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這段時間也在思考退出策略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難解答。我認為價值投資解決了買入的問題,但沒有解決退出的問題。(抄底和逃頂是技術分析用語,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口水之爭,我一般用買入和退出來描述這種投資現象)當然,非要說長期持有滿倉穿越牛熊,我也沒話說,但在中國成功的例子是很罕見的,只能說勇氣可嘉,令人佩服。
歷史上看,逃頂很難,成功者大都是運氣使然。能現在活下來的并收益不錯的老股民,大都在07年的瘋牛中冷靜退出了,否則6000點殺到目前的2300點,5年長熊,難保不灰飛煙滅!但07年怎么逃頂呢?趙丹陽3000點退出,李馳4000點退出,都是靠估值和風險嗅覺,但實際上也錯過了市場最瘋狂的上漲階段。我逃得比他們要成功一點,在5000多點走了,根據的是統計結果,07年10月十七大,我看了歷屆大會的市場表現,十五、十六,股市沒有例外都是在下跌,斯巴達會期內也在跌,真是大會魔咒。于是,我在07年開大會的前兩天就徹底清倉了,很僥幸,但這很難形成投資系統。
我一直在思考退出策略,并困惑于其中。傳統價值投資理論沒有給我們明確的答案,只是說要警惕高估值的泡沫;趨勢投資理論里有止損的策略。實踐中的成功逃頂者其實也是經驗和運氣的幸運兒。有沒有可能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系統呢?我思考的結論跟SOSME的動態平衡一樣,實際上都是受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里的資產組合理論的啟發,我再加入了一點溫斯坦的《笑傲牛熊》交易系統。我設計的退出系統是這樣的,注意,僅僅是理論設計,沒有實戰過。
1.市場整體市盈率30倍時,把1/3的股票換成債券;
2.市場整體市盈率30倍以上,每漲10%,就把股票倉位的10%換成債券,淘汰周期股,保留弱周期股票(歷史統計,牛市中酒藥等弱周期股票的頂部晚于大盤頂部約3個月);
3.市場有效跌破50日均線,熊市初步確認,股票基本清倉,相機保留10-20%的底倉;
4.市場有效跌破150日均線,熊市絕對確認,股票徹底清倉,全倉債券度過漫漫長熊,等待10倍市盈率以下的買入機會。
我這是把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價值投資和趨勢投資融合一體的戰略構思,我估計三年內就會有實踐的機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