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周,趕著做一件又一件需要的或沒必要的事,熬夜竟然成了工作常態了,熬夜是一種病,得治。
熬了幾周夜,有點理解為什么那么多的年輕人熱衷于熬夜了。工作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自己積極或墮落生活的需要。白天工作時間,你的時間被薪酬買斷了,幾乎沒有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工作和興趣能合二為一的人畢竟不多,工作是謀生的一種手段,難以成為生活的樂趣。漫漫長夜(其實也就幾個小時)才是自己的,無人打擾的專屬時間。在長夜中才能感覺到自我,認同自我,白天的種種喜怒哀樂才能被暫時拋到腦后,人生難得幾時閑,今夜不閑何時閑,白天靈魂出竅,晚上回歸自我,熬夜成了一種證明自我存在的方式,不至于哪天見人就問:“我是誰?”能從一種狀態中解脫出來,需要變換一種思維或行事模式。只能找到一種比當前狀態更有意義、更有吸引力的方式,如同能讓煙鬼戒煙、酒鬼戒酒,或許只有兩種,戒飯、戒命。寫字吧,試試看的心態網上報了個班,感覺多少年的字需要重新來寫過。誤入了快的門,最終卻從未入了門,點醒人的有時就是一些偶然事件。從此件事來看,只要心中有夢想,而且一直走在追夢的道路上,總會碰到一些幫你圓夢的人或事,只要不死心,總會有讓心活出生機的一天。寫字課現在最大的感覺是:我們生活、學習中最大的焦慮來自于想快,想速成。一旦不能速成,就徹底失去信心,去游戲人生,去浪費生命。社會發展的腳步太快,把人心也帶快了,準確地說是帶浮躁了,經天緯地之才畢竟是少數,人家可能自帶良性基因,先賢哲人的原子機緣湊巧轉到人家身上去了,我們的未知對人家來說就是熟知。對于和我一樣的普羅大眾,還是得靜下心來慢慢理解、細細琢磨。學技能、學知識、干工作,不可能一上手就那么順利,庖丁不也得精煉三年,殺牛千余頭才能修煉到家嗎?慢下來,心靜了,才能品出諸多微妙之處,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精髓,才能修煉成高手。
諸多道理是相通的,教學工作中發現問題也是如此,教學過程重要的是知識產生的來龍去脈,創造者的想法、做法,理解、體會這個過程是要付出足夠多的精力的,心眼手腦都要到位才行。只有付出了這個精力,才能體會到獲取知識的樂趣與愉悅。如同養育一個孩子,日夜操勞,才能建立起和孩子的親密感,沒付出過辛苦的別人家的孩子,除了能做個比較對象外,是不可能有親密感的。可現實的殘酷是,都想速成,給我結論,先把題干掉就行,久而久之,除了有干掉習題的沖動,對知識本身是無感的。升學進階的方式是干掉習題,所以從小開始就是練習干掉習題,一旦沒有習題了,學知識的動力也就不存在了。作業就是習題,學習就是做作業,做作業就是學習,沒作業就沒法學習。偏得令人發指了!安安靜靜讀點書,體會體會讀者的內心世界,通曉點人文,理解點自然,難道不是很高級的學習嗎?
下周本職工作計劃外做的事:
讀點不待見的內容,算是練習化敵為友的能力吧。
《莊子》必須地讀,超人思維,那種想象力是科幻作品不能比擬的。看得遲了,枉做中國人,古代中國碾壓世界那是思想上的降維打擊。有點懷疑那是另一顆文明星球跑過來的衛星人。
字當然得好好寫,看看一周能進步多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