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網-華商報1月19日報道 1月12日,200多名專業汽車記者評出的2009年十大汽車新聞,《汽車產業振興規劃》毫無意外地當選為第一條。同時,它也是廣大網民評選2009年十大汽車新聞的第一選擇。《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帶給2009年的影響太強大了,2009年中國車市爆發式增長就有其莫大的功勞。其中影響較為深遠的還要數“四大”“四小”集團的提出,因為這個提法將在以后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汽車界的格局標志,2010年就是這個新格局的第一年。
■四大集團力拼增長速度
在新的“四大”當中,上汽、一汽、東風因為過去長期把持中國汽車工業前三席,實力之強、地位之穩是大家所公認的。反而是新登“四大”行列的長安汽車,并不能讓緊隨其后的廣汽、北汽心悅誠服地承認彼此間有著非常大的差距。2009年完成了與中航汽車重組之后的新長安汽車,擺在桌面上的實力已不能讓人小視,2010年對他們來說無疑非常重要。這是新長安汽車組建之后的第一戰,也是他們要用市場代替數字來證明自己的第一年。
根據當前獲得的消息,去年銷量達272萬輛的上汽集團,率先公布了2010年的目標是300萬輛;緊隨其后的一汽集團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的銷售數據,但在12月9日的時候已宣布完成了180萬輛的既定目標,即使按照平均增長率來定目標,一汽集團今年的目標應該不會少于200萬輛;同樣,以東風汽車旗下各板塊的實力,也讓其擁有穩超200萬輛的能力;而新長安公布的目標是220萬輛。這樣一線的四大集團今年的目標都會在200萬輛以上,而在《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中的目標是3年內形成2~3家年產銷200萬輛的集團。如果今年“四大”全部順利完成任務,這個目標將提前實現。
四大當中除上汽一騎絕塵之外,其他三家相差并不大。2009年,東風售出了189.8萬輛,而新長安的總體銷量為186.3萬輛;一汽集團在2009年12月9日之后是奔著190萬輛去的,目前從旗下各企業公布的數字簡單相加后的數據顯示為196萬輛;東風旗下的神龍汽車、東風悅達起亞和東風日產在2009年均獲得50%以上的增長,在2010年它們仍將保持足夠的增長力。而一汽旗下除一汽豐田、一汽大眾等合資品牌之外,自主品牌也開始逐漸發力;相形之下,長安旗下的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長安鈴木都是穩健派“打法”,在2010年不會有突飛猛進的變化,因此長安集團要保持現有地位不被其他“三大”甩下,就要在整合長安、昌河、哈飛等微車上下工夫。
■四小集團彌補結構缺陷
不久前,記者在對比自主品牌2010年的銷售目標后發現,2010年自主品牌“大”字當頭:奇瑞整體85萬輛、比亞迪80萬輛、吉利40萬輛、長城38萬輛、華晨45萬輛……這些巨額數字背后是自主品牌在2010年的新品迭出。在這幾家自主品牌中只有奇瑞入選“四小”企業之列。
雖然名列“四小”,但奇瑞的產品結構和其他“兩小”相比(北汽和廣汽,中國重汽不在乘用車討論之列)有著非常大的缺口:北汽的乘用車和商用車比重接近1:1,廣汽的狹義乘用車(轎車)則占到8成左右,商用車占0.47%左右,奇瑞則是一邊倒,商用車非常少。因此,2010年奇瑞將絕大部分的目標放在乘用車上,將繼續夯實在乘用車領域已經打下的基礎。這不算是不明智,但奇瑞要想有很長足的進步,商用車則是一定要顧及和考慮的方面。北汽方面雖然乘用車和商用車基本持平,但轎車和MPV業務比重卻大幅提高,從而推動乘用車業務總體比重提高。收購了薩博的部分產權后,有助于其在自主品牌轎車方面實力的增強,但是看看南汽的經歷就會發現,這個增強對2010年的北汽來說功利的意義不大,反而是經常不被外界所廣泛熟知的北汽福田會為北汽集團提供一個增長的保證。廣汽方面,在收購長豐之后,SUV車型在廣汽的總體銷量中占到了將近10%左右的份額,但北汽與“四大”“四小”中的其他企業(中國重汽除外)相比,缺少在2009年增長最快的微面產品,與菲亞特的聯手在2010年也給廣汽提供不了很大的幫助,但如果與吉奧傳出的收購能夠成功,將是廣汽的一步好棋。
(本文來源:華商網-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