廢棄了的防空洞里。玄珍在掙扎之余被丁橈烈殺害。然而此時的丁橈烈已經處于精神分裂的狀態,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殺了人。
玄珍的悲劇就在于她事事都想搶姐姐的風頭,姐姐去學昆劇她就要去學,姐姐暗戀的男朋友她一定就要去搶。這樣的性格,才造成了她的悲劇。
然而她為什么會這種性格?其實也是與原生家庭分不開的,家人對她過于寵愛,讓她變得飛揚跋扈,沒有半點敬畏之情。她天不怕地不怕,使得她最終因自己的任性而失去了生命。
2、玄珠
劇中玄珍是那個讓人感到可憐的孩子,雖然成績好,但是性格內向。遇事不會對家人傾訴,更不會將心事告訴別人。
其實當年她聽到了丁橈烈的妻子周亞梅與他的爭吵,從他們的爭吵中,她聽到了周亞梅對丁橈烈說,為了你,我可以去殺人。
如果當時她將這一線索告訴警方,很有可能警方就會在短時間內破案。然而她選擇了沒說,因為她害怕,更因為她對于妹妹玄珍還有著一些埋怨。
玄珍死后她選擇了離開家,到很遠的深圳生活。她是在逃避,逃避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她這樣性格也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家人看不到她的優點,更是無視她的存在。
多年后當她得知母親病危的時候,她才回到家里。在與念玫的相處中,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最終她將自己當年知道的細節告訴了警方。
電視劇最后,她對念玫說,她曾經傷害了一個男人,這次回去就是希望得到對方的原諒。此時的她已經與童年的自己和解了,心里的結也終于放下。
3、念玫
念玫因為與自己的姑姑玄珍長得一模一樣,才使得丁橈烈在19年后再一次犯案。他將念玫當成了玄珍,為了保護念玫,也就是他心中認為的玄珍,他殺了對念玫頻頻騷擾的朱勝輝。
然而正因為自己長得與姑姑一模一樣,讓父親玄梁總是擔心女兒也會遭遇不幸,從而總是跟在女兒身邊,生怕她受到傷害。
可是孩子大了,父親再這樣事事干預,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是極為不利。念玫想要反抗,想要掙脫這一切,但總是無法做到,為此也非常的痛苦。
這樣的原生家庭,帶她的傷害還是挺大的,她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每天自己上學放學。她的身后總是有人跟蹤,那個人就是她的爸爸。
雖然爸爸是在保護她,但是對于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這種保護有時就是一種傷害。可是身為父親的玄梁并不這樣認為,相反認為自己在做一件很正確的事情。
后來念玫配合警方,最終將丁橈烈抓獲歸案,而她的生活也發生了改變,那就是她能夠正常的外出,能夠像其它的孩子那樣享受屬于自己的自由。
4、丁橈烈
整部劇中丁橈烈是最慘的那個,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無意識的狀態下發生的。從小得了異裝癥,那個時候如果家人及時干預及時治療,他的生活也會歸于正常。
可是家人的指責,加上外人嫌棄的眼光,導致他最終發生心理變化。這樣的人一旦成人,一旦走向社會,總有一天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其實作為他來講也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他分不清現實與夢境,他痛恨別人罵他,瞧不起他。同時他又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得到來自于別人的愛。
劇中他的妻子周亞梅實則是深愛著他,并且一直守護在他的身邊。在他過失將玄珍殺害之后,是周亞梅幫著將尸體處理掉,也就是扔到了湖里。
周亞梅一直守在他的身邊,可是他卻并沒有忘記玄珍。不是他不愛周亞梅,而是他將玄珍當成了曾經的自己。
這樣的一種矛盾的心理,導致他心理極度變態,最終成了殺人兇手。如若當年他的家人能夠給予他干預,能夠帶他進行及時的治療,悲劇就不會發生。
《八角亭迷案》之所以看后讓人感到內心沉重,完全是因為家庭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非常的重要。原生家庭可以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可是我們很多人都忽視了原生家庭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
但愿這樣的悲劇只是出現在電視劇中,現實生活中,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內心。能夠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讓我們的孩子在這樣充滿愛與溫暖的環境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