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減肥有速成,學英語也有速成。
當前擺在我面前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習英語,學好英語,扎實學好英語。
怎么說呢,所有的任務冠上“女兒”兩個字,我就發現我特別的積極。
例如減肥,我是因為要給女兒的同學看,她有個瘦瘦的媽媽,而不是虎背熊腰,矮矮胖胖,讓女兒在同學面前自卑。于是我就很有動力去跑步。我要減肥。
而減肥的效果,是很明顯的,見過我真人的網友或者好久不見的朋友都驚呼比相片瘦。
減肥,如果說速成,那滿大街的宣傳,奶昔代餐,抽脂減肥,整容機構的減肥,無一不貼著“速成”的大字。
因為成功減肥,我更相信更清楚的知道,減肥真的沒有速成這回事。
要么跑,要么少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一定的程度上來講,跑步讓我提高我的智商。也就是現在說的民智。
到了學英語這塊,我其實也不差,但就是不夠自信,不夠自信的原因是知識不扎實。
人往往就是因為不夠扎實所以不自信,容易瓦解。
我是做教育這塊的,我很清楚一個老師的知識穩固帶給孩子的是什么效果。
如果我要對孩子負責,對學生負責,我必須自己知識扎實。
我對英語有很大的拖延癥,例如流利說,我總是拖到睡覺前才完成打卡,這樣的后果是老公對我很大的抱怨,他責怪我:“你不早點睡,孩子也不早睡。孩子都是看你的。”
事實也是如此,我要是早早上床,兩個女兒就撲過來睡覺了,要是我不早早上床,她們就會玩。言傳身教也不過如此。
那怎么辦呢,我只能早早上床。不刷流利說。不刷流利說也就是當天無法完成打卡。
我想了辦法,我必須刷20分鐘流利說我才可以開電腦完成日更。
我喜歡跑步,喜歡日更,我就會早早完成,但說起英語,英語資料買了很多,也報了課程,底子也不差,就是太懶了。
如果用英語形容身材,那就是中等,不胖不瘦。
但我要追求馬甲線,追求骨感,還有很長的距離。
也就是說我要閱讀英文原著,還有很長的距離。
盡管我的偶像村上春樹,連岳,已經多次給我暗示,讓我好好學好英語,但我就是爛泥扶不上墻。
如果是我這一生,也就算了。反正我也沒什么大志。
我婚也結了,孩子也生了兩個,房子也有一間小的,養老是沒問題的。車子也有了,代步是可以的。
但我還有兩個女兒,我很清楚懼怕英語的家長帶給孩子的效果。
我不需要太強,我需要稍微強一點點,我的女兒就不會太差。
我的一個學生,她父母就是不喜歡英語,和我是同齡人,孩子幾乎沒有接觸英文,但孩子來到我們這里,聽著英文歌,看著英文動漫視頻,學習英語課文,兩個星期的時間,居然自己就哼出一首英文歌出來,讓我再次感慨環境的重要性。在此之前,那孩子是從來都沒接觸過英語,包括上的幼兒園,也沒有英文的環境,就這樣來了兩個星期,唱了幾首英文歌。不得不讓我感慨,孩子的潛力。
其實我的英語資料很多,《父與子》英文版,《DIARY of a Wimpy Kid》系列,《Forrest Gump》《向前一步》等等等英文版本,就是躺在書柜里。
嶄新的,從來沒動過。總是期待以后的我來看,哪有以后的我,以后的我總有以后的誘惑。
還是現在吧。
我發現,我這次得冠上為了我的外孫而努力。
我在圖書館看到一位外婆,她不懂英語,但懂中文,于是她就在給孫子聽寫英文單詞,她的理論喚醒我,她說只要把單詞記住,那單詞湊在一起的句子,就都認識了,孩子下學期三年級,已經把一二三年級的單詞背出來,而我們這邊其實都不要求孩子背單詞的,她走在前面,自然就不會焦慮。
被推著走,是會焦慮的。
就像孩子入學申請,是我從來都沒有過的焦慮,在希希出生的時候我就很焦慮柔柔讀書的事,那時候柔柔四歲,我就開始焦慮,到了我給孩子上了深圳戶口,買了學區房,我們家妥妥的是一類,就這個事,別的家長都在焦慮會不會錄取上,包括我老公也會焦慮,而我是一點都不焦慮,因為準備充分,沒有焦慮的必要。而且我很清楚,我家的沒得讀書,那大把孩子不用讀了。
要想人前裝逼,就得人后努力。
為此,我從昨天就開始做一件事,我要背《牛津袖珍詞典》。我看了下頁碼,1293頁,一天一頁,也就是四年的時間完成。如果一天兩頁,是2年時間完成。
就當做是減肥吧,慢慢來。不背單詞,日子也是一樣的過,背背單詞,日子也是一樣的過。為了孩子,為了外孫,從現在開始努力。