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身體保健最重要的是補足氣血,充足的氣血會讓女性看起來更加地美麗動人。
人之生,以氣血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氣血者。
所以,人最怕身體氣血不足。一個人身體好,最基本的就是“氣色好”,氣血不足則是不夠健康的表現。
女性由于體質原因,易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很多女性朋友常常出現臉色暗沉發黃的困擾,中醫認為這是氣血不足的表現,氣血不足是很多疾病的開始。
測一測 · 這5個癥狀看氣血情況
1
臉色暗淡枯黃
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等代表氣血充足。
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等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2
眼白混濁
俗話說得好“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渾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氣血不足了。
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當眼袋很大、眼睛干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3
頭發干枯分叉
頭發黝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發干枯、掉發、頭發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4
手心偏熱或冰涼
手的溫度是人體氣血的直接表現,氣血充足的人手應該一年四季都是溫暖干燥的,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則是氣血不足。
5
月經量少
女性的月經和氣血關系十分密切,如果女性月經量突然減少,甚至停經的話,那么很可能是氣血不足所致。
氣血不足危害多
1、早衰
女人氣血不足會加速衰老,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經常感到頭暈、眼花、乏力、氣急,嚴重貧血者還極易過早發生皺紋、白發等早衰癥狀。
2、婦科病
女性以血為本,血隨氣行,由于經、孕、產、乳的關系,很容易耗血傷氣,極易導致氣血失調,易導致婦科病的產生。
3、臟腑衰弱
中醫中的氣血不足指的是氣虛和血虛,氣虛者會出現畏寒肢冷、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等。血虛者會出現皮膚干燥、毛發枯萎、指甲干裂、手足麻木、失眠多夢等癥狀。
艾灸· 女性健康的救星
艾灸補陽,通治婦科病,像痛經、月經不調、宮寒、乳腺增生、婦科炎癥、卵巢早衰等婦科疾病,以及女性常見的皮膚問題,都可以通過艾灸來解決。
“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為溫熱刺激,使熱力深達肌層,溫通經絡,行氣活血化瘀。溫經散寒后,可以改善虛寒的體質,使膚色紅潤氣色好。
補氣血· 灸這5大穴位
1、關元
古有“針必取三里,灸必加關元”之說。關元穴是任脈之穴,位于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
艾灸關元穴,有固本培腎、調氣回陽的作用,可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強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對月經不調、痛經、白帶異常等婦科疾病效果顯著。
2、氣海
有“氣海一穴暖全身”的說法,氣海穴是補氣要穴位,具有溫陽益氣的作用。
經常灸氣海穴,能使百體接溫、臟腑皆潤,達到促進腸胃蠕動、氣血順暢,強化肝臟和消化道的功能。
3、血海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人體脾血的歸聚之處。具有祛淤血和生新血的功能,能調血、引血。
4、三陰交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匯的穴位。常對三陰交穴施灸能達到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作用,同時起到補血、活血、保持血壓穩定的作用。
5、隱白
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有“太陰跟起于隱白,名曰陰中之陰”。隱白穴有統血、止血的作用。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經,促進氣血源源不斷的生化,是女性補血的大穴。
女性在三伏天艾灸可以增強免疫力,改善膚色。經常艾灸的女性能夠明顯改善體質,使皮膚紅潤細膩,排毒減肥。
三伏天艾灸女性不可錯過,能起到全方位的保養作用。
溫馨提示:因人體差異大,以上灸法處方,僅供參考,請務必親自體會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