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習作教學中,我們發現部分學生對作文興趣不夠濃、教師作文教學實效不夠高等現狀,通過訪談調研,摸清了師生真實原因,既有學生對單元習作中大而全的統一要求存在畏懼心理,也有學生對老師要求作文字數篇幅存在畏難情緒,還有教師自身對作文教學內容方法缺乏系統建構等多方面因素。
程明敏名師工作室學員全面關注兒童學習和生活,針對以上真實問題,提出了“兒童微作文”研究,即回歸兒童生活,基于兒童表達和思維,鼓勵學生不拘形式,不限時間,不限篇幅,不限場地,可以即時地觀察,即時地體驗,即時地感受,即時地表達,即時地評價和修改。真正做到隨心而寫,隨時而寫,隨性而寫,隨意而寫。
同時,為兒童微作文搭建了四條習作路徑:路徑一:鏈接兒童多元生活,隨心而寫;路徑二:聚焦單元習作要素,隨時而寫;路徑三:發展兒童語言思維,隨意而寫;路徑四:融通媒體技術賦能,隨性而寫。
譬如,在“聚焦單元習作要素,隨時而寫”方面,工作室學員讀通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編排特點和體系,精準選點,做到讀寫融合,上下勾聯,既有對閱讀故事情節空白之處,補白其情感;也有對閱讀課文內容細微之處,還原其意象;還有對課后小練筆之處,拓展其功夫;更有對詞句段運用句式仿寫之處,延伸其方法。這樣,著力點就在為學生單元作文搭建兒童化的表達支架。自此,學生就可以大膽地想,自信地說,真情地寫,全方位關注兒童習作的身心發展和自我成長過程。為兒童的真實生活和內心需求而寫的微作文,就有了“讀者意識”和“交際意識”,讓學生在交際語境中真交際、真表達、真生活和真運用!
讓兒童微作文回歸人,讓人回歸生活,讓生活回歸幸福!小小微作文,煉就真善美!
寫清事情我有法
——生活萬花筒
石油路小學 祝琳瑋
精準選點:
學了《爬天都峰》一文后,孩子們知道了作者按時間順序,抓住了記敘文的六要素,把爬天都峰的過程有條理的敘述出來。這篇文章在刻畫人物時主要采用了語言及動作的描寫,生動形象地記敘了“我”和老爺爺互相鼓勵爬天都峰的過程。孩子們可以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選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把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完成一篇作文。
教學目標:
1、能進一步體會要按一定順序寫事,交待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2、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一件事情寫清楚。
教學重難點:
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一件事清楚。
教學準備:課件、作文練習單、語文書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語境,激趣導入
1.生活就像萬花筒,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些是我們親身經歷的,有些是我們看到的,還有一些是我們聽說的。我們這次作文的主題就是“生活萬花筒”。(翻書第72頁,明確本次習作的內容及要求。)
2.在你的生活經歷中,有哪些事讓你感動不已?哪些事讓你捧腹大笑?哪些事讓你羞愧難當?現在請同學們想想,哪些事給了你很深的印象?請你選擇兩三件事把它們羅列在你的習作練習單上。
二、回顧課文片段,學習寫作方法
1.在本單元我們學習的幾篇課文都是敘事的文章,我們以《爬天都峰》為例,
先來回憶文章內容(師生一起完成表格)
時間
地點
人物
假日里
天都峰
“我”、爸爸和老爺爺
事件
起因
爸爸帶“我”爬天都峰
經過
看到天都峰如此高和陡,“我”有些發顫,途中遇到老爺爺,“我們”互相鼓勵,互相汲取力量
結果
“我”和老爺爺都登上了天都峰。
2. 結合表格,我們再來看一下作者是如何將事情寫清楚的。
(生匯報)
生: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敘述順序可以概括為: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中——爬上天都峰峰頂之后。
師:是的,作者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敘述,條理清晰。
生:課文第一自然段交代了爬天都峰的時間、地點、人物。后面就具體寫爬山的過程。
師:文中“我”爬山的過程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課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過程寫清楚的呢?
生:作者寫了自己的心理感受。開始時,“我”對爬天都峰的態度是缺乏自信的,產生了退縮的心理。
師:是呀,在寫一件事情時,可以寫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寫出自己遇到的困難,這樣有助于把事情寫清楚。
生:作者還具體寫了人物之間的對話,我從對話中知道了這一老一小是靠相互鼓勵才成功的,而且從對話中體會到他們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
師:寫清人物對話,可以更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推動情節發展。這個秘訣都被你發現了,你太厲害了!
生:作者還寫了自己爬山的動作這樣讓讀者更清楚爬山的過程。
師:對的,作者通過動作展示,使爬山畫面仿佛就在眼前,給了我們清晰的畫面感。加入動作描寫,事件就寫得更加清楚。
師:最后,課文用爸爸的話點明了這篇課文給人的啟示,這正是爬天都峰之后最深的感受的體現。在寫事件時,還可以點明自己的感受,使讀者也深受啟發,這些方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喲。
三、聯系生活,嘗試先寫
1. 把之前羅列的幾件事情選出自己印象最深、最難以忘記的一件,完成下列表格。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
起因
經過
結果
2.在腦海里細想這件事的“過程是怎樣的”,想想有哪些細節,人物說了什么,做了什么,什么地方讓自己覺得感觸深刻。
3.小組內講述交流自己經歷的這件事的過程。交流時注意把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幾個方面說清楚。注意哪些部分要說具體,哪些可以簡單帶過。
4.在說的基礎上,把交流的內容寫下來。
提出寫作要求:
(1)可以參考書上的題目,也可以自命題。
(2)根據題綱把事情寫清楚,條理分明,具體生動。
生完成習作
四、評價習作 ,診斷問題
根據五星評價量表四人小組內進行評價
五星評價量表
題目新穎,選材得當
能恰當地運用寫作順序
六要素齊全,寫清楚了起因、經過、結果
重點內容進行了細致的描寫
能體現人物品質,有一定的啟示
1.自評、互評,在旁邊寫出簡單的修改建議。
2.推薦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片段)
每天的朝會課上,班主任老師總是會安排一名同學給大家分享小故事或讀書心得。此時,我很緊張,因為今天輪到我給大家分享了。
上臺之前,我在家里練呀練,講給家人聽,自己面墻背,反復練了很久。可是現在,我一看到全班同學都看著我,我更緊張了。教室里很安靜,我身體有些微微發抖了,腦子里一片空白。突然,老師、同學們為我鼓起了掌,那掌聲十分熱烈,帶給我莫大的鼓勵。
“我不能讓老師同學們失望。”我下定了決心,我抬起了頭,把之前在家里練習了很多遍的成語故事講了出來,從很小的聲音到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放松,自己也驚訝極了,這還是我嗎?不知不覺結束了演講,我向臺下的老師和同學,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慢慢走下講臺。突然,教室里又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的心里十分高興,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1)評價:過程還是很完整,語句通順,有自己的感受。
(2)建議: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心里想的寫具體些。
(3)修改后再交流
為了鍛煉我們的膽量和表達能力,每天的朝會課上,班主任老師總安排一名同學給大家分享小故事或讀書心得。今天輪到我給大家分享了,此時此刻,我心怦怦直跳,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樣,手在不知不覺中握出了汗。
在這之前,我在家里反復地練習,講給狗狗聽,講給家人聽,自己面墻背,一直苦練了很久。可如今站在講臺上,一抬頭就望見全班四十多個人都齊刷刷地看著我,一雙雙眼睛充滿期待、鼓勵。我不由得緊張起來,腦子里一片空白,身體也有些微微發抖了。教室里靜得出奇,就連一根針掉下來,也能聽得見聲音。就在這時,老師、同學們鼓起了熱烈的掌聲,那掌聲蕩漾在教室里的每一個角落,我在掌聲中找了自信,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全身充滿了力量。
“我一定不能讓老師同學們失望。”在心里默默地對自己說了一句,我緩緩地抬起了頭,身板也挺直了,把早已爛熟于胸的成語故事流利地講了出來……我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放松,自己也驚訝極了,這還是我嗎?不知不覺結束了演講,我向臺下的老師和同學,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慢慢走下講臺。突然,教室里又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的心頭也隨之一震,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回到座位上,我依然十分激動。在學習生活中,誰不希望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得到喝彩呢?而掌聲是尊重、是激勵、也是肯定。讓我們更多地鼓掌,為別人,為自己,更為豐富多彩的人生!
五、搭建支架,探究寫法
師:在剛才的交流中,老師發現同學們都提到我們可以把事情的經過說得更清楚,更詳細,那如何將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呢?
1. 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經過”部分不僅要寫得詳細,還要寫得生動、形象,可以用上“先”“接著”“然后”這些連接語,還要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運用種描寫方法,多角度敘述、描寫。起因和結果部分可以寫得簡略些,起因要交待清楚明白,結果要合情合理。(板書:起因:簡潔、明了 經過:詳細、生動 結果:自然、合理)
2. 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板書:寫作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事情發展順序)
3. 在敘述事情的過程中,可以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同時注意抓住細節進行描寫,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進行描寫。寫細致,寫逼真,這樣才能表達出人物的思想品質,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件事所包含的道理。
所以,當我們在描寫一個事情的經過的時候,要避免平鋪直敘,并且適當地運用一些細節描寫。這樣會使得我們的內容更加地豐富,情節更加的精彩。
六、運用方法,嘗試修改
1.小組內再次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注意對事情的敘述順序、細節描寫進行評價。
2.根據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習作。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知道了文章不能想到什么就寫什么,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要寫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重點的內容詳寫,要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進行細致的描寫,不重要的內容則略寫。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條理,重點突出,生動具體,詳略得當,才會更有感染力。
板 書 設 計 :
起因:簡潔、明了
詳略
生活萬花筒 經過:詳細、生動
(動作、語言、神態……)
得當
結果:自然、合理
寫作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事情發展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