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鍵詞:社群、群規、自覺、輸出
共計3627字
整理:田各
編輯:美新
即將有一大波周六分享向你走來,小太陽們準備好燃燒了嘛~第一個出場的是——秋葉大叔。
只為給你更好的分享
我認為在IP營,我們應該做符合以下三個標準的更好的分享:
1、提出好問題引發大家持續深入思考,而不是提供標準答案。更好的答案就藏在不斷地總結和改進的過程里。
2、要有參與感,不是老師唱獨角戲。“一個人發語音,大家聽”的模式下,聽眾參與強度太低,實際學習效果可能并不好。500人的IP訓練營有很多分舵,我們的分享可以嘗試“大群提問,復制到分舵討論”的模式,把分舵的優質發言放到主群共同交流。
分享時大群里面一定要注意:盡量一次性輸入完整的有質量的觀點, 不隨便插話、發表情;可以用發紅包的方式表達感謝。
3、要形成群體智慧,不是一言堂。我們要通過分享啟發大家,也啟發老師自己,形成群體智慧進化,而不是個人獨自探索。
學會社群運營是成為一個IP的必經之路
IP營口號是“打磨一技之長,打造知識型IP”,“知識型IP”本質上與笑來老師說的“影響力”、秋水老師喜歡講的“個人品牌”、古典老師說的“超級個體”差不多。
大叔提問:既然是做IP,應該努力打磨一技之長,為什么要分散精力去運營社群?
一城回答:
1、放大能量,有人幫助自己影響更多人;
2、不閉門造車,精益創業,讓自己擅長的朝著大家需要的方向發展;
3、有社群就有持續輸出的內容來源,不斷發現需求,試錯。
李穎聰回答: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更遠,有了社群,一群人抱團,相互連接,取長補短,這樣會成長的更快!袁敏茜回答:
1.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光有產品沒有用戶,那產品再好也沒用,酒香也怕巷子深。
2.從發展趨勢和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以后很多產品都會是UGC模式,用戶參與內容的創造,這樣才會培養用戶對產品的喜愛度。
3.從產品本身的質量來看,只有通過社群反饋,不斷迭代的產品,才會有持續的市場發展空間。
4.從渠道的角度來看,產品靠口碑傳播的效率是最高的,其實每一期社群的用戶或學員,都是產品手藝人的潛在銷售渠道。
袁春楠回答:
1、我認為IP本身是一種商業角色,而商業的本質是為大家持續提供有需求的產品,從社群中可以不斷發現什么樣的產品適合客戶。
2、有了對需求的提取,才能逐漸開發更多新的產品,滿足客戶。
大叔自答:
對于本群的某些人而言,社群不是運營不運營的問題,是如何運營才能做好的問題。 像古典老師的橙子學院、忠秋老師的結構化思考力研究院、海峰老師的DISC班、貓叔的貓群都需要專業化運營。目前群里的聲音教練Ray課程招生借助各種渠道累積了5000人,花花的英語學習群招生已經到了第12期,小荻老師已經開始第三期溝通課程招生,膝蓋剛剛大四畢業,還是個孩子,但她的表情包學員群已經600多人,他們每一期的學員群都是需要好好運營的。社群運營好了,其實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吉吉的“媽媽21天打卡群”非常活躍,一期期給她帶來忠誠的讀者;小果兒媽的輔食課程也得到了大家初步認可, 我記得已經招到了第四期。對大部分人而言,IP標簽也是需要找到表現渠道的,要讓你的變現能力得到真正有能量的渠道認可,你就需要一批種子用戶,種子用戶就在你運營的社群里。如何和與粉絲交往,如何從與他們的互動中獲得能量,借力抱團更快發展,這本來就是任何一個IP成長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個人品牌建設和社群運營本來就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既然要經歷,不如早學習,早了解,早感悟,早積累。
談談社群的群規
我加過很多很多的群,沒有規矩的群似乎都死了。根據大家發言提到的各種群規,我做了一下分類:
我感覺很難長期執行的,或者造成群沉寂的群規有:不要發廣告,不要灌水,不要分享時濫發表情包,不要在XXX時間說話,不要私拉好友,不要發言少于10個字,如要分享文章,也要事先和本群組織者聯系,允許后才能發,并說明理由,不加群主好友的刪,廣告集中發給管理員定期統一代發,只能發自己公眾號的鏈接,廣告合作聯系群主,長期不說話踢人,不準討論非本群話題……
我感覺會激發群活躍度的群規有:新人入群必須接受調戲,新人入群必須發個紅包,發廣告前必須發個紅包,完不成作業或打卡的要發紅包,不做作業的小團體被移入小黑屋一天聽不到課程,進群改名字時必須帶特定字眼……
我分類的依據就是我對這些年經歷的群規的深入思考:群是弱關系組織文化,建設往往要以鼓勵型,激勵型群規為主。
有個分舵總結的三多三少很好:多贊美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少指責少對抗。
大叔提問:為什么靠自覺這句話,成年人都懂,但有的社群執行得很好,有的社群不行?為什么在IP營,我們的群規就比較容易得到認同和執行?
大叔自答:
這里有群規的交警管理法則大家可以借鑒:1、同頻效應:同類人容易達成一致。大家都生活在城市,就容易遵守交規等紅綠燈。
2、門檻效應:付出代價越高,越容易遵守規則。想想考駕照的成本。
3、懲罰效應:誰做錯了,抓了現行,馬上處理。想想交警開罰單。
4、激勵效應:誰做得好,馬上表揚,大家愿意做得到鼓勵的事情。想想交警如何鼓勵平安老司機。
5、授權效應:群管理成員多,大家主動補位。正如交警授權給輔警。
IP營到底鼓勵什么和不鼓勵什么
社群群規首先要系統化輸出鼓勵的行為模式。
普通人在IP營發揮作用的十種方式:
1.積極參與訓練營的分享、會診、提問、直播等活動,打開你的思維局限。
2.申請做訓練營小助手,參與內容整理,學會從碎片信息里快速提煉有價值信息。
3.申請周一、周五的分享主持人,讓每一個人了解你的閃光點。
4.申請周三會診,提出你的問題,讓大家幫你診斷,一群大咖為你出謀劃策,資源緊張,一定要積極搶預約喔!
5.幫蕭秋水營長設計每日一問提問,和秋水老師一起體驗互動設計的技巧。
6.幫忙做訓練營微信內容整合和排版,理解如何把碎片群聊變成高密度輸出傳播品牌。
7.幫忙截屏分享各分舵有價值或有趣的聊天信息,理解跨群互動運營的樂趣。
8.學習觀察IP訓練營社群運營,用于自己的粉絲圈建設。
9.積極閱讀大咖好文和分享技巧,參與我們微信文章互動玩法,思考自己輸出模式改進,讓自己的IP定位和輸出更有感覺。
10.和大咖鏈接,不止于轉發大咖好文,打賞大咖,分答提問,在行約見,線下聚會,邀請大咖去自己的社群或單位分享,借助大咖能量,實現爆款突破。
在IP營,其實不太鼓勵這樣的行為:
1.我們鼓勵互粉,包括大咖。但鏈接大咖,一定要想想你能給對方的價值是什么?
2.我們鼓勵大家互相分享營員和外包的優質輸出,分享文章建議加推薦理由,而不是丟出自己文章發紅包問哪里不好或求轉發,請務必培養一個IP的逼格和判斷力。
3.我們允許賣萌,但建議你每天在群里也分享一段和本群有關的深度思考,不能老甩表情包,要甩你也甩不過大叔私人定制的表情包。
4.我們不禁言,但提倡學會自然插話,讓畫風一轉再轉,這都OK。但不建議大家聊A,你突然談B,我們都不想冷場。
5.氣氛融洽時,我們可以談談生活和八卦,但不推薦工作時間大曬吃喝玩樂,請照顧加班狗!
6.廣告有逼格,您隨意。否則您有逼格,廣告不隨意。
7.別隨時打斷或批判別人觀點,炫耀智力或優越感。要多給新人、潛水者、成長者舞臺。
8.未經當事人許可,不能截屏分享到社交媒體。
9.遇到不明白的事,可以先私聊群內容官顏敏或群小助手桐心。
10.紅包不要亂搶,搶之前看看給誰的,搶錯自覺還。
大叔提問:如果你們一入群就看到這么多群文化,群規定,群規則,群管理條例,哪怕我拋出來的是同樣的內容,效果好嗎?
零瓏心回答:
入群就一大堆規則和內容,根本就記不住,而自己從一開始參與其中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規則,才能真正的融入到自己的習慣當中。
我們的群規是如何形成的?
群規不是規定做什么不做什么,而是規定這個群的文化是什么,我們的群規是在漫長的預備營+正式營預備期共同磨合過程中進化出來的。 不是一次出來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約定的。
1、學會社群運營是成為一個IP的必經之路。
2、弱關系組織文化的建設往往要以鼓勵型,激勵型群規為主。
3、群規交警管理五大法則:1)同頻效應;2)門檻效應;3)懲罰效應;4)激勵效應;5)授權效應。
4、群規不是規定出來的,是共同磨合過程中進化出來的。 群規不是一次出來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約定的。
5、群規不是規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是規定這個群的文化是什么。
大叔提問:大家可以深入思考一下,大叔分享回顧 IP營社群群規形成過程,對你未來的工作、團隊建設、社群運營會有什么啟發?
零瓏心回答:
雖然說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但是,并不代表任何一群人聚到一起,就一定能走得遠。一群人想要走得遠,除了要看這一群人的力量會不會往一起使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要各自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大家在同頻的基礎上又各有不同,自由生長,這樣才能夠產生化學反應,最終走的比之前預期最好的狀況還要更遠。王秀聰回答:
感謝秋葉老師的分享,腦洞開了好大,這種體驗式的分享最受用了。其中收獲最大的是: 普通人在IP訓練營中的鍛煉實踐路徑,自己還有很多沒有去做; 群規和群文化的磨合與設定,太有感覺了,這其中的尺度拿捏,真是大學問,需要反復琢磨體會和總結。
如果你也想和秋葉大叔一起互相傷害,就長按大叔掃碼吧~
這里只分享有深度的觀點!
我們是知識型IP訓練營!
想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想接觸更多社群玩法?
想鏈接各路牛人?
關注我們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